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的戰爭 - 健身

By Jack
at 2016-06-02T09:26
at 2016-06-02T09:2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conference (LastManStanding)》之銘言:
: 我認為大部分減肥失敗的人
: 他們忽略最重要的就是改變生活態度
: 我指的態度 是大範圍的
: 就是對身材的要求
: 包括飲食控制 培養運動興趣 建立良好生活習慣
這篇真的感同身受,太同意了,忍不住要回
: 真正的減肥 應該是要從"培養生活態度" 著手
: 先從養成運動習慣開始
: 如果不喜歡重訓 那就跑跑步就好阿
: 如果不喜歡跑步 就騎腳踏車阿 游泳阿
: 並不一定看到大家都說 一定要重訓 有氧 才瘦得快 才瘦得健康
: 就拼命跟進
: 不喜歡 就不要勉強
我之前遇到撞牆期時,在網上爬文發現,不少人非常執著於
「重訓要用盡全身力氣、舉兩三下就沒力氣才有用」
「HIIT 就是要拼命做,做到全身力竭才有用」
在我親身試過之後,我覺得照上面那樣「突破撞牆期的練法」、「硬要加強強度」
讓我好痛苦,覺得運動是酷刑一點也不享受
試過重訓挑戰體能極限,舉兩下讓我累到不行那種,覺得超討厭那種感覺
所以,我不強求自己一定要挑戰自己的極限,我採取有氧式的重訓
在自己所能負擔的範圍內,多做幾組,讓自己還能順暢呼吸...
「認真」的巨巨可能每個月都發現自己肌力增加,可以再挑戰更多重量
而我這種練法也許需要兩、三個月才發現肌力增加,可以挑戰更多重量
但我是和自己比,至少自己有進步呀
而在有氧和 HIIT 方面,我上飛輪課和拳擊有氧,從剛開始汗如雨下、氣喘如牛
練到可以輕鬆應付大部份的過程,也沒有那麼喘、沒流那麼多汗了
如果要「挑戰」,必需做大量跳躍或是跑步的運動,而有輕微氣喘的我
覺得痛苦極了。
舉例來講,曾經挑戰過健身房一個高難度的HIIT課程:(在別篇推文寫過,若重覆請包涵)
開頭五分鐘熱身; 結尾五分鐘拉筋,其它35分鐘的課程流程是:
某種徒手運動 (例如伏地挺身)做 30 秒、緊接波比跳 5 下、跳完波比跳馬上在健身房
上下樓跑兩趟、回到原地負重半蹲、最後一名的要多罰五次波比跳,其它人半蹲等他罰完
不休息,緊接著做下一樣徒手運動 30 秒,再波比跳 5 下、再上下樓梯跑兩趟、
負重半蹲等最後一名罰完多 5下波比
很多人波比跳沒跳完 5下就偷跑了,看到有人開始跑要馬上追出去,誰都不想最後一名
因為要害大家多做負重半蹲...這樣 35 分鐘完全沒有休息....
全班同學,包括幾個 20 出頭,全身線條緊實的大學美眉,做徒手時,都全身抖到
無法做標準、做確實,就算老師糾正動作也沒用,因為大家都喘到全身抖....
然後我又喘到超痛苦、超想死。
後來覺得這樣的一味追求高強度實在沒意義,
我的氣喘不嚴重,可以撐完整個流程,但我覺得過強的有氧讓我喘到氣管和肺都在痛
覺得很痛苦,總之無論有氧還是重訓,如果一直要加強強度,我會痛苦到跟本想放棄運動
於是我聽一位教練的建議,不需要加強強度,在自己喜歡和體力能負擔的運動
換不同的運動做...
重訓的話就換不同的器材、練不同的部位。
有氧的話就是健身房的課換著上,飛輪上一陣子後,改上有氧舞蹈;
拳擊有氧上一陣子後,改成游泳....
這樣不勉強自己,不刻意去挑戰極限,也許肌力和體力增進比別人慢
也許突破撞牆期比別人慢,但我不和別人比,只要自己有進步就很高興了,
