最新防曬產品三方檢測彙整圖表+評比 - 美妝

By Delia
at 2018-07-24T21:16
at 2018-07-24T21:16
Table of Contents
今年的防曬檢測結果出爐了!
完整的文章在此:(因為圖表繁多,建議用網頁版閱讀)
http://bit.ly/2LATjUS
我們今年第三方防曬檢測的方式和去年一樣,
我們也將去年的檢驗結果,以及邱品齊醫師的檢驗結果一併整理在圖表中。
這兩年間 MedPartner 不管是在知識的整理、影片的拍攝,
一直到實驗的測試,以及大量產品的第三方檢驗,都做足了功課,
就是希望提供大家完整的防曬知識,以及公正科學的參考資訊,
讓大家不要買了防曬結果只是擦心安,甚至是買錯產品讓自己皮膚變得更糟糕。
因此,在附上結果之前,我們先解釋一下防曬相關檢測數值有哪些,以及有什麼意義。
《常用防曬檢設數值簡化版說明》
SPF: 防曬產品對抗 UVB 的能力,是一種主要「防曬傷」的能力。
PA:防曬產品對抗 UVA 的能力,是一種主要「防曬黑、曬老」的能力。
Boots Star :防曬產品對於 UVB 與 UVA 的防曬能力均勻程度,
越多顆星代表均勻度越佳。
臨界波長:通常越長波的紫外線越難防禦,因此當過了一個特定的波長後,
防曬產品的防曬力會驟然下降,這個特定波長就是「臨界波長」,
越長代表對於抗長波紫外線的能力越佳。
想知道關於SPF、Boots Star Rating 和臨界波長更詳細的資訊,可以看這篇文章:
https://www.medpartner.club/sunscreen-spa-pa-boots-star/
《如何應對需求挑選防曬》
當我們在挑選防曬產品時,並不是只要挑數值最高的產品就好了,
而是應該隨著每天的活動狀況挑選最適合的防曬產品。
年齡的考量:
https://imgur.com/dN08CQx.jpg
膚質的考量:
https://imgur.com/cEnbxgC.jpg
生活型態的考量:
https://imgur.com/fxe48rf.jpg
《最新第三方防曬檢測結果》
這次的檢測方法與去年一樣,是由 MedPartner 透過線上與線下通路,
購買效期至少還有 1-3 年以上的防曬產品,
將產品編號之後,完整包裝下郵寄 SGS 進行相關檢測。
我們也將去年的結果和邱品齊醫師檢測的結果也一起整理在圖表中,供大家參考
https://imgur.com/hFrbSyC.jpg
https://imgur.com/De7kP4p.jpg
https://imgur.com/WIIHYFA.jpg
https://imgur.com/3EOf0NV.jpg
https://imgur.com/Mq3zZ5h.jpg
https://imgur.com/dMCxgWA.jpg
關於這個表格的備註,必須再做進一步的說明。
大家可能會發現,有些產品在 2014 跟 2018 兩次的檢測結果不同,
這可能是以下幾種原因:
1.有產品雖然品名一樣,但配方更改了。
2.產品不同批次間的穩定性問題。
3.實驗的誤差。
基本上,我們會建議以最新的檢測結果作為您選購的參考依據。
另外這次檢測中,有發現幾款產品的 SPF 標示,
和我們檢測的結果有落差的問題。這可能的原因有:
