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全陶瓷牙冠的簡單介紹 - 牙齒保健
By Lucy
at 2018-01-23T00:39
at 2018-01-23T00:39
Table of Contents
這是簡介,想到哪就寫到哪
沒想到的就沒寫了,又不是教科書.....
===============================================
全陶瓷冠的起源,就是為了美觀
在假牙最開始發展的時候,其實是想要整體都用陶瓷做
無奈這個時候陶瓷的強度不足以承擔咬合壓力
美則美矣,一咬就碎的東西是不能用的
所以只好把研究方向轉往烤瓷牙的方向去
也就是用金屬做內襯來撐著,外表用陶瓷燒附上去
從發展迄今至少半個世紀有了(時間上不是很確定,有誤請告訴我)
這種設計有個很根本的缺陷,就是金屬在內襯並不是很好看
至少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做到很好看
但是在功能上其實相當不錯,
一開始是金合金,但是粉貴
後來才慢慢有人想說能不能用其他的金屬來取代,
於是有各種的非金合金、鈦合金的烤瓷牙
全陶瓷冠的做法在基礎想法很簡單也很單純,
如果能夠找到白色而且夠強壯的東西取代金屬,那就可以捨棄掉金屬了
以前因為材料上無法支援所以只能藏在抽屜裡面無法付諸實行
如今陶瓷材料的發展在得到強度上的提升後,又再度重出江湖
假牙材料的性質我們可以想像成一鍋綠豆湯
綠豆的部分就是小單元的結構,強壯但是透光性頗爛
例如金屬就可以比喻成一整鍋都是綠豆,沒有任何湯的成分在
而外邊陶瓷的部份剛好相反,透光性很好但強度很差
可以比喻成那些湯的成分
氧化鋯這種材料就是裡面綠豆很多但沒有湯的存在
因為氧化鋯本質就是金屬的氧化物
想當然爾這種材料強度很高但透光性差
在後牙需要很高的強度但美觀不是首要考量的區域這是個還不錯的選項
那個1200~900Mpa的數字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你要把這一鍋綠豆從有秩序的狀態弄散需要施加的力量,
用單位面積換算下來就變成壓力
數字是越大越好嗎?
那就要看是幹嘛用,還有怎麼用?
基本上強度夠高是比較不會動不動就斷裂
但是全陶瓷冠會破損的部份多半是外面燒上去的瓷,也就是湯汁的部份
裡面的強度儘管很高卻完全幫不到外面的
因為氧化鋯內部的強度很高,而破損卻跟它沒有關係
所以就會有人想說能不能我們乾脆就整個都用氧化鋯就好,不要額外燒瓷了
這樣就不會有瓷裂破損的問題了
這是個很聰明的作法,
代價就是氧化鋯顏色死白不透光全部一覽無遺
補償的措施之一就是在外面添加一點顏料讓假牙看起來比較好看
原理就類似在畫布上作畫
補償措施之二就是想辦法在整鍋綠豆裡面摻點水,讓它看起來多少有點透光性
用比較學術的說法就是讓氧化鋯內部形成玻璃化
但是這樣的舉動會讓整鍋綠豆的強度降低,會造成比較低的斷裂強度
當然還有其他製程上面的程序不同
或是材料配方的差異導致整體的斷裂強度有差異存在
總的來說選擇有口碑的材料會比較可靠
講到這,氧化鋯的部分很簡單帶過一輪
但或許有人問說:有綠豆很多的氧化鋯,會不會也有湯很多、綠豆很少的情形
答案是有的!