花多少時間我不去想,只要在自己能接受,自己喜歡的範圍內維持運動習慣
尤其是這陣子因為運動傷害,休息了五個星期,這周才開始不負重的核心及有氧
更體驗到,一味要挑戰體能,一味執著於運動累不累,喘不喘,
如果超過體能負荷而無法把動作好好做確實而受傷,啟不是得不償失?
: 如果你覺得你有辦法未來的20年 每天都吃泡過水的食物
: 那你就這樣吃
: 如果沒辦法 拜託別泡了 最後一定會失敗
: 先從有辦法控制到的開始著手
: 例如 早餐還是喜歡吃蛋餅 那就吃阿
說真的,我不喜歡吃雞胸肉、也無法接受水煮餐,
我是採用正常吃的方式,但盡量自己下廚。
想吃漢堡和比薩,自己做; 用全麥的漢堡麵包,和低脂的牛絞肉,加一大堆新鮮生菜
比薩的皮用全麥麵粉做,料挑熱量低的天然食材,起士減量
想吃火鍋自己做,湯頭用香菇、大蒜、蔥、韓國辣椒粉去熬,加一點點麻油
(韓國朋友給的食譜)
蛋白質用豆腐和魚片代替火鍋肉
韓國辣椒粉滿鹹的,我知道很多版友會很怕吃太鹹而造成水腫,
但我實在太愛吃了,自己煮至少辣椒粉和鹹度可以調整、可以減量
想吃熱炒自己做,油加一點點、調味料也都減至一半或三分之一
想吃包子自己做,用全麥麵粉,餡自己調、肉類用低脂的、油和調味料也都減半。
養成做菜習慣後,做料理和清理都比較順手也沒那麼費時,
我通常和老公輪流煮飯; 真的沒時間的話,全麥的墨西哥餅皮包魚肉、烤過的雞腿肉
還有一大堆蔬菜; 或是簡單用蕃茄現熬的紅醬配義大利麵,也是一餐。
自製的白醬也可以低卡,配上蘑菇或花椰菜,和義大裡麵也很搭
我戒不了甜點,自己做水果沙拉,配上無糖優格; 連大食怪的我,都覺得好容易就飽了
(我三餐都有正常吃)
偶爾也煮綠豆薏仁,微糖 (我覺得紅豆綠豆湯無糖超難吃)
這樣不嚴格的飲食習慣,也許在版上會被噓,
但如果不吃水果優格,不喝綠豆薏仁,我會拆餅乾巧克力來吃呀 XD
當然也偶爾會吃蛋糕或巧克力犒賞自己
我選擇的是我能接受的生活方式,我喜歡這樣的方式
我瘦得比很多嚴格訓練體能的巨巨和水水們慢; 體脂降低得慢
肌力和體力增進得慢...但我能持久而且快樂...
我自己有感覺肌力和身體有一直在進步,身形也一直在改善,
自己和自己比就好了
--
▄▄▄▄▄▄▄▄▄▄▄▄▄▄▄▄▄▄▄▄▄
▄▄▄▄▄▄▄▄▄▄▄▄▄▄▄▄▄▄▄▄▄
▄▄▄▄▄▄▄▄▄▄▄▄▄▄▄▄▄▄▄▄▄
▄▄▄▄▄▄▄▄▄▄▄▄▄▄▄▄▄▄▄▄▄ 我今天sinbo了,你呢?
▄▄▄▄▄▄▄▄▄▄▄▄▄▄▄▄▄▄▄▄▄
※ 編輯: feeks (95.147.41.32), 06/02/2016 09:51:43
: 我認為大部分減肥失敗的人
: 他們忽略最重要的就是改變生活態度
: 我指的態度 是大範圍的
: 就是對身材的要求
: 包括飲食控制 培養運動興趣 建立良好生活習慣
這篇真的感同身受,太同意了,忍不住要回
: 真正的減肥 應該是要從"培養生活態度" 著手
: 先從養成運動習慣開始
: 如果不喜歡重訓 那就跑跑步就好阿
: 如果不喜歡跑步 就騎腳踏車阿 游泳阿
: 並不一定看到大家都說 一定要重訓 有氧 才瘦得快 才瘦得健康
: 就拼命跟進
: 不喜歡 就不要勉強
我之前遇到撞牆期時,在網上爬文發現,不少人非常執著於
「重訓要用盡全身力氣、舉兩三下就沒力氣才有用」
「HIIT 就是要拼命做,做到全身力竭才有用」
在我親身試過之後,我覺得照上面那樣「突破撞牆期的練法」、「硬要加強強度」
讓我好痛苦,覺得運動是酷刑一點也不享受
試過重訓挑戰體能極限,舉兩下讓我累到不行那種,覺得超討厭那種感覺
