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飲食 遠離新陳代謝症候群 - 健身
By Callum
at 2010-04-07T16:14
at 2010-04-07T16:14
Table of Contents
妥善調整飲食習慣
有助於於防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發生
署立豐原醫院營養室主任謝惠敏表示
根據研究顯示
飲食種類與品質跟降低新陳代謝症候群有著重要的關聯性
建議平時在外用餐機會高的民眾
在家自行烹調時最好要選擇清淡的飲食模式
並增加青菜攝取量,習慣了之後就可自然的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謝主任指出,新陳代謝症候群為一群疾病的總稱
包括高血糖、高血壓、高三酸甘油酯、腰圍過大(中央型肥胖)等
而這些往往是日常生活飲食所造成
例如飲食西化、精緻
外食機會增加及加工食品大量攝取等皆是
這些都使個人飲食產生大變化
其中食品中的添加物也帶給身體極大的負擔。
謝惠敏主任建議,飲食調整之道
首先要控制攝取的熱量,每個人所需的最適合熱量
可依據個人身高體重及活動量來計劃
以身高160公分,體重正常的年輕女性為例
中度活動者,一天熱量攝取約可達1700大卡
每餐的飯量約為七分滿至一碗
但若已有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民眾
五穀根莖類不可過量攝取。
值得注意的是
習慣在家用餐者,除非烹調習慣不佳
攝取的油量會較外食者為低
所以在家飲食比較好
在外點菜時應儘量避免油煎、油炸的菜餚
記得不要選用肉湯、菜汁拌飯
以免增加油脂及鹽分的攝取量。
若麵食的湯太油,不要將湯全部喝完
要有意識的幫自己選擇一個低油的飲食型態。
PS~多運動~ 飲食控制 少量多餐 才是健康不二法則 po文前
煩˙請 多看f版與bb版 置底 ...重感冒中0.0...
--
有助於於防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發生
署立豐原醫院營養室主任謝惠敏表示
根據研究顯示
飲食種類與品質跟降低新陳代謝症候群有著重要的關聯性
建議平時在外用餐機會高的民眾
在家自行烹調時最好要選擇清淡的飲食模式
並增加青菜攝取量,習慣了之後就可自然的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謝主任指出,新陳代謝症候群為一群疾病的總稱
包括高血糖、高血壓、高三酸甘油酯、腰圍過大(中央型肥胖)等
而這些往往是日常生活飲食所造成
例如飲食西化、精緻
外食機會增加及加工食品大量攝取等皆是
這些都使個人飲食產生大變化
其中食品中的添加物也帶給身體極大的負擔。
謝惠敏主任建議,飲食調整之道
首先要控制攝取的熱量,每個人所需的最適合熱量
可依據個人身高體重及活動量來計劃
以身高160公分,體重正常的年輕女性為例
中度活動者,一天熱量攝取約可達1700大卡
每餐的飯量約為七分滿至一碗
但若已有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民眾
五穀根莖類不可過量攝取。
值得注意的是
習慣在家用餐者,除非烹調習慣不佳
攝取的油量會較外食者為低
所以在家飲食比較好
在外點菜時應儘量避免油煎、油炸的菜餚
記得不要選用肉湯、菜汁拌飯
以免增加油脂及鹽分的攝取量。
若麵食的湯太油,不要將湯全部喝完
要有意識的幫自己選擇一個低油的飲食型態。
PS~多運動~ 飲食控制 少量多餐 才是健康不二法則 po文前
煩˙請 多看f版與bb版 置底 ...重感冒中0.0...
--
Tags:
健身
All Comments
By Rebecca
at 2010-04-11T08:05
at 2010-04-11T08:05
By Robert
at 2010-04-12T17:21
at 2010-04-12T17:21
By Ina
at 2010-04-15T04:50
at 2010-04-15T04:50
By Agatha
at 2010-04-16T23:07
at 2010-04-16T23:07
By Zenobia
at 2010-04-19T06:51
at 2010-04-19T06:51
By Ursula
at 2010-04-19T11:45
at 2010-04-19T11:45
By Yuri
at 2010-04-22T08:55
at 2010-04-22T08:55
By Ida
at 2010-04-24T05:11
at 2010-04-24T05:11
By Eartha
at 2010-04-28T22:06
at 2010-04-28T22:06
By Liam
at 2010-05-02T00:13
at 2010-05-02T00:13
Related Posts
每天運動依然瘦不下來
By Rosalind
at 2010-04-07T15:22
at 2010-04-07T15:22
x-bike 的儀表上 熱量單位是?
By Annie
at 2010-04-07T14:52
at 2010-04-07T14:52
X-Bike 會有吱吱聲
By Vanessa
at 2010-04-07T14:03
at 2010-04-07T14:03
X-Bike 測心跳的鐵片問題
By Andy
at 2010-04-07T12:19
at 2010-04-07T12:19
肌肉緊張性疼痛來得急又快 久拖是折磨
By Steve
at 2010-04-07T00:41
at 2010-04-07T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