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早就被放棄了(反問原po) - 減肥
By Rosalind
at 2021-09-02T19:23
at 2021-09-02T19:23
Table of Contents
一直都是板上潛水阿姨,
看到我也諮詢過的手術有點感同身受所以浮上來發文,
我也諮詢過同樣的手術,時間是2020年11月,不過地點是東京,
(四谷M開頭的那家,手術量應該是日本前幾大)
雖然我的BMI也很驚人,但是因為沒有達到日本健保給付的糖尿病/SAS基準,
全額自費的費用實在付不起
(健保給付的話自費額大概是1個月的薪資有找,全額自費要半年...)
只好在家運動減肥。
關於手術,我諮詢的醫師有告知,
大部分的手術患者在第1年都會出現攝取熱量大幅下降的情形,
(其實有說明原因,但是滿滿的醫學名詞我忘了…囧)
結論大概第1年1天平均1000卡就天花板了,
之後每年會一點點的上升,但是沒有受到心理或是其他生理問題影響下,
正常配合回診的患者不會有第一年1000,第2年馬上跳到2000的情形,
手術後熱量攝取恢復的幅度是緩慢的,
至於要多久會回到和一般人一樣,醫師也有講了一個估算的時間,
數據應該是因人而異,不過不是二三年內,
sea大大分享的感想和醫師當時對我說明的第一年術後反應也很接近,
我想手術前台灣的醫師應該也有類似的說明。
最後預祝大大達到理想~~~
※ 引述《sea130281 (都顯示帳號要暱稱幹嘛)》之銘言:
※ 引述《prodigal (思念的溫度)》之銘言:
: ※ 引述《sea130281 (都顯示帳號要暱稱幹嘛)》之銘言:
: : 標題: Re: [討論] 我們,早就被放棄了(反問原po)
: : 時間: Thu Sep 2 11:47:13 2021
: 實際上sea130281有說了
: 他就是沒有諮詢醫師的情況下
: 急遽的擴大熱量缺口
: 其實這真的不好
: 還是要詢問醫生比較好
: : 那是什麼? 我不是醫學的,我只能跟你說我的檢察 除了尿酸稍高就是沒問題
: : 醫師說的,不是我自己講的你如果不信醫師就沒辦法
: 營養素沒有不足的確是有可能的
: 極端飲食的風險通常是一個機率值
: 就算90%風險 也表示有10%的人可以倖存
: 你倖存了也不表示沒有風險
: 你倖存了 很好
: 我們沒有責備你的意思
: 只是單純提醒極端飲食的風險
: 未來還是有可能發生風險
: 當你有意識到這件事情 就比較不易擴大
: 我們只是希望你意識到這件事情
: 這件事情你理解可能是錯的
: 我在後面一併回復
: : → a89182a89182: 是妳穿鑿附會很多並非目前學術界的共識 09/02 12:13
: : 哪個部分?? 算熱量那理?
: : 我從未說過我脫離醫學範疇
: : 我接受得就是醫療 怎麼可能脫離醫學範疇??
: : 只是我算熱量的方式跟正常人會有不同,但一樣在醫學範疇裡面
: 其實你算熱量的方式跟正常人可能還是沒有不同
: 當你說你脫離計算熱量的遊戲
: 就很令人擔憂
: 我的意思不是叫你吃到吐也要吃到基代
: 從頭到尾也沒人這樣跟你說
: 我也不是說短時間不吃到基代就會有極大的問題
: 你的狀態是為了讓你的胃恢復
: 其實是合理的
: 現在讓你過度傷害胃 比節制熱量的風險更大
: 簡單來說 你現在不需要吃到基代的原因是
: 你的胃承受不起
: 如果你的胃可以承受
: 高於五百大卡的熱量
: 對你的復原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
: 但你的胃不允許你吃更多
: 那就不要吃更多
: 這不表示你真的不需要吃到基代
: 更不表示你永遠不要吃到TDEE
: 你會有一個目標狀態
: 達到目標以後 你勢必要吃到TDEE才能維持
: 如果你的胃到時候無法允許你吃到TDEE
: 那表示你的身體健康狀況很需要擔憂
: 你不是不需要玩熱量計算的遊戲
: 也不是你的身體進化出新的公式
: 讓你永遠不需要考慮基礎代謝 TDEE這些
: 你只是還沒拿到玩這個遊戲的門票
: 希望你終究可以拿到這張門票
: 到時候就表示你達到理想狀態
: 而且腸胃的狀態也是健康的
: 對了 你的目標是大迫傑吧
: 實際上馬拉松選手通常會吃到2500大卡以上
: 這還是保守估計
: 多的是維持三千到四千大卡的
: 沒有那種可以永遠只吃五百大卡 永遠跑下去的人
: 或許你也沒有要永遠吃五百大卡的意思
: 或許你的終極目標也是每天吃三千大卡
: 但就像你一開始不說開刀的狀態一樣
: 當你隱藏一些事實跟想法 就會造成溝通的落差
-----------------------------------------
我再次強調,醫師明白告訴我,跟我一樣體重的正常人
他們的基代TDEE沒有參考價值,如果你還是認為不OK 那我沒辦法
我的胃早就恢復了 已經一年了,我要強迫吃可以
但一定會吐,而醫師絕對禁止我吃到吐
我的胃已經復原,但吃太多就會吐,這是往後的不管幾十
年都是如此,我同意吃到基代,但我的基代肯定跟正常人不一樣!!!