1.體外測試和人體測試的結果可能有差異。
我們送驗的方式都是體外測試,也再三確定多次實驗間的再現性。
但有些廠商提出的是人體測試結果。
目前願意溝通的廠商,我們暫時還沒放上檢測結果,
會在近日和相關檢測的專家進行討論,評估各種可能的因素。
但若是不願意溝通或者是不願意提供原始檢測結果的廠商,
我們就直接放上這份報告,讓民眾參考。
2.批次間的穩定性問題。
可能廠商送驗的時候,產品是符合標示的,
但我們買到的產品有穩定性的問題。
以上我們將可能的原因列出,希望提供大家更完整的資訊。
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以上的檢測結果,只是一個參考。
每個人因為各自的膚況與生活型態不同,適合的產品也會不同喔!
《常見防曬迷思與解答》
最後為大家整理一些關於防曬的迷思:
〈防曬要擦多少才足夠?SPF50的產品如果擦一半的厚度,結果是SPF25嗎?〉
根據美國 FDA 以及各大皮膚科醫學會的意見,
防曬塗抹應該要擦到是 2 毫克/平方公分的量才夠( 2 mg/cm^2 )。
也就是大約全臉需要一個十元硬幣大小才是足量。
另外有一種換算方法是,一個手掌大的面積,大概需要 1 毫克,
也就是一顆黃豆大小的量。通常整個臉要用到 3 毫克。
不管你是用黃豆還是十元硬幣來換算,總之就是得擦足量才行。
如果一開始就擦不夠,或是流汗後殘留剩下一半,
如果你使用的是 SPF 50 的產品,那防曬力不是變成 SPF 25 ,
而是只剩下 SPF 7.1 的防護效果而已。
〈防曬噴霧會建議使用嗎?〉
根據我們之前影片實測的結果,防曬噴霧在功效上的問題,
主要是「分散不均」,也就是噴上去後,
如果沒有再用手均勻塗抹,效果就會不好。
另外在安全性上,除了可能有易燃的風險外,
若是不小心噴到眼睛或者是吸入肺部,也不是好事。
在權衡利弊下,我們不建議使用噴霧型產品。
〈室內要擦防曬嗎?晚上要擦防曬嗎?〉
如果你坐在玻璃旁邊的話,那可能有 UVA 會穿透,那就有需要。
其他的狀況下,假設你是整天都在室內沒有出門,一般是不需要。
但你總有在戶外的時間,所以出門曬太陽前,還是要擦一下防曬。
有關室內環境和夜間的紫外線實況,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和影片。
https://tinyurl.com/y8s6gc67
〈流汗要怎麼補擦防曬?〉
原則上如果有流汗,那可以每一兩個小時就補擦一次,
不過要依實際狀況而定,該補就補。
如果單純擦了防曬,沒有上妝的話,那可以用衛生紙擦乾汗水後補擦防曬。
但若是你在擦了防曬之後,還另外有上妝的話,
基本上就很難在不破壞妝的狀況下補擦。
有些人會使用防曬蜜粉之類的產品補上,
但根據我們之前的實測,這類產品的防曬能力多數不是很好。
〈防曬產品如何做到對珊瑚、海洋友善?〉
目前有關防曬產品是否會造成珊瑚白化的證據還沒有非常明確。
但某些生物累積性高、使用量高、暴露濃度高或毒性高的成分,
已經被列入要積極研究。
Ethylhexyl Methoxycinnamate 、 4-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
和 Benzophenone-3 這幾種成分,相較其他防曬成分,
