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芳香療法臨床應用第一堂課部分心得分享 - 精油
By Agnes
at 2010-07-14T15:52
at 2010-07-14T15:52
Table of Contents
課程相關資料:facebook交大推廣教育文化創意產業課程粉絲團
本週有兩個實用的部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因為其中上午一堂課主要講了神經系統的構造與功能,有談到了促進睡眠、抗憂鬱、
頭痛、上癮、帶狀皰疹的狀況
我就先就前兩個分享上課筆記
促進睡眠,一直以為薰衣草是萬用阿,此次上課才發現,原來失眠有很多的狀況,
所以也有不同的用油邏輯。
有分為幾類失眠,可以用的油
1. 缺安全感、無助、恐懼
(a) 真正薰衣草
(b) 羅馬洋甘菊
(c) 甜橙
(d) 佛手柑 (陽光的能量、果實圓的,心理層面是圓滿)
2. 執著、嚴謹
(a) 苦橙葉 - 橙葉 (這兩種葉子有更廣闊的空間感跟包容的能力,
酯類、苯基酯 - 鎮定神經)
萃取自樹葉的精油 - 比較有空間、葉子是植物的呼吸器官
(b) 甜馬鬱蘭 (唇型科,地球遍布很廣的範圍、無入而不自得,能夠適應環境、
比較有彈性)
3. 焦慮、思慮過多
(a) 甜茴香 (放鬆交感神經) - 少量提振精神,但不會太過興奮跟有精神,
但多一點使用就有鎮定的效果了
(b) 檸檬薄荷 (若非常累就會強迫休息)
(c) 零陵香豆 (很無所謂的鎮定)
4. 耗弱 - 提振、補氣,只需要一點點,讓身體回歸到零的狀態
(a) 胡椒薄荷
(b) 迷跌香
(c) 甜羅勒
(d) 歐白芷根
抗憂鬱的部分
1. 芸香科 - 白色、細緻的氣味
(a) 萊姆
(b) 佛手柑
(c) 檸檬
(d) 澄花 - 高雅、單純
2. 唇型科 - 分佈廣泛、會產生不同化學成分。同一種學門的植物種在不同氣候
而產生不同的化學型態。因應環境改變而去做適應,且是心甘情願的情況下。
唇型科植物代表的心理意義比較與人為善、樂於改變自己適應環境、樂天知命
(a) 甜羅勒
(b) 快樂鼠尾草
(c) 真正薰衣草
3. 花香類 - 提升自信
(a) 天竺葵 - 雖萃取自葉子,但比較接近花香
(b) 茉莉 - 伊蘭伊蘭
(c) 玫瑰
4. 檀香 - 如果是深度憂鬱就不建議使用檀香
過去筆記分享: http://www.wretch.cc/blog/cypress0721/
入門及臨床運用講師blog介紹:課程師資:陳怡君 (平行未來)
http://unacynthia.pixnet.net/blog
--
All Comments
By Lucy
at 2010-07-14T20:19
at 2010-07-14T20:19
By Xanthe
at 2010-07-14T21:43
at 2010-07-14T21:43
By Ursula
at 2010-07-17T00:14
at 2010-07-17T00:14
By Hedwig
at 2010-07-18T13:05
at 2010-07-18T13:05
By Emily
at 2010-07-21T14:09
at 2010-07-21T14:09
Related Posts
帶來清涼感的睡前薰香
By Jacky
at 2010-07-11T20:38
at 2010-07-11T20:38
忍不住想推薦AV-AT...
By Edwina
at 2010-07-11T16:57
at 2010-07-11T16:57
UNA的小小芳療:我就是那麼愛按摩
By Lauren
at 2010-07-10T14:30
at 2010-07-10T14:30
踏進芳療的第一瓶
By Delia
at 2010-07-09T15:20
at 2010-07-09T15:20
薄荷
By Catherine
at 2010-07-08T18:02
at 2010-07-08T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