所以,我不強求自己一定要挑戰自己的極限,我採取有氧式的重訓
在自己所能負擔的範圍內,多做幾組,讓自己還能順暢呼吸...
「認真」的巨巨可能每個月都發現自己肌力增加,可以再挑戰更多重量
而我這種練法也許需要兩、三個月才發現肌力增加,可以挑戰更多重量
但我是和自己比,至少自己有進步呀
而在有氧和 HIIT 方面,我上飛輪課和拳擊有氧,從剛開始汗如雨下、氣喘如牛
練到可以輕鬆應付大部份的過程,也沒有那麼喘、沒流那麼多汗了
如果要「挑戰」,必需做大量跳躍或是跑步的運動,而有輕微氣喘的我
覺得痛苦極了。
舉例來講,曾經挑戰過健身房一個高難度的HIIT課程:(在別篇推文寫過,若重覆請包涵)
開頭五分鐘熱身; 結尾五分鐘拉筋,其它35分鐘的課程流程是:
某種徒手運動 (例如伏地挺身)做 30 秒、緊接波比跳 5 下、跳完波比跳馬上在健身房
上下樓跑兩趟、回到原地負重半蹲、最後一名的要多罰五次波比跳,其它人半蹲等他罰完
不休息,緊接著做下一樣徒手運動 30 秒,再波比跳 5 下、再上下樓梯跑兩趟、
負重半蹲等最後一名罰完多 5下波比
很多人波比跳沒跳完 5下就偷跑了,看到有人開始跑要馬上追出去,誰都不想最後一名
因為要害大家多做負重半蹲...這樣 35 分鐘完全沒有休息....
全班同學,包括幾個 20 出頭,全身線條緊實的大學美眉,做徒手時,都全身抖到
無法做標準、做確實,就算老師糾正動作也沒用,因為大家都喘到全身抖....
然後我又喘到超痛苦、超想死。
後來覺得這樣的一味追求高強度實在沒意義,
我的氣喘不嚴重,可以撐完整個流程,但我覺得過強的有氧讓我喘到氣管和肺都在痛
覺得很痛苦,總之無論有氧還是重訓,如果一直要加強強度,我會痛苦到跟本想放棄運動
於是我聽一位教練的建議,不需要加強強度,在自己喜歡和體力能負擔的運動
換不同的運動做...
重訓的話就換不同的器材、練不同的部位。
有氧的話就是健身房的課換著上,飛輪上一陣子後,改上有氧舞蹈;
拳擊有氧上一陣子後,改成游泳....
這樣不勉強自己,不刻意去挑戰極限,也許肌力和體力增進比別人慢
也許突破撞牆期比別人慢,但我不和別人比,只要自己有進步就很高興了,
花多少時間我不去想,只要在自己能接受,自己喜歡的範圍內維持運動習慣
尤其是這陣子因為運動傷害,休息了五個星期,這周才開始不負重的核心及有氧
更體驗到,一味要挑戰體能,一味執著於運動累不累,喘不喘,
如果超過體能負荷而無法把動作好好做確實而受傷,啟不是得不償失?
: 如果你覺得你有辦法未來的20年 每天都吃泡過水的食物
: 那你就這樣吃
: 如果沒辦法 拜託別泡了 最後一定會失敗
: 先從有辦法控制到的開始著手
: 例如 早餐還是喜歡吃蛋餅 那就吃阿
說真的,我不喜歡吃雞胸肉、也無法接受水煮餐,
我是採用正常吃的方式,但盡量自己下廚。
想吃漢堡和比薩,自己做; 用全麥的漢堡麵包,和低脂的牛絞肉,加一大堆新鮮生菜
比薩的皮用全麥麵粉做,料挑熱量低的天然食材,起士減量
想吃火鍋自己做,湯頭用香菇、大蒜、蔥、韓國辣椒粉去熬,加一點點麻油
(韓國朋友給的食譜)
蛋白質用豆腐和魚片代替火鍋肉
韓國辣椒粉滿鹹的,我知道很多版友會很怕吃太鹹而造成水腫,
但我實在太愛吃了,自己煮至少辣椒粉和鹹度可以調整、可以減量
想吃熱炒自己做,油加一點點、調味料也都減至一半或三分之一
想吃包子自己做,用全麥麵粉,餡自己調、肉類用低脂的、油和調味料也都減半。
養成做菜習慣後,做料理和清理都比較順手也沒那麼費時,
我通常和老公輪流煮飯; 真的沒時間的話,全麥的墨西哥餅皮包魚肉、烤過的雞腿肉