被認為有較高的環境風險。
如果你在乎相關議題,可以先避開這類成分使用。
完整的資訊,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https://www.medpartner.club/sunscreen-coral-bleaching-prevention/
〈頭皮應該要做防曬嗎?〉
如果是一般頭髮茂密的人,其實毛髮就可以幫頭皮做基本的物理性防曬了。
但是陽光特別強大的狀況下,可以用戴帽子或撐傘...等作法,
再強化物理性的遮蔽,就不必在頭皮另外使用防曬產品。
不過如果是禿頭的民眾,因為缺乏頭髮的遮蔽,就該特別注意防曬,
可以把頭皮當作臉部防曬的延伸,適當使用防曬產品。
當然最簡單的方式,還是直接戴頂有防曬能力的帽子吧!
最後幫大家再做一個防曬知識的總整理:
1.怕曬紅曬傷要參考SPF數值,怕曬黑曬老,要看PA
2.想兼顧曬傷和曬黑的問題,要看防曬均勻度
3.不要覺得防曬擦了就可以,要記得擦足量,也要適時補。
4.沒有最完美的防曬產品,只有「可能最適合你」的防曬產品。
要綜合考量自己的年齡、膚質、生活型態,
不要傻傻只選數字最大、星星最多、標籤最多的產品。
5.要減少防曬產品用量,
最重要的是避免在紫外線最強的上午10點到下午3點間外出,
若要外出,建議除了防曬產品外,還可以加強傘、帽等物理性遮蔽。
有了正確的基礎知識,加上可信的第三方檢測資訊,
相信大家會更有機會挑選到適合的防曬產品囉!
這些檢測,是許多 MedPartner 的訂閱者支持下,
前後花了數十萬元的成本,才能完成這些檢測報告。
為了讓 3000 多位朋友的熱心有更多意義,
請大家幫忙分享這些資訊給身邊更多朋友吧!
--
完整的文章在此:(因為圖表繁多,建議用網頁版閱讀)
http://bit.ly/2LATjUS
我們今年第三方防曬檢測的方式和去年一樣,
我們也將去年的檢驗結果,以及邱品齊醫師的檢驗結果一併整理在圖表中。
這兩年間 MedPartner 不管是在知識的整理、影片的拍攝,
一直到實驗的測試,以及大量產品的第三方檢驗,都做足了功課,
就是希望提供大家完整的防曬知識,以及公正科學的參考資訊,
讓大家不要買了防曬結果只是擦心安,甚至是買錯產品讓自己皮膚變得更糟糕。
因此,在附上結果之前,我們先解釋一下防曬相關檢測數值有哪些,以及有什麼意義。
《常用防曬檢設數值簡化版說明》
SPF: 防曬產品對抗 UVB 的能力,是一種主要「防曬傷」的能力。
PA:防曬產品對抗 UVA 的能力,是一種主要「防曬黑、曬老」的能力。
Boots Star :防曬產品對於 UVB 與 UVA 的防曬能力均勻程度,
越多顆星代表均勻度越佳。
臨界波長:通常越長波的紫外線越難防禦,因此當過了一個特定的波長後,
防曬產品的防曬力會驟然下降,這個特定波長就是「臨界波長」,
越長代表對於抗長波紫外線的能力越佳。
想知道關於SPF、Boots Star Rating 和臨界波長更詳細的資訊,可以看這篇文章:
https://www.medpartner.club/sunscreen-spa-pa-boots-star/
《如何應對需求挑選防曬》
當我們在挑選防曬產品時,並不是只要挑數值最高的產品就好了,
而是應該隨著每天的活動狀況挑選最適合的防曬產品。
