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牙有很大的議價空間??? - 牙齒保健

By Isabella
at 2009-04-10T03:37
at 2009-04-10T03:37
Table of Contents
: 你應該沒看清楚我的文章
: 我並沒有直接 材料 - 售價 來算, 也有比較一下其它地區醫院的價格
: 至於那間醫院的醫師技術如何我就不清楚了
: 我再來比較一下好了...
: 同一間醫院
: Jelenko-o 17k , 成本 5k ==> 醫德+技術+店租+護士妹 = 12k
: 鈷鎳 5k , 成本 ?k ==> 醫德+技術+店租+護士妹 = (5-?)k
: 只是材質不同, 怎麼"醫德+技術+店租+護士妹" 的成本差這麼多??
: 還是裝jelenko 需要特別的技巧? 我不懂......
: 還是"鈷鎳" 算是回饋價?
: (我知到鈷鎳有致癌的風險, 所以請別回嫌貴那就用鈷鎳, 只是想比較一下材質之外的成本)
: 醫德/技術不好的人並不會良心發現自動降價
: 所以討論價錢時, 除非是名醫級的, 不然扯到醫德技術似乎很難說服別人
: 前面不就一篇天母鄭名醫的抱怨文?
: 其實就一般人的感覺, 牙醫絕對是商業化的前幾名 (sorry! 得罪了)
: 太多自費項目, 價錢也太貴了...難怪公司不少人飯後都要去廁所刷牙
qetwry我一開始就對你這問題很有興趣,所以你的文章我看的很清楚
其實你對J'O和鈷鎳差異的這問題很好!
這我以前也搞不懂,後來漸漸比較瞭解了
(當然也可以說是個人淺見)
先就狹義的牙科來說
說"鈷鎳" 算是回饋價這點倒是很接近結論了
嚴格來說,鈷鎳、鈦,甚至偏低的鈀銀,根本就是賠錢價!
工時價格和看健保差不多
用的耗材卻貴很多很多,耗費的心力也多很多
況且健保的定位是社會福利~
也就表示,所給付的是低於正常應付的意思
(首先要有以下這分級的觀念:社會福利慈善→一般→奢侈消費)
講講我個人淺見的由來
我和美國原廠談代理,談著談到國美國牙醫收費時才知道
國外的牙冠一顆大約是1500美金上下
折合台幣約五萬多元
材質是Cameo以上
(技工費是300~500美金)
鈷鎳是用在活動假牙的材質
換句話說,在他們大多數牙醫的觀念裡,牙冠是不用鈷鎳的
他們認為貼合度大有問題
那為什麼台灣國內用鈷鎳,用的這麼興盛、這麼理所當然又這麼便宜呢?
這要回溯到台灣早期,鑲牙師等同牙醫的歷史淵源了
當然那時台灣窮也是一個促成歷史的原因...
鑲牙師那時沒有x光設備、沒什麼感染控制、不需要什麼多套器械
(後來點的診所,一人一機是可以放上招牌的偉大標題)
和現今種種的差異,數之不盡,以現在看起來簡直是匪夷所思
那樣的價錢就符合那樣的成本與技術~
對台灣早期的牙醫來說,和密醫間的抗衡史真是血淚斑斑
也因此造就了鈷鎳牙冠是決勝點等等的價值觀和切入點
同時也讓台灣牙醫產生了很多節省成本、提高競爭力的方式,代代相傳~
對國外牙醫來說,我們牙醫和他們的很多差異,也是匪夷所思
那也是因為台灣這樣的價錢,就符合這樣執業的成本~
而美國診所才有五萬多台幣一個牙冠的價格
健保制度的出現,確定了台灣有照牙醫的定位
把台灣牙醫推入了可以銜接國際常軌的位置
但是之前的價值觀和民眾的觀念卻是無法馬上改變的~
所以鈷鎳的價格要提供很有水準的醫療背景其實是賠錢價!
說的露骨難聽點
本來就是應該給病人只做J'O,收J'O的價格
然後提供很好的醫療環境
只是台灣大都喜歡便宜沒水準堪用就是了
回過頭來,廣義的以社會來說
材料成本的幾倍是定價
而不是材料成本加多少多少是售價
想獲得同間商店裡較高等級的商品,價格就是這樣在算的
飛機票等也是如此~
我診所
X光環口、側顱、根尖都是數位的,全電腦掛號系統
麻藥用3M的,用過的一定丟棄,針頭是減痛針頭
取模一定用silicone取模材
(取一次400元,不是那種取一次20元的澡膠材料)
所有感染控制或是管路清潔都是用標準有牌的藥劑
消毒程序也是照標準流程
都用印模調拌機,或是印模混合機
補牙黏著劑不只一種、光聚合機器有LED也有電漿
假牙黏著劑都用進階的樹脂強化玻璃子黏著劑為基本黏著劑