還有一大堆蔬菜; 或是簡單用蕃茄現熬的紅醬配義大利麵,也是一餐。
自製的白醬也可以低卡,配上蘑菇或花椰菜,和義大裡麵也很搭
我戒不了甜點,自己做水果沙拉,配上無糖優格; 連大食怪的我,都覺得好容易就飽了
(我三餐都有正常吃)
偶爾也煮綠豆薏仁,微糖 (我覺得紅豆綠豆湯無糖超難吃)
這樣不嚴格的飲食習慣,也許在版上會被噓,
但如果不吃水果優格,不喝綠豆薏仁,我會拆餅乾巧克力來吃呀 XD
當然也偶爾會吃蛋糕或巧克力犒賞自己
我選擇的是我能接受的生活方式,我喜歡這樣的方式
我瘦得比很多嚴格訓練體能的巨巨和水水們慢; 體脂降低得慢
肌力和體力增進得慢...但我能持久而且快樂...
我自己有感覺肌力和身體有一直在進步,身形也一直在改善,
自己和自己比就好了
--
▄▄▄▄▄▄▄▄▄▄▄▄▄▄▄▄▄▄▄▄▄
▄▄▄▄▄▄▄▄▄▄▄▄▄▄▄▄▄▄▄▄▄
▄▄▄▄▄▄▄▄▄▄▄▄▄▄▄▄▄▄▄▄▄
▄▄▄▄▄▄▄▄▄▄▄▄▄▄▄▄▄▄▄▄▄ 我今天sinbo了,你呢?
▄▄▄▄▄▄▄▄▄▄▄▄▄▄▄▄▄▄▄▄▄
※ 編輯: feeks (95.147.41.32), 06/02/2016 09:51:43
推 alice78226: 推 06/02 09:57
推 Marchqoo02: 我喜歡你的方式,不是每個人都能極限的運動跟飲食 06/02 10:39
推 nony: 好棒的分享~ 06/02 11:00
推 sherrybb: 棒 06/02 11:14
推 stupid1009: 推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就好 減肥是一陣子 運動是一輩子 06/02 11:49
推 prunusvo: 推推~完全正中我心! 06/02 12:29
推 d40125: 推 大推 06/02 13:30
推 ginnyhuang: 上有氧課程(間歇、拳擊、舞蹈等)老師都會說想休息可以 06/02 13:35
→ ginnyhuang: 自己停下來,自己調整強度。太勉強自己反而容易受傷 06/02 13:36
→ ginnyhuang: 個人不吃太鹹不是因為怕水腫,而是吃太鹹真的會對身體 06/02 13:40
→ ginnyhuang: 器官造成負擔,不過一天鹽攝取不要超過 6g 就OK 06/02 13:42
→ ginnyhuang: (其中 1g 來自食材部分,所以額外鹽份約4~5g) 06/02 13:43
推 roseritter: 推 06/02 21:54
→ feeks: 謝謝g大 那請問你都怎麼調味?因為我ㄧ直愛韓式辣醬、辣椒 06/02 22:20
→ feeks: 粉,覺得熱量低,食材隨便煮都好吃,但我本來就不太敢吃辣 06/02 22:21
→ feeks: ,所以量加得是我韓國朋友的1/3而以;不過真的很少在版上 06/02 22:21
→ feeks: 看到大家會吃韓式的。 06/02 22:21
推 emilyfu: 推~希望妳快點康復! 06/03 00:27
推 X566: 推,喜歡妳的方法 06/03 02:03
→ feeks: 謝謝妳,今天開始ㄧ點輕量的重訓,覺得身體能負荷,但好傷 06/03 03:45
→ feeks: 心,力氣變小好多 06/03 03:45
推 bluegod: 推 06/03 08:23
推 tonyscat: 推,喜歡你的想法 06/03 16:25
推 iamiforever: 淚推 06/14 07:58
All Comments