年齡的考量:
https://imgur.com/dN08CQx.jpg
膚質的考量:
https://imgur.com/cEnbxgC.jpg
生活型態的考量:
https://imgur.com/fxe48rf.jpg
《最新第三方防曬檢測結果》
這次的檢測方法與去年一樣,是由 MedPartner 透過線上與線下通路,
購買效期至少還有 1-3 年以上的防曬產品,
將產品編號之後,完整包裝下郵寄 SGS 進行相關檢測。
我們也將去年的結果和邱品齊醫師檢測的結果也一起整理在圖表中,供大家參考
https://imgur.com/hFrbSyC.jpg
https://imgur.com/De7kP4p.jpg
https://imgur.com/WIIHYFA.jpg
https://imgur.com/3EOf0NV.jpg
https://imgur.com/Mq3zZ5h.jpg
https://imgur.com/dMCxgWA.jpg
關於這個表格的備註,必須再做進一步的說明。
大家可能會發現,有些產品在 2014 跟 2018 兩次的檢測結果不同,
這可能是以下幾種原因:
1.有產品雖然品名一樣,但配方更改了。
2.產品不同批次間的穩定性問題。
3.實驗的誤差。
基本上,我們會建議以最新的檢測結果作為您選購的參考依據。
另外這次檢測中,有發現幾款產品的 SPF 標示,
和我們檢測的結果有落差的問題。這可能的原因有:
1.體外測試和人體測試的結果可能有差異。
我們送驗的方式都是體外測試,也再三確定多次實驗間的再現性。
但有些廠商提出的是人體測試結果。
目前願意溝通的廠商,我們暫時還沒放上檢測結果,
會在近日和相關檢測的專家進行討論,評估各種可能的因素。
但若是不願意溝通或者是不願意提供原始檢測結果的廠商,
我們就直接放上這份報告,讓民眾參考。
2.批次間的穩定性問題。
可能廠商送驗的時候,產品是符合標示的,
但我們買到的產品有穩定性的問題。
以上我們將可能的原因列出,希望提供大家更完整的資訊。
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以上的檢測結果,只是一個參考。
每個人因為各自的膚況與生活型態不同,適合的產品也會不同喔!
《常見防曬迷思與解答》
最後為大家整理一些關於防曬的迷思:
〈防曬要擦多少才足夠?SPF50的產品如果擦一半的厚度,結果是SPF25嗎?〉
根據美國 FDA 以及各大皮膚科醫學會的意見,
防曬塗抹應該要擦到是 2 毫克/平方公分的量才夠( 2 mg/cm^2 )。
也就是大約全臉需要一個十元硬幣大小才是足量。
另外有一種換算方法是,一個手掌大的面積,大概需要 1 毫克,
也就是一顆黃豆大小的量。通常整個臉要用到 3 毫克。
不管你是用黃豆還是十元硬幣來換算,總之就是得擦足量才行。
如果一開始就擦不夠,或是流汗後殘留剩下一半,
如果你使用的是 SPF 50 的產品,那防曬力不是變成 SPF 25 ,
而是只剩下 SPF 7.1 的防護效果而已。
〈防曬噴霧會建議使用嗎?〉
根據我們之前影片實測的結果,防曬噴霧在功效上的問題,
主要是「分散不均」,也就是噴上去後,
如果沒有再用手均勻塗抹,效果就會不好。
另外在安全性上,除了可能有易燃的風險外,