更高階的樹脂黏著劑有四款
根管治療都可用鎳鈦旋轉器械,每台診療椅都附電動馬達
高速手機是用帶光纖的增速手機
手術、牙周器械都是知名廠牌(Hu-friedy),而且有很多很多套
植牙是用知名廠牌(Nobel biocare)
有兩台雷射
好幾台單眼數位相機,還有治療用放大鏡
請清潔公司打掃廁所、定期更換地毯
醫師是一對一跟診
而且助理薪資福利比普遍都高兩三點
所以助理幾乎沒有流動,這樣和醫師的配合度提高,治療品質也提高
而且這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在用,我診所其他六個醫師也是一樣
診所醫師有好幾個有在醫院訓練過(PGY)的資歷
或是研究所畢業、專科醫師
(你認為我找這樣的醫師要給什麼樣的待遇?)
落落長的講一堆(同業見笑了..)
只是想說明
或許我診所對國外診所來說還是個簡陋擁擠
不拿老式的診所比
我想在現在新式的診所裡,設備應該還算水平之中
但價格卻和周遭老的、新的診所價格差不多
所以漸漸了解所謂價格和成本的關係
以及理想和現實的關係
就同qetwry你說的不要扯到醫德技術好了
(雖然我覺得我可以因此提高價格)
你的比較裡還是少了開辦診所的成本、以及未來種種折舊更新的分攤!
還有...
你最後的那四段話真的很傷大部分認真卻不知名的好牙醫師
請見諒大家會炮轟你
: 只是材質不同, 怎麼"醫德+技術+店租+護士妹" 的成本差這麼多??
: 還是裝jelenko 需要特別的技巧? 我不懂......
: 還是"鈷鎳" 算是回饋價?
: (我知到鈷鎳有致癌的風險, 所以請別回嫌貴那就用鈷鎳, 只是想比較一下材質之外的成本)
: 醫德/技術不好的人並不會良心發現自動降價
: 所以討論價錢時, 除非是名醫級的, 不然扯到醫德技術似乎很難說服別人
: 前面不就一篇天母鄭名醫的抱怨文?
: 其實就一般人的感覺, 牙醫絕對是商業化的前幾名 (sorry! 得罪了)
: 太多自費項目, 價錢也太貴了...難怪公司不少人飯後都要去廁所刷牙
--
語言是這麼的不精準
即使是面對面
都難以將自己的思維 完整傳遞
何況沒有言語地對談呢
巴比塔的神~~렠神的懲罰~~ 偉大的寓言啊...
雄辯和啞巴 或許結果都是一樣的
--
: 我並沒有直接 材料 - 售價 來算, 也有比較一下其它地區醫院的價格
: 至於那間醫院的醫師技術如何我就不清楚了
: 我再來比較一下好了...
: 同一間醫院
: Jelenko-o 17k , 成本 5k ==> 醫德+技術+店租+護士妹 = 12k
: 鈷鎳 5k , 成本 ?k ==> 醫德+技術+店租+護士妹 = (5-?)k
: 只是材質不同, 怎麼"醫德+技術+店租+護士妹" 的成本差這麼多??
: 還是裝jelenko 需要特別的技巧? 我不懂......
: 還是"鈷鎳" 算是回饋價?
: (我知到鈷鎳有致癌的風險, 所以請別回嫌貴那就用鈷鎳, 只是想比較一下材質之外的成本)
: 醫德/技術不好的人並不會良心發現自動降價
: 所以討論價錢時, 除非是名醫級的, 不然扯到醫德技術似乎很難說服別人
: 前面不就一篇天母鄭名醫的抱怨文?
: 其實就一般人的感覺, 牙醫絕對是商業化的前幾名 (sorry! 得罪了)
: 太多自費項目, 價錢也太貴了...難怪公司不少人飯後都要去廁所刷牙
qetwry我一開始就對你這問題很有興趣,所以你的文章我看的很清楚
其實你對J'O和鈷鎳差異的這問題很好!
這我以前也搞不懂,後來漸漸比較瞭解了
(當然也可以說是個人淺見)
先就狹義的牙科來說
說"鈷鎳" 算是回饋價這點倒是很接近結論了
嚴格來說,鈷鎳、鈦,甚至偏低的鈀銀,根本就是賠錢價!
工時價格和看健保差不多
用的耗材卻貴很多很多,耗費的心力也多很多
況且健保的定位是社會福利~
也就表示,所給付的是低於正常應付的意思
(首先要有以下這分級的觀念:社會福利慈善→一般→奢侈消費)
講講我個人淺見的由來
我和美國原廠談代理,談著談到國美國牙醫收費時才知道
國外的牙冠一顆大約是1500美金上下
折合台幣約五萬多元
材質是Cameo以上
(技工費是300~500美金)
鈷鎳是用在活動假牙的材質
換句話說,在他們大多數牙醫的觀念裡,牙冠是不用鈷鎳的