By Zenobia
at 2016-06-03T05:27
at 2016-06-03T05:27

By Selena
at 2016-06-04T15:56
at 2016-06-04T15:56

By Poppy
at 2016-06-08T02:25
at 2016-06-08T02:25

By Todd Johnson
at 2016-06-11T14:44
at 2016-06-11T14:44

By Andy
at 2016-06-12T19:38
at 2016-06-12T19:38

By Tristan Cohan
at 2016-06-14T06:48
at 2016-06-14T06:48

By Rachel
at 2016-06-17T05:32
at 2016-06-17T05:32

By Lucy
at 2016-06-18T14:04
at 2016-06-18T14:04

By Isla
at 2016-06-20T19:31
at 2016-06-20T19:31

By Selena
at 2016-06-21T18:42
at 2016-06-21T18:42

By Eartha
at 2016-06-23T19:20
at 2016-06-23T19:20

By Eartha
at 2016-06-24T20:06
at 2016-06-24T20:06

By Charlotte
at 2016-06-28T09:16
at 2016-06-28T09:16

By Isabella
at 2016-06-30T17:21
at 2016-06-30T17:21

By Michael
at 2016-07-02T08:38
at 2016-07-02T08:38

By Audriana
at 2016-07-03T09:05
at 2016-07-03T09:05

By Isla
at 2016-07-06T02:53
at 2016-07-06T02:53

By Blanche
at 2016-07-11T02:42
at 2016-07-11T02:42

By Vanessa
at 2016-07-11T08:52
at 2016-07-11T08:52

By Isla
at 2016-07-12T17:01
at 2016-07-12T17:01

By Zanna
at 2016-07-16T20:56
at 2016-07-16T20:56
Related Posts
想要降體脂

By Connor
at 2016-06-01T23:18
at 2016-06-01T23:18
減重了半年,領到成績單

By Yuri
at 2016-06-01T22:16
at 2016-06-01T22:16
女生健身運動的終極目標

By Tracy
at 2016-06-01T22:12
at 2016-06-01T22:12
關於主食替換的請教

By Emily
at 2016-06-01T21:52
at 2016-06-01T21:52
體脂率和LBM問題

By Quintina
at 2016-06-01T13:59
at 2016-06-01T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