若是不小心噴到眼睛或者是吸入肺部,也不是好事。
在權衡利弊下,我們不建議使用噴霧型產品。
〈室內要擦防曬嗎?晚上要擦防曬嗎?〉
如果你坐在玻璃旁邊的話,那可能有 UVA 會穿透,那就有需要。
其他的狀況下,假設你是整天都在室內沒有出門,一般是不需要。
但你總有在戶外的時間,所以出門曬太陽前,還是要擦一下防曬。
有關室內環境和夜間的紫外線實況,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和影片。
https://tinyurl.com/y8s6gc67
〈流汗要怎麼補擦防曬?〉
原則上如果有流汗,那可以每一兩個小時就補擦一次,
不過要依實際狀況而定,該補就補。
如果單純擦了防曬,沒有上妝的話,那可以用衛生紙擦乾汗水後補擦防曬。
但若是你在擦了防曬之後,還另外有上妝的話,
基本上就很難在不破壞妝的狀況下補擦。
有些人會使用防曬蜜粉之類的產品補上,
但根據我們之前的實測,這類產品的防曬能力多數不是很好。
〈防曬產品如何做到對珊瑚、海洋友善?〉
目前有關防曬產品是否會造成珊瑚白化的證據還沒有非常明確。
但某些生物累積性高、使用量高、暴露濃度高或毒性高的成分,
已經被列入要積極研究。
Ethylhexyl Methoxycinnamate 、 4-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
和 Benzophenone-3 這幾種成分,相較其他防曬成分,
被認為有較高的環境風險。
如果你在乎相關議題,可以先避開這類成分使用。
完整的資訊,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https://www.medpartner.club/sunscreen-coral-bleaching-prevention/
〈頭皮應該要做防曬嗎?〉
如果是一般頭髮茂密的人,其實毛髮就可以幫頭皮做基本的物理性防曬了。
但是陽光特別強大的狀況下,可以用戴帽子或撐傘...等作法,
再強化物理性的遮蔽,就不必在頭皮另外使用防曬產品。
不過如果是禿頭的民眾,因為缺乏頭髮的遮蔽,就該特別注意防曬,
可以把頭皮當作臉部防曬的延伸,適當使用防曬產品。
當然最簡單的方式,還是直接戴頂有防曬能力的帽子吧!
最後幫大家再做一個防曬知識的總整理:
1.怕曬紅曬傷要參考SPF數值,怕曬黑曬老,要看PA
2.想兼顧曬傷和曬黑的問題,要看防曬均勻度
3.不要覺得防曬擦了就可以,要記得擦足量,也要適時補。
4.沒有最完美的防曬產品,只有「可能最適合你」的防曬產品。
要綜合考量自己的年齡、膚質、生活型態,
不要傻傻只選數字最大、星星最多、標籤最多的產品。
5.要減少防曬產品用量,
最重要的是避免在紫外線最強的上午10點到下午3點間外出,
若要外出,建議除了防曬產品外,還可以加強傘、帽等物理性遮蔽。
有了正確的基礎知識,加上可信的第三方檢測資訊,
相信大家會更有機會挑選到適合的防曬產品囉!
這些檢測,是許多 MedPartner 的訂閱者支持下,
前後花了數十萬元的成本,才能完成這些檢測報告。
為了讓 3000 多位朋友的熱心有更多意義,
請大家幫忙分享這些資訊給身邊更多朋友吧!
--
Tags:
美妝
All Comments