他們認為貼合度大有問題
那為什麼台灣國內用鈷鎳,用的這麼興盛、這麼理所當然又這麼便宜呢?
這要回溯到台灣早期,鑲牙師等同牙醫的歷史淵源了
當然那時台灣窮也是一個促成歷史的原因...
鑲牙師那時沒有x光設備、沒什麼感染控制、不需要什麼多套器械
(後來點的診所,一人一機是可以放上招牌的偉大標題)
和現今種種的差異,數之不盡,以現在看起來簡直是匪夷所思
那樣的價錢就符合那樣的成本與技術~
對台灣早期的牙醫來說,和密醫間的抗衡史真是血淚斑斑
也因此造就了鈷鎳牙冠是決勝點等等的價值觀和切入點
同時也讓台灣牙醫產生了很多節省成本、提高競爭力的方式,代代相傳~
對國外牙醫來說,我們牙醫和他們的很多差異,也是匪夷所思
那也是因為台灣這樣的價錢,就符合這樣執業的成本~
而美國診所才有五萬多台幣一個牙冠的價格
健保制度的出現,確定了台灣有照牙醫的定位
把台灣牙醫推入了可以銜接國際常軌的位置
但是之前的價值觀和民眾的觀念卻是無法馬上改變的~
所以鈷鎳的價格要提供很有水準的醫療背景其實是賠錢價!
說的露骨難聽點
本來就是應該給病人只做J'O,收J'O的價格
然後提供很好的醫療環境
只是台灣大都喜歡便宜沒水準堪用就是了
回過頭來,廣義的以社會來說
材料成本的幾倍是定價
而不是材料成本加多少多少是售價
想獲得同間商店裡較高等級的商品,價格就是這樣在算的
飛機票等也是如此~
我診所
X光環口、側顱、根尖都是數位的,全電腦掛號系統
麻藥用3M的,用過的一定丟棄,針頭是減痛針頭
取模一定用silicone取模材
(取一次400元,不是那種取一次20元的澡膠材料)
所有感染控制或是管路清潔都是用標準有牌的藥劑
消毒程序也是照標準流程
都用印模調拌機,或是印模混合機
補牙黏著劑不只一種、光聚合機器有LED也有電漿
假牙黏著劑都用進階的樹脂強化玻璃子黏著劑為基本黏著劑
更高階的樹脂黏著劑有四款
根管治療都可用鎳鈦旋轉器械,每台診療椅都附電動馬達
高速手機是用帶光纖的增速手機
手術、牙周器械都是知名廠牌(Hu-friedy),而且有很多很多套
植牙是用知名廠牌(Nobel biocare)
有兩台雷射
好幾台單眼數位相機,還有治療用放大鏡
請清潔公司打掃廁所、定期更換地毯
醫師是一對一跟診
而且助理薪資福利比普遍都高兩三點
所以助理幾乎沒有流動,這樣和醫師的配合度提高,治療品質也提高
而且這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在用,我診所其他六個醫師也是一樣
診所醫師有好幾個有在醫院訓練過(PGY)的資歷
或是研究所畢業、專科醫師
(你認為我找這樣的醫師要給什麼樣的待遇?)
落落長的講一堆(同業見笑了..)
只是想說明
或許我診所對國外診所來說還是個簡陋擁擠
不拿老式的診所比
我想在現在新式的診所裡,設備應該還算水平之中
但價格卻和周遭老的、新的診所價格差不多
所以漸漸了解所謂價格和成本的關係
以及理想和現實的關係
就同qetwry你說的不要扯到醫德技術好了
(雖然我覺得我可以因此提高價格)
你的比較裡還是少了開辦診所的成本、以及未來種種折舊更新的分攤!
還有...
你最後的那四段話真的很傷大部分認真卻不知名的好牙醫師
請見諒大家會炮轟你
: 只是材質不同, 怎麼"醫德+技術+店租+護士妹" 的成本差這麼多??
: 還是裝jelenko 需要特別的技巧? 我不懂......
: 還是"鈷鎳" 算是回饋價?
: (我知到鈷鎳有致癌的風險, 所以請別回嫌貴那就用鈷鎳, 只是想比較一下材質之外的成本)
: 醫德/技術不好的人並不會良心發現自動降價
: 所以討論價錢時, 除非是名醫級的, 不然扯到醫德技術似乎很難說服別人
: 前面不就一篇天母鄭名醫的抱怨文?
: 其實就一般人的感覺, 牙醫絕對是商業化的前幾名 (sorry! 得罪了)
: 太多自費項目, 價錢也太貴了...難怪公司不少人飯後都要去廁所刷牙
--
語言是這麼的不精準
即使是面對面
都難以將自己的思維 完整傳遞
何況沒有言語地對談呢
巴比塔的神~~렠神的懲罰~~ 偉大的寓言啊...
雄辯和啞巴 或許結果都是一樣的
--
Tags:
牙齒保健
All Comments