如果我的基代跟正常人一樣多,那我勢必得吃到吐!
如果要算我的基代,我認為大概就800大卡左右,因為在這
個熱量下,我的身體感受最舒服,800遠遠少於正常人
而且實際上我的飲食只有這兩個月是極端的,因為加上
168跟52還有生酮跟無碳,不然之前我正常三餐一樣瘦
當然即便不算這兩個月,看過去的幾個月,對你們而言,恐怕
仍是''極端'' 但對我而言不是!!!!!!! 這就是縮胃阿!!!
當然你硬要算,我一定會有一個數字 TDEE 基代都會有
但肯定跟正常人有差很多
但那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的心態!!!
不要再理數字了 聽一下身體的感受!!!
就算我的基代真的只剩800左右,那又怎麼樣呢???
我的身體就是吃到這裡最舒服阿
可憐我無法吃更多?? 最好一輩子吃這麼少?
吃那麼多,到底要幹什麼呢???? 浪費糧食而已不是嘛?
然後 真的是一輩子就吃那麼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瘦到60後會回診,當然也不一定是60,只要體態變成我滿意的狀態
我隨時會停止減肥
回診後收到醫師指示的飲食,我會PO上來給大家看維持體重的飲食是如何
既然你們那麼愛算熱量,那就讓你們算,我每天的基代到底是多少
然後你們有什麼想問醫師的,再下面留言
我一併收集後問醫師,但太過羞恥的問題我可不問
比方說醫師你這論點有論文支持之類的我是真的不好意思問出口
看到我也諮詢過的手術有點感同身受所以浮上來發文,
我也諮詢過同樣的手術,時間是2020年11月,不過地點是東京,
(四谷M開頭的那家,手術量應該是日本前幾大)
雖然我的BMI也很驚人,但是因為沒有達到日本健保給付的糖尿病/SAS基準,
全額自費的費用實在付不起
(健保給付的話自費額大概是1個月的薪資有找,全額自費要半年...)
只好在家運動減肥。
關於手術,我諮詢的醫師有告知,
大部分的手術患者在第1年都會出現攝取熱量大幅下降的情形,
(其實有說明原因,但是滿滿的醫學名詞我忘了…囧)
結論大概第1年1天平均1000卡就天花板了,
之後每年會一點點的上升,但是沒有受到心理或是其他生理問題影響下,
正常配合回診的患者不會有第一年1000,第2年馬上跳到2000的情形,
手術後熱量攝取恢復的幅度是緩慢的,
至於要多久會回到和一般人一樣,醫師也有講了一個估算的時間,
數據應該是因人而異,不過不是二三年內,
sea大大分享的感想和醫師當時對我說明的第一年術後反應也很接近,
我想手術前台灣的醫師應該也有類似的說明。
最後預祝大大達到理想~~~
※ 引述《sea130281 (都顯示帳號要暱稱幹嘛)》之銘言:
※ 引述《prodigal (思念的溫度)》之銘言:
: ※ 引述《sea130281 (都顯示帳號要暱稱幹嘛)》之銘言:
: : 標題: Re: [討論] 我們,早就被放棄了(反問原po)
: : 時間: Thu Sep 2 11:47:13 2021
: 實際上sea130281有說了
: 他就是沒有諮詢醫師的情況下
: 急遽的擴大熱量缺口
: 其實這真的不好
: 還是要詢問醫生比較好
: : 那是什麼? 我不是醫學的,我只能跟你說我的檢察 除了尿酸稍高就是沒問題
: : 醫師說的,不是我自己講的你如果不信醫師就沒辦法
: 營養素沒有不足的確是有可能的
: 極端飲食的風險通常是一個機率值
: 就算90%風險 也表示有10%的人可以倖存
: 你倖存了也不表示沒有風險
: 你倖存了 很好
: 我們沒有責備你的意思
: 只是單純提醒極端飲食的風險
: 未來還是有可能發生風險
: 當你有意識到這件事情 就比較不易擴大
: 我們只是希望你意識到這件事情
: 這件事情你理解可能是錯的
: 我在後面一併回復
: : → a89182a89182: 是妳穿鑿附會很多並非目前學術界的共識 09/02 12:13
: : 哪個部分?? 算熱量那理?