By Jacob
at 2018-07-28T20:01
at 2018-07-28T20:01

By Bennie
at 2018-07-31T08:17
at 2018-07-31T08:17

By Mason
at 2018-08-01T21:14
at 2018-08-01T21:14

By Mary
at 2018-08-03T03:02
at 2018-08-03T03:02

By Oscar
at 2018-08-05T20:22
at 2018-08-05T20:22

By Catherine
at 2018-08-06T11:33
at 2018-08-06T11:33

By Leila
at 2018-08-10T17:07
at 2018-08-10T17:07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08-11T15:16
at 2018-08-11T15:16

By Quintina
at 2018-08-16T11:09
at 2018-08-16T11:0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8-17T16:24
at 2018-08-17T16:24

By Olga
at 2018-08-21T16:11
at 2018-08-21T16:11

By Blanche
at 2018-08-24T10:45
at 2018-08-24T10:45

By Rae
at 2018-08-27T02:20
at 2018-08-27T02:20

By Jacky
at 2018-08-29T07:15
at 2018-08-29T07:15

By Belly
at 2018-08-29T21:24
at 2018-08-29T21:24

By Charlotte
at 2018-09-03T13:45
at 2018-09-03T13:45

By Joseph
at 2018-09-03T20:25
at 2018-09-03T20:25

By Lucy
at 2018-09-03T21:32
at 2018-09-03T21:32

By Steve
at 2018-09-05T15:57
at 2018-09-05T15:57

By Thomas
at 2018-09-05T20:33
at 2018-09-05T20:33

By Christine
at 2018-09-09T06:41
at 2018-09-09T06:41

By Iris
at 2018-09-13T21:37
at 2018-09-13T21:37

By Jack
at 2018-09-18T14:52
at 2018-09-18T14:52

By Todd Johnson
at 2018-09-18T16:00
at 2018-09-18T16:00

By Ursula
at 2018-09-19T16:04
at 2018-09-19T16:04

By Hamiltion
at 2018-09-24T06:19
at 2018-09-24T06:19

By Aaliyah
at 2018-09-27T14:30
at 2018-09-27T14:30

By Dinah
at 2018-09-28T16:54
at 2018-09-28T16:54

By Gilbert
at 2018-09-30T21:39
at 2018-09-30T21:39

By Isla
at 2018-10-04T06:11
at 2018-10-04T06:11

By Damian
at 2018-10-06T03:39
at 2018-10-06T03:39

By Edward Lewis
at 2018-10-07T23:49
at 2018-10-07T23:49

By Belly
at 2018-10-11T14:21
at 2018-10-11T14:21

By Andy
at 2018-10-12T16:32
at 2018-10-12T16:32

By Ursula
at 2018-10-16T07:12
at 2018-10-16T07:12

By Hazel
at 2018-10-16T18:19
at 2018-10-16T18:19

By Tom
at 2018-10-17T19:43
at 2018-10-17T19:43

By Belly
at 2018-10-22T19:24
at 2018-10-22T19:24

By Zenobia
at 2018-10-25T20:51
at 2018-10-25T20:51

By Elvira
at 2018-10-26T21:48
at 2018-10-26T21:48

By Hazel
at 2018-10-27T06:24
at 2018-10-27T06:24

By Olivia
at 2018-10-31T10:42
at 2018-10-31T10:42

By Una
at 2018-11-03T01:42
at 2018-11-03T01:42

By Mason
at 2018-11-03T23:52
at 2018-11-03T23:52

By Agatha
at 2018-11-08T14:23
at 2018-11-08T14:23

By Hardy
at 2018-11-13T05:53
at 2018-11-13T05:53

By Daph Bay
at 2018-11-13T08:44
at 2018-11-13T08:44

By Quintina
at 2018-11-16T22:19
at 2018-11-16T22:19

By Suhail Hany
at 2018-11-17T09:57
at 2018-11-17T09:57

By Sandy
at 2018-11-21T20:11
at 2018-11-21T20:11

By Quintina
at 2018-11-24T16:06
at 2018-11-24T16:06

By Quintina
at 2018-11-28T19:49
at 2018-11-28T19:49

By Harry
at 2018-12-03T00:45
at 2018-12-03T00:45

By Valerie
at 2018-12-07T05:45
at 2018-12-07T05:45

By Poppy
at 2018-12-09T06:31
at 2018-12-09T06:31

By Mary
at 2018-12-11T06:35
at 2018-12-11T06:35

By Andy
at 2018-12-12T16:36
at 2018-12-12T16:36

By Jake
at 2018-12-15T06:54
at 2018-12-15T06:54

By Poppy
at 2018-12-17T03:03
at 2018-12-17T03:03

By Bennie
at 2018-12-19T01:11
at 2018-12-19T01:11

By Skylar Davis
at 2018-12-19T15:24
at 2018-12-19T15:24

By William
at 2018-12-20T13:41
at 2018-12-20T13:41

By Candice
at 2018-12-25T10:53
at 2018-12-25T10:53

By Elizabeth
at 2018-12-30T02:13
at 2018-12-30T02:13

By Joseph
at 2018-12-30T04:01
at 2018-12-30T04:01

By Hardy
at 2019-01-02T08:28
at 2019-01-02T08:28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1-06T21:39
at 2019-01-06T21:39

By Agatha
at 2019-01-09T00:29
at 2019-01-09T00:2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1-12T06:52
at 2019-01-12T06:52