By Valerie
at 2009-04-12T02:52
at 2009-04-12T02:52

By Ivy
at 2009-04-12T10:35
at 2009-04-12T10:35

By Quanna
at 2009-04-17T09:11
at 2009-04-17T09:11

By Thomas
at 2009-04-17T12:50
at 2009-04-17T12:50

By Daniel
at 2009-04-21T13:51
at 2009-04-21T13:51

By Aaliyah
at 2009-04-26T04:46
at 2009-04-26T04:46

By Linda
at 2009-04-28T18:49
at 2009-04-28T18:49

By Andy
at 2009-05-02T15:12
at 2009-05-02T15:12

By Daniel
at 2009-05-03T13:12
at 2009-05-03T13:12

By Xanthe
at 2009-05-07T11:03
at 2009-05-07T11:03

By Belly
at 2009-05-09T02:58
at 2009-05-09T02:58

By Rae
at 2009-05-13T14:26
at 2009-05-13T14:26

By Lauren
at 2009-05-16T00:33
at 2009-05-16T00:33

By Catherine
at 2009-05-19T06:01
at 2009-05-19T06:01

By Olga
at 2009-05-22T11:14
at 2009-05-22T11:14

By Faithe
at 2009-05-24T09:40
at 2009-05-24T09:40

By Faithe
at 2009-05-28T10:29
at 2009-05-28T10:29

By Caitlin
at 2009-05-30T08:45
at 2009-05-30T08:45

By Mia
at 2009-06-01T17:03
at 2009-06-01T17:03

By Kumar
at 2009-06-03T00:24
at 2009-06-03T00:24

By Erin
at 2009-06-06T15:29
at 2009-06-06T15:29

By Noah
at 2009-06-08T10:28
at 2009-06-08T10:28

By Annie
at 2009-06-10T09:14
at 2009-06-10T09:14

By Aaliyah
at 2009-06-11T17:12
at 2009-06-11T17:12

By Yuri
at 2009-06-15T00:53
at 2009-06-15T00:53

By Ida
at 2009-06-16T20:41
at 2009-06-16T20:41

By Ina
at 2009-06-18T09:54
at 2009-06-18T09:54

By Brianna
at 2009-06-22T04:36
at 2009-06-22T04:36

By Joseph
at 2009-06-24T07:37
at 2009-06-24T07:37

By Caitlin
at 2009-06-28T18:26
at 2009-06-28T18:26

By Delia
at 2009-07-02T22:33
at 2009-07-02T22:33

By Queena
at 2009-07-05T10:13
at 2009-07-05T10:13

By Bethany
at 2009-07-06T17:25
at 2009-07-06T17:25

By Charlotte
at 2009-07-07T01:05
at 2009-07-07T01:05

By Hardy
at 2009-07-10T07:00
at 2009-07-10T07:00

By Damian
at 2009-07-10T19:42
at 2009-07-10T19:42

By Connor
at 2009-07-12T23:38
at 2009-07-12T23:38

By Dorothy
at 2009-07-15T22:56
at 2009-07-15T22:56

By Isabella
at 2009-07-16T19:47
at 2009-07-16T19:47

By Vanessa
at 2009-07-17T08:58
at 2009-07-17T08:58

By Una
at 2009-07-17T11:25
at 2009-07-17T11:25

By Mary
at 2009-07-17T17:51
at 2009-07-17T17:51

By Olivia
at 2009-07-20T01:17
at 2009-07-20T01:17

By Hamiltion
at 2009-07-23T03:42
at 2009-07-23T03:42
Related Posts
拆牙套了

By Edwina
at 2009-04-04T04:54
at 2009-04-04T04:54
今天去自體植牙拉~

By Margaret
at 2009-04-03T23:52
at 2009-04-03T23:52
今天去自體植牙拉~

By Lydia
at 2009-04-03T15:40
at 2009-04-03T15:40
需要恆心和毅力的牙套日記

By Christine
at 2009-04-03T01:12
at 2009-04-03T01:12
邱丕霞牙醫診所牙套記《一》

By Frederica
at 2009-04-02T23:25
at 2009-04-02T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