: : 我從未說過我脫離醫學範疇
: : 我接受得就是醫療 怎麼可能脫離醫學範疇??
: : 只是我算熱量的方式跟正常人會有不同,但一樣在醫學範疇裡面
: 其實你算熱量的方式跟正常人可能還是沒有不同
: 當你說你脫離計算熱量的遊戲
: 就很令人擔憂
: 我的意思不是叫你吃到吐也要吃到基代
: 從頭到尾也沒人這樣跟你說
: 我也不是說短時間不吃到基代就會有極大的問題
: 你的狀態是為了讓你的胃恢復
: 其實是合理的
: 現在讓你過度傷害胃 比節制熱量的風險更大
: 簡單來說 你現在不需要吃到基代的原因是
: 你的胃承受不起
: 如果你的胃可以承受
: 高於五百大卡的熱量
: 對你的復原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
: 但你的胃不允許你吃更多
: 那就不要吃更多
: 這不表示你真的不需要吃到基代
: 更不表示你永遠不要吃到TDEE
: 你會有一個目標狀態
: 達到目標以後 你勢必要吃到TDEE才能維持
: 如果你的胃到時候無法允許你吃到TDEE
: 那表示你的身體健康狀況很需要擔憂
: 你不是不需要玩熱量計算的遊戲
: 也不是你的身體進化出新的公式
: 讓你永遠不需要考慮基礎代謝 TDEE這些
: 你只是還沒拿到玩這個遊戲的門票
: 希望你終究可以拿到這張門票
: 到時候就表示你達到理想狀態
: 而且腸胃的狀態也是健康的
: 對了 你的目標是大迫傑吧
: 實際上馬拉松選手通常會吃到2500大卡以上
: 這還是保守估計
: 多的是維持三千到四千大卡的
: 沒有那種可以永遠只吃五百大卡 永遠跑下去的人
: 或許你也沒有要永遠吃五百大卡的意思
: 或許你的終極目標也是每天吃三千大卡
: 但就像你一開始不說開刀的狀態一樣
: 當你隱藏一些事實跟想法 就會造成溝通的落差
-----------------------------------------
我再次強調,醫師明白告訴我,跟我一樣體重的正常人
他們的基代TDEE沒有參考價值,如果你還是認為不OK 那我沒辦法
我的胃早就恢復了 已經一年了,我要強迫吃可以
但一定會吐,而醫師絕對禁止我吃到吐
我的胃已經復原,但吃太多就會吐,這是往後的不管幾十
年都是如此,我同意吃到基代,但我的基代肯定跟正常人不一樣!!!
如果我的基代跟正常人一樣多,那我勢必得吃到吐!
如果要算我的基代,我認為大概就800大卡左右,因為在這
個熱量下,我的身體感受最舒服,800遠遠少於正常人
而且實際上我的飲食只有這兩個月是極端的,因為加上
168跟52還有生酮跟無碳,不然之前我正常三餐一樣瘦
當然即便不算這兩個月,看過去的幾個月,對你們而言,恐怕
仍是''極端'' 但對我而言不是!!!!!!! 這就是縮胃阿!!!
當然你硬要算,我一定會有一個數字 TDEE 基代都會有
但肯定跟正常人有差很多
但那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的心態!!!
不要再理數字了 聽一下身體的感受!!!