By James
at 2019-01-16T13:17
at 2019-01-16T13:17

By Iris
at 2019-01-20T20:15
at 2019-01-20T20:15

By Steve
at 2019-01-21T22:02
at 2019-01-21T22:02

By Vanessa
at 2019-01-22T23:03
at 2019-01-22T23:03

By Agatha
at 2019-01-23T15:52
at 2019-01-23T15:52

By Rae
at 2019-01-27T05:36
at 2019-01-27T05:36

By William
at 2019-01-29T06:48
at 2019-01-29T06:48

By Zanna
at 2019-01-30T02:29
at 2019-01-30T02:29

By Cara
at 2019-02-01T11:36
at 2019-02-01T11:36

By Lucy
at 2019-02-04T10:30
at 2019-02-04T10:30

By Elizabeth
at 2019-02-04T20:23
at 2019-02-04T20:23

By Ina
at 2019-02-08T07:54
at 2019-02-08T07:54

By Lauren
at 2019-02-11T08:50
at 2019-02-11T08:50

By Catherine
at 2019-02-16T02:05
at 2019-02-16T02:05

By Emma
at 2019-02-20T14:10
at 2019-02-20T14:10

By Blanche
at 2019-02-23T22:41
at 2019-02-23T22:41

By Madame
at 2019-02-27T12:58
at 2019-02-27T12:58

By Hedy
at 2019-03-02T00:53
at 2019-03-02T00:53

By Jacob
at 2019-03-03T00:57
at 2019-03-03T00:57

By Thomas
at 2019-03-05T15:16
at 2019-03-05T15:16

By Necoo
at 2019-03-06T03:51
at 2019-03-06T03:51

By Brianna
at 2019-03-08T14:28
at 2019-03-08T14:28

By David
at 2019-03-12T01:27
at 2019-03-12T01:27

By Caitlin
at 2019-03-16T04:15
at 2019-03-16T04:15

By Charlotte
at 2019-03-17T14:53
at 2019-03-17T14:53

By Callum
at 2019-03-18T10:28
at 2019-03-18T10:28

By Belly
at 2019-03-20T14:14
at 2019-03-20T14:14

By Iris
at 2019-03-24T23:36
at 2019-03-24T23:36

By Jacob
at 2019-03-25T09:14
at 2019-03-25T09:14

By Adele
at 2019-03-26T03:13
at 2019-03-26T03:13

By Caitlin
at 2019-03-30T02:54
at 2019-03-30T02:54

By Christine
at 2019-04-01T00:34
at 2019-04-01T00:34

By Jack
at 2019-04-02T22:03
at 2019-04-02T22:03

By Madame
at 2019-04-07T02:17
at 2019-04-07T02:17

By Agatha
at 2019-04-09T09:22
at 2019-04-09T09:22

By Olga
at 2019-04-11T04:01
at 2019-04-11T04:01

By Valerie
at 2019-04-14T11:13
at 2019-04-14T11:13

By Anonymous
at 2019-04-19T00:46
at 2019-04-19T00:46

By Donna
at 2019-04-20T20:27
at 2019-04-20T20:27

By Sierra Rose
at 2019-04-21T02:50
at 2019-04-21T02:50

By Eartha
at 2019-04-24T09:00
at 2019-04-24T09:00

By Sarah
at 2019-04-28T08:31
at 2019-04-28T08:31

By Wallis
at 2019-04-29T10:02
at 2019-04-29T10:02

By Mason
at 2019-05-03T09:52
at 2019-05-03T09:52

By Emma
at 2019-05-08T05:45
at 2019-05-08T05:45

By Susan
at 2019-05-09T09:59
at 2019-05-09T09:59

By Edith
at 2019-05-12T13:42
at 2019-05-12T13:42

By Daniel
at 2019-05-14T06:47
at 2019-05-14T06:47

By Andrew
at 2019-05-15T02:37
at 2019-05-15T02:37

By Jake
at 2019-05-17T03:20
at 2019-05-17T03:20

By Frederic
at 2019-05-19T11:18
at 2019-05-19T11:18

By Eartha
at 2019-05-21T10:37
at 2019-05-21T10:37

By Elvira
at 2019-05-25T07:04
at 2019-05-25T07:04

By Linda
at 2019-05-26T07:46
at 2019-05-26T07:46