這種東西的代表就是二矽酸鋰類的陶瓷
從剛才上面的比喻就可以猜想這類材料的性質
透光性佳但抗斷裂強度不怎麼樣,大概只有300~400Mpa左右
這類材料不適合拿來作為承受巨大咬合壓力的存在
但尤其適合拿來做為像是貼片這種要求透光性的補綴物
由於材料透光性通常很不錯
牙冠裡的牙齒顏色就很容易透出來
萬一裡面有金屬、牙齒本身的顏色灰灰的就也會跟著透出來
所以真的要用就需要先把牙齒顏色漂白弄回去白皙透亮
或者要選用釘柱的話就不能有金屬的灰色,通常是玻璃纖維類的白色材料為好
再來就是強度是這種材料的弱點
雖然文獻上對於這種材料用在後牙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普遍來說還是要慎選使用對象
牙齒本體當然剩下越多越有利,
咬合力量大的當然就優先排除別用,最好只要用在前牙力量小的區域就好
看完全陶瓷冠的簡單介紹
大家心裡可以對於假牙有個基本的底
就像光譜的分佈,每個東西都有自己的位置在上面
每個東西的優勢都伴隨著相對應的缺陷
基本就是有錢可以吃王品、沒有預算就選滷肉飯的原則
不然就打個安全牌,也選多數人選的
如果要希望有個人化的推薦,那是否應該附上屬於你個人化的資料
沒有個別化資料例如牙齒的照片、X光片、各人的長像外觀,甚至預算等等
你的情況是哪樣版上又沒有人看到,誰知道要選哪個?
所以不要別再動不動就跑來問說:我的情況要用哪種比較好?!
--
用志不紛 乃凝於神
--
沒想到的就沒寫了,又不是教科書.....
===============================================
全陶瓷冠的起源,就是為了美觀
在假牙最開始發展的時候,其實是想要整體都用陶瓷做
無奈這個時候陶瓷的強度不足以承擔咬合壓力
美則美矣,一咬就碎的東西是不能用的
所以只好把研究方向轉往烤瓷牙的方向去
也就是用金屬做內襯來撐著,外表用陶瓷燒附上去
從發展迄今至少半個世紀有了(時間上不是很確定,有誤請告訴我)
這種設計有個很根本的缺陷,就是金屬在內襯並不是很好看
至少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做到很好看
但是在功能上其實相當不錯,
一開始是金合金,但是粉貴
後來才慢慢有人想說能不能用其他的金屬來取代,
於是有各種的非金合金、鈦合金的烤瓷牙
全陶瓷冠的做法在基礎想法很簡單也很單純,
如果能夠找到白色而且夠強壯的東西取代金屬,那就可以捨棄掉金屬了
以前因為材料上無法支援所以只能藏在抽屜裡面無法付諸實行
如今陶瓷材料的發展在得到強度上的提升後,又再度重出江湖
假牙材料的性質我們可以想像成一鍋綠豆湯
綠豆的部分就是小單元的結構,強壯但是透光性頗爛
例如金屬就可以比喻成一整鍋都是綠豆,沒有任何湯的成分在
而外邊陶瓷的部份剛好相反,透光性很好但強度很差
可以比喻成那些湯的成分
氧化鋯這種材料就是裡面綠豆很多但沒有湯的存在
因為氧化鋯本質就是金屬的氧化物
想當然爾這種材料強度很高但透光性差
在後牙需要很高的強度但美觀不是首要考量的區域這是個還不錯的選項
那個1200~900Mpa的數字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你要把這一鍋綠豆從有秩序的狀態弄散需要施加的力量,
用單位面積換算下來就變成壓力
數字是越大越好嗎?
那就要看是幹嘛用,還有怎麼用?
基本上強度夠高是比較不會動不動就斷裂
但是全陶瓷冠會破損的部份多半是外面燒上去的瓷,也就是湯汁的部份
裡面的強度儘管很高卻完全幫不到外面的
因為氧化鋯內部的強度很高,而破損卻跟它沒有關係
所以就會有人想說能不能我們乾脆就整個都用氧化鋯就好,不要額外燒瓷了
這樣就不會有瓷裂破損的問題了
這是個很聰明的作法,
代價就是氧化鋯顏色死白不透光全部一覽無遺
補償的措施之一就是在外面添加一點顏料讓假牙看起來比較好看
原理就類似在畫布上作畫
補償措施之二就是想辦法在整鍋綠豆裡面摻點水,讓它看起來多少有點透光性
用比較學術的說法就是讓氧化鋯內部形成玻璃化
但是這樣的舉動會讓整鍋綠豆的強度降低,會造成比較低的斷裂強度
當然還有其他製程上面的程序不同
或是材料配方的差異導致整體的斷裂強度有差異存在
總的來說選擇有口碑的材料會比較可靠
講到這,氧化鋯的部分很簡單帶過一輪
但或許有人問說:有綠豆很多的氧化鋯,會不會也有湯很多、綠豆很少的情形
答案是有的!
