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園徵求第十期芳療師 - 芳療
By Ivy
at 2007-03-03T15:58
at 2007-03-03T15:58
Table of Contents
前幾天有好幾位朋友在 MSN 問我,
想應徵肯園有什麼注意事項.
雖然我現在已經不是肯園人,
但是這個板上的板友,
應該有些人對該工作有興趣,
所以就想在這裡分享一下小小的心得.
事實上今年的徵人啟事,
裡面雖然叫應徵者去看 "發現肯園" 這本書,
但該書出版至今已經 6,7 年,
其實裡面所描述的狀況, 跟現況已有差距,
因為肯園是個不斷變動的地方.
所以首先要做的, 是去肯園店裡接受一次療程 (如果從來沒去過),
並且與肯園人聊一聊, 告訴她/他, 你的本意是想要應徵,
以多瞭解工作性質.
這不是一個光靠熱情就可以做的工作,
但熱情是你心智上的必須品.
這是一份能夠讓人享受"學習"的工作,
但"學習"靠的是主動與分享,
而非坐著等人來餵養知識.
履歷表中, 若對肯園太歌功頌德 -- 毫無效果
若說因為喜歡 AVEDA 所以來應徵肯園 -- 保證刷下
面試時最好避免使用化妝品, 香水.
當然, 真的錄取之後,
這兩樣東西也逐漸與你無緣了 .....
在此提供我當年寫的 "發現肯園讀後感",
給各位參考.
也就是因為寫了那篇文章,
我才進入了肯園.
原文載於 : http://blog.roodo.com/mughal_rose/archives/1641253.html
(一) 開啟
晚上8:30,撐著一把破傘,漫步過水坑大大小小的福林橋,
一路晃盪到誠品士林店。
在新書區苦尋二十分鐘後,終於忍不住問櫃檯人員 :
「小姐,我想請問一本新書放在哪一區...」
她露出困惑的表情反問了我書名兩次,
在鍵盤上敲敲打打,
終於開口說了兩個字 :
「醫學。」
走到醫學類書櫃前面,
各種各樣另類、傳統、順勢療法、減肥瘦身、抗癌壯陽、
林林總總的冊子裡,
終於看到白色不起眼書皮上,印著黑色的大字 :
發現肯園。
抱著誠品紙袋離開時,懷裡突然多了一股興奮,
但是並未因此而加快腳步,
反而放慢速度,
邊吹帶涼雨的微風,
邊享受閱讀新書之前的那種期盼。
這時的我來沒有料想過,
四個小時後,
期盼能夠轉化為更大的滿足與不滿足。
(二) 回到洞裡
很驚訝「原寸佑君」一章居然放在全書的最後一個部份,
僅僅先於「後記」。
就一般企業文化、或是社會常識而言,
經營者或是創始人之傳或論,
似乎都該擺在最顯眼的位置。
最好是開宗明義就提醒閱聽者 : 「who's the big man.」
但是「原寸佑君」除了蓼蓼幾句身家交待以外,
其他全是她透過現實、卻大聲嚷嚷著理想的另番風景。
不知怎麼的,我突然想到柏拉圖的洞穴比喻故事 ...
那位在洞穴外目睹真實世界的幸運兒,
為何會回到陰暗的故鄉,
將自己的所得,分享給只看得到火光下影子同伴呢 ?
這是長久以來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做心物知識上的貴族,
聽起來比回去披荊斬棘地傳道、要來得容易多了。
但是,
還是有人選擇了比「駱駝進針眼」更難的門。
昨天跟你提過,
初進哲學系之時,曾埋怨過好話都給前人說盡,
這一代的騷人能做的只有睡覺。
但看完這本書,卻認份地憶起 :
幾乎所有的先知,無論神聖與否,
都免不了糟受誤解、忽視、
甚或連生命都見棄。
而居然有人願意,
去做這些不尋常的事 ?
(三) 實驗林
攝影師說︰肯園有點共產主義的味道。
看完一些提到肯園人要過集體生活的文句,
又不禁要聯想到某一個曾存在過的特殊團體。
『耶穌家庭』。1921年,中國華北。
這是基督教在中國「本色運動」的一個奇例。
加入此一教派團體的人,
必須有如出家一般,
放棄俗世的人際關係、與任何私有財產觀念,
加入集體公社。
他們並非被強迫,而是出於自願與共同需要所組成。
廢掉姓氏並互稱兄弟姊妹之後,
「家庭」成員以集體耕織、自食其力、收入均享的方式,
營造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
甚至已經快接近柏拉圖「同妻共子」的理想了。
但畢竟這是宗教團體,而非人民公社。
工作並非他們的全部。
「家庭」成員的主要活動,是學習、分享心得、聖經研究與祈禱。
平均一天的禱告時間在五小時以上。
為何我會聯想起這個中國教會史上的獨特組織呢 ?