By Michael
at 2019-05-29T14:02
at 2019-05-29T14:02

By Regina
at 2019-06-01T10:08
at 2019-06-01T10:08

By Joe
at 2019-06-04T08:29
at 2019-06-04T08:29

By Anonymous
at 2019-06-07T21:57
at 2019-06-07T21:57

By Mason
at 2019-06-12T17:21
at 2019-06-12T17:21

By Tom
at 2019-06-14T17:59
at 2019-06-14T17:59

By Olga
at 2019-06-14T21:33
at 2019-06-14T21:33

By Genevieve
at 2019-06-18T23:35
at 2019-06-18T23:35

By Rachel
at 2019-06-22T01:21
at 2019-06-22T01:21

By Kyle
at 2019-06-22T07:07
at 2019-06-22T07:07

By Robert
at 2019-06-22T20:10
at 2019-06-22T20:10

By Necoo
at 2019-06-26T01:32
at 2019-06-26T01:32

By Lauren
at 2019-06-27T19:40
at 2019-06-27T19:40

By Rebecca
at 2019-07-01T16:46
at 2019-07-01T16:46

By Iris
at 2019-07-06T15:24
at 2019-07-06T15:24

By David
at 2019-07-07T16:15
at 2019-07-07T16:15

By Hardy
at 2019-07-10T11:45
at 2019-07-10T11:45

By Ida
at 2019-07-12T15:48
at 2019-07-12T15:48

By Puput
at 2019-07-15T12:32
at 2019-07-15T12:32

By Suhail Hany
at 2019-07-15T16:06
at 2019-07-15T16:06

By Christine
at 2019-07-17T20:56
at 2019-07-17T20:56

By Kelly
at 2019-07-18T18:54
at 2019-07-18T18:54

By Mary
at 2019-07-23T04:54
at 2019-07-23T04:54

By Queena
at 2019-07-26T08:09
at 2019-07-26T08:09

By Hedda
at 2019-07-26T22:34
at 2019-07-26T22:34

By Eartha
at 2019-07-29T07:16
at 2019-07-29T07:16

By Liam
at 2019-08-02T02:20
at 2019-08-02T02:20

By Valerie
at 2019-08-03T02:27
at 2019-08-03T02:27

By Carol
at 2019-08-05T17:06
at 2019-08-05T17:06

By James
at 2019-08-10T14:45
at 2019-08-10T14:45

By Vanessa
at 2019-08-14T22:09
at 2019-08-14T22:09

By Blanche
at 2019-08-17T11:19
at 2019-08-17T11:19

By Freda
at 2019-08-20T04:17
at 2019-08-20T04:17

By Yedda
at 2019-08-21T07:42
at 2019-08-21T07:42

By Caroline
at 2019-08-22T13:31
at 2019-08-22T13:31

By Elizabeth
at 2019-08-25T20:49
at 2019-08-25T20:49

By Edith
at 2019-08-27T07:53
at 2019-08-27T07:53

By Sandy
at 2019-08-28T14:28
at 2019-08-28T14:28

By Cara
at 2019-08-31T11:27
at 2019-08-31T11:27

By Rosalind
at 2019-08-31T23:33
at 2019-08-31T23:33

By Rachel
at 2019-09-01T00:59
at 2019-09-01T00:59

By Susan
at 2019-09-02T09:59
at 2019-09-02T09:59

By Michael
at 2019-09-04T13:23
at 2019-09-04T13:23

By George
at 2019-09-06T21:54
at 2019-09-06T21:54

By Irma
at 2019-09-09T09:22
at 2019-09-09T09:22

By Victoria
at 2019-09-13T14:18
at 2019-09-13T14:18
Related Posts
來自好同事的禮物~Loreal霓光獨角獸眼淚

By Victoria
at 2018-07-24T20:14
at 2018-07-24T20:14
Opera#5 實在太美了

By Thomas
at 2018-07-24T18:45
at 2018-07-24T18:45
提醒大家留意雅詩的點數是否到期

By Hazel
at 2018-07-24T17:52
at 2018-07-24T17:52
昇恆昌內湖chanel專櫃櫃姐是否專業

By Cara
at 2018-07-24T17:15
at 2018-07-24T17:15
媲美SUQQU的J Lin睫毛夾

By Sandy
at 2018-07-24T16:42
at 2018-07-24T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