這種東西的代表就是二矽酸鋰類的陶瓷
從剛才上面的比喻就可以猜想這類材料的性質
透光性佳但抗斷裂強度不怎麼樣,大概只有300~400Mpa左右
這類材料不適合拿來作為承受巨大咬合壓力的存在
但尤其適合拿來做為像是貼片這種要求透光性的補綴物
由於材料透光性通常很不錯
牙冠裡的牙齒顏色就很容易透出來
萬一裡面有金屬、牙齒本身的顏色灰灰的就也會跟著透出來
所以真的要用就需要先把牙齒顏色漂白弄回去白皙透亮
或者要選用釘柱的話就不能有金屬的灰色,通常是玻璃纖維類的白色材料為好
再來就是強度是這種材料的弱點
雖然文獻上對於這種材料用在後牙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普遍來說還是要慎選使用對象
牙齒本體當然剩下越多越有利,
咬合力量大的當然就優先排除別用,最好只要用在前牙力量小的區域就好
看完全陶瓷冠的簡單介紹
大家心裡可以對於假牙有個基本的底
就像光譜的分佈,每個東西都有自己的位置在上面
每個東西的優勢都伴隨著相對應的缺陷
基本就是有錢可以吃王品、沒有預算就選滷肉飯的原則
不然就打個安全牌,也選多數人選的
如果要希望有個人化的推薦,那是否應該附上屬於你個人化的資料
沒有個別化資料例如牙齒的照片、X光片、各人的長像外觀,甚至預算等等
你的情況是哪樣版上又沒有人看到,誰知道要選哪個?
所以不要別再動不動就跑來問說:我的情況要用哪種比較好?!
--
用志不紛 乃凝於神
--
Tags:
牙齒保健
All Comments
By Victoria
at 2018-01-27T05:55
at 2018-01-27T05:55
By Regina
at 2018-01-29T16:12
at 2018-01-29T16:12
By Ina
at 2018-02-02T01:29
at 2018-02-02T01:29
By Rachel
at 2018-02-03T12:14
at 2018-02-03T12:14
By Jacky
at 2018-02-07T08:21
at 2018-02-07T08:21
By Joseph
at 2018-02-10T03:02
at 2018-02-10T03:02
By Rebecca
at 2018-02-12T20:24
at 2018-02-12T20:24
By Emma
at 2018-02-14T12:48
at 2018-02-14T12:48
By Brianna
at 2018-02-16T21:51
at 2018-02-16T21:51
By Adele
at 2018-02-21T00:28
at 2018-02-21T00:28
By Oscar
at 2018-02-22T00:40
at 2018-02-22T00:40
By Puput
at 2018-02-24T06:36
at 2018-02-24T06:36
By Hardy
at 2018-02-28T08:45
at 2018-02-28T08:45
By Lauren
at 2018-03-01T03:54
at 2018-03-01T03:54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03-05T16:50
at 2018-03-05T16:50
By Elizabeth
at 2018-03-07T02:19
at 2018-03-07T02:19
Related Posts
全鋯冠的選擇
By Sierra Rose
at 2018-01-22T21:04
at 2018-01-22T21:04
抽神經後的牙套優先還是治療蛀牙優先?
By Ivy
at 2018-01-22T17:34
at 2018-01-22T17:34
正顎手術日記 - 最初
By John
at 2018-01-22T14:36
at 2018-01-22T14:36
關於抽神經的問題
By Regina
at 2018-01-22T13:11
at 2018-01-22T13:11
智齒蛀牙要看牙科還是口腔外科
By Eden
at 2018-01-22T11:43
at 2018-01-22T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