也許是因為 "faith" 與 "learning" 吧...。
「一群基於共同信念所祖合的人,
抱定相似的理想一齊工作、生活、創造價值。」
聽起來很誘人,也很駭人 !
光一句「初期可能必須放棄個人的獨特性」,
就足夠想成為肯園人的新手望而生畏了。
在資訊的耳語之下,
「放棄獨特性」簡直是帶有負面評價的語詞。
雖說是初期,但所謂初期到底需要多久?
恐怕誰也沒辦法有確切的答案。
你曾問我,之前的XX公司到底是給了啥好處,
讓我會想要去那裡工作 ?
當時來不及回答。
但是真正的理由是︰
那個公司的該職位能提供我學習管道與正當性。
於是在面對像肯園這種 :
更強調學習重要性、卻學習著截然不同事物的環境時,
兩者的分別立即兩判。
只是,乍看「放棄獨特性」,
真的會怕這裡要的,是不是只是一塊可塑性強的黏土 ?
直到把書翻了第二次,
才終於發現了 Keyword : 歸零。
若說溫老師把肯園人當做不同的種子來比擬,
那對我而言,
一個傳統但不失禪宗況味的「倒空自己」,
可能更容易被理解。
即使倒空了自己,每個人仍都是不同的器皿。
即使加滿了水,每個人仍都會發出不同的樂音。
我想要捨棄掉知識,
只保留下感受性、以及體驗刻畫在這感受性上的一切故事。
像是光腳踩在濕潤泥土上的觸覺;
或是抱住我愛的那棵紅檜時、與她心跳熨貼的感動。
「倒空」不是為了發現肯園,
而是發現自己。
畢竟在這之前,
從來沒想過自己的身體跟靈魂,到底是怎樣的器皿,
又能容納哪些東西。
雖然如此,但真要倒空,
可不像南泉斬貓一樣明快。
對自己而言,這也是種新鮮的實驗。
向來高張鮮明旗幟的我、視能盡情笑盡情哭為至福的我、
畢竟少了五分沉潛。
『到底能做到什麼程度呢 ? 』
對自己興緻盎然中。
(四) 瞎子摸象
「自然」是頭象,而我是天生的瞎子。
我住在象圈裡,
與牠吃喝相同的食物、
撫抱著牠一起入眠、
我用牠鼻子噴出的水柱淋浴、
與牠一起高興地叫著並用腳踩地。
我聞著牠的氣味並想像牠的模樣。
就是這樣一個貪心的瞎子。
「自然」究竟是什麼 ? 我表達不出來。
老子說︰「百姓皆謂我自然。」
因為與自然在一起, 所以不知道,
到底什麼是自然。
十歲之前,我寄居在教會裡,
房屋後方有一個生態豐富而美麗的土堤,
滿布各種草花、矮樹、昆蟲、與鳥鳴。
高中以後,
翹課逃學到山區,已經成為慣性。
享受在溪谷底發呆的整個下午。
大學,花東陽光下堆肥發酵的味道,
趕不完所以乾脆共存的蒼蠅兄弟們...。
等到不再能隨意地穿梭在山林時,
「瞎子摸不到象」開始變成我的嚴重焦慮。
接觸精油其實是抓住自然的象尾巴以解脫苦悶,
一種再平凡不過的生活態度。
請原諒我這麼說吧!
假如能將脖子以下都悠遊地浸淫在冰涼的新武呂溪,
或許這輩子都不會對精油有這麼大的興趣了。
若能真正回歸,
我願意做個粗野不文缺乏美感的人。
所以,芳療是一種鄉愁,
是舒緩被困在都市裡沉重感的重要方法。
--
All Comments
By Kumar
at 2007-03-05T02:12
at 2007-03-05T02:12
By Catherine
at 2007-03-07T14:41
at 2007-03-07T14:41
By Ula
at 2007-03-10T05:26
at 2007-03-10T05:26
By Faithe
at 2007-03-10T15:24
at 2007-03-10T15:24
By Regina
at 2007-03-14T01:56
at 2007-03-14T01:56
By Emily
at 2007-03-16T05:25
at 2007-03-16T05:25
By Harry
at 2007-03-17T20:56
at 2007-03-17T20:56
By Sierra Rose
at 2007-03-21T18:27
at 2007-03-21T18:27
Related Posts
不知道該用哪種選項嗎?請看這篇 XD
By Carol
at 2007-03-02T23:04
at 2007-03-02T23:04
BEING SPA能量國度的薰香燈?
By Isabella
at 2007-03-02T21:00
at 2007-03-02T21:00
時間跟用量?
By Iris
at 2007-03-02T15:54
at 2007-03-02T15:54
為什麼芳療產品都有出面油
By Agatha
at 2007-03-02T15:31
at 2007-03-02T15:31
請問使用精油一定要稀釋嗎?
By Ula
at 2007-03-02T00:22
at 2007-03-02T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