就算我的基代真的只剩800左右,那又怎麼樣呢???
我的身體就是吃到這裡最舒服阿
可憐我無法吃更多?? 最好一輩子吃這麼少?
吃那麼多,到底要幹什麼呢???? 浪費糧食而已不是嘛?
然後 真的是一輩子就吃那麼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瘦到60後會回診,當然也不一定是60,只要體態變成我滿意的狀態
我隨時會停止減肥
回診後收到醫師指示的飲食,我會PO上來給大家看維持體重的飲食是如何
既然你們那麼愛算熱量,那就讓你們算,我每天的基代到底是多少
然後你們有什麼想問醫師的,再下面留言
我一併收集後問醫師,但太過羞恥的問題我可不問
比方說醫師你這論點有論文支持之類的我是真的不好意思問出口
Tags:
減肥
All Comments
By Yedda
at 2021-09-03T06:52
at 2021-09-03T06:52
By Mary
at 2021-09-03T18:22
at 2021-09-03T18:22
By Oscar
at 2021-09-04T05:51
at 2021-09-04T05:51
By Olive
at 2021-09-04T17:21
at 2021-09-04T17:21
By Ina
at 2021-09-05T04:50
at 2021-09-05T04:50
By Regina
at 2021-09-05T16:19
at 2021-09-05T16:19
By Elma
at 2021-09-06T03:49
at 2021-09-06T03:49
By Dora
at 2021-09-06T15:18
at 2021-09-06T15:18
By Joe
at 2021-09-07T02:48
at 2021-09-07T02:48
By Rachel
at 2021-09-07T14:17
at 2021-09-07T14:17
By Kyle
at 2021-09-08T01:47
at 2021-09-08T01:47
By John
at 2021-09-08T13:16
at 2021-09-08T13:16
By Ivy
at 2021-09-09T00:46
at 2021-09-09T00:46
By Aaliyah
at 2021-09-09T12:15
at 2021-09-09T12:15
By Eden
at 2021-09-09T23:45
at 2021-09-09T23:45
By Oliver
at 2021-09-10T11:14
at 2021-09-10T11:14
By Heather
at 2021-09-10T22:44
at 2021-09-10T22:44
By Agnes
at 2021-09-11T10:13
at 2021-09-11T10:13
By Hazel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Kyle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Bennie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Lucy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Iris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Eartha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Christine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Tristan Cohan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Madame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Rae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James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Delia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Candice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Isabella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Delia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Emily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Eartha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Oscar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Andy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Gilbert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Audriana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Suhail Hany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Isla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Liam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Charlotte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Harry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Kelly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Linda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Edith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Jake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Margaret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Agnes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Rae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Gary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Kyle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Poppy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Jacob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Elma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Cara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Genevieve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Jake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Poppy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Skylar Davis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Hedda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Rachel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Tracy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Edwina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Quanna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Yuri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Regina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Lydia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Erin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Jacky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Lauren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Jacky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Elizabeth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Agnes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Joseph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Christine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Gary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Emily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Hedy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Steve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Hedwig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Kama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Ingrid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Puput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Blanche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Elizabeth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Quintina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Christine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Lauren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Audriana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Frederic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Kelly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Quintina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Elma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Lydia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Joseph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Ivy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Ophelia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Thomas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Jessica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Lydia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Barb Cronin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Bethany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Yedda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Tristan Cohan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Doris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Hazel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Ethan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Andy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Elizabeth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Tom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Jack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Anthony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Blanche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Wallis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Elvira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Wallis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Blanche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By Aaliyah
at 2021-09-11T01:26
at 2021-09-11T01:26
By Zanna
at 2021-09-11T12:55
at 2021-09-11T12:55
Related Posts
胖的人有哪些習慣與特徵?
By Sarah
at 2021-09-02T14:44
at 2021-09-02T14:44
我們,早就被放棄了(反問原po)
By Elizabeth
at 2021-09-02T11:47
at 2021-09-02T11:47
我們,早就被放棄了(過程篇)
By Oscar
at 2021-09-02T11:27
at 2021-09-02T11:27
關於代餐-M2輕次方
By Jacob
at 2021-09-01T22:00
at 2021-09-01T22:00
我們,早就被放棄了(正常人參考)
By Anthony
at 2021-09-01T20:43
at 2021-09-01T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