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運動近三個月卻無效果 真沮喪 - 減肥

By Zora
at 2013-04-16T08:40
at 2013-04-16T08:4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mid9ht (咪奈)》之銘言:
: 這邊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驗
: 可能是錯誤的也可能會被大家鞭
其實蠻希望大家踴躍發言,一定很多人有類似迷思,或是常常在類似問題鬼擋牆
(前提是看過置底、精華區、爬過文,卻找不著答案者...)
這樣才知道觀念哪裡可以再調整,不然一直埋頭誤幹也不是辦法 ┐(─__─)┌
: 我覺得運動雖然幫助減重,但飲食才是真正的關鍵
前提:1、減肥 不一定等於 減重
2、身心靈是否同步調整
3、任何悖離永續經營原則之方式,即存在修正空間
: 而且在習慣養成之前常常會認為今天有跑步,所以可以多吃一點
所以一直強調,在循序漸進培養運動習慣之際
同步調整的整日飲食規劃 及 每一段時日(約4週)根據數值變化趨勢調整 的重要性。
因為,基礎代謝(BMR)是隨時、每天都在左右變化的....
圖解比較快~
基代BMR每天左右略變 每日總攝取A 每日總攝取B C
├─────────────│────────│────────│─────
人體維持生命現象的最低熱量 日常生活的活動如 各種的運動+重訓 多餘的攝取
需求,包括維持各種器官的正 上課、郊遊、洗澡
常功能、腺體的分泌、腸胃的 看書、上網、家務
蠕動、神經及細胞的運作、體 吵架、逛街、OGC..
溫的維持...等(如植物人..) ....所消耗的熱量
├─────────────│────────│────────│─────
越減越虛黑白人蔘
身心健康↓+體適能↓<--------------- 減法思維
加法建構 ────────>身心健康↑+體適能↑
豐富紮實彩色人蔘
基代BMR每天左右略變,A跟B甚至於C也是跟著左右聯動。
沒有任何人能做到天天呼吸一樣次數、心跳一樣次數、面對一樣強度的壓力......等
即使同個個體(同個人),對營養與熱量需求也會因為天候、氣溫、作息、所在
地理環境(如海拔高度)、年紀、生理激素腺體變化、健康狀況、身體活動量、
、運動模式習慣、飲食........等而略異!
比如說,相同衣著飲食等條件下,身體在16℃比22℃更加耗能5.7%
而多數人極易忽略的一件事(心魔?):
在持續運動習慣養成後,身體對於營養的需求大幅大於自我想像!
正當身體放大輸出之際,若一味重蹈習慣領域迷思而害怕改變、
停留在過往思維模式(有意或無意節食),
這樣易使身體入不敷出,誤入蠟燭兩頭燒模式,減脂之路當然也不會太順!
(感覺飽腹≠身體營養充足)
而,
單純或錯誤節食的黑白人蔘,隨著時日推移,能入口的扣打漸趨往BMR方向移動(抖)
這個不敢吃、那個不敢碰,身心健康出問題,減到最後不如火燒一燒剩灰最輕(抖)
調整飲食+運動的彩色人蔘,隨者時日推移,能入口的扣打漸趨往C方向移動(挺)
這也是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強調 => 不要以不變應萬變!
飲食與運動的規劃,在每經過一段時日,
比如說每四週之後,應該要視客觀的數據變化及主觀的個人感受而略行調整!
: 所以我會建議你應該專心注重在飲食上面,運動可以先放一邊
若經專業醫療機構認證「肥胖程度已危及生命」,萬事莫如先減下來以恢復健康機能
這類族群才適用於「以飲食為主,運動先擺一邊」的方式
: 當然你可以注重飲食同時保持運動當然最好
: 我當初就是因為開始運動飲食方面就開始掉落
^^^^^^^^^^^^^^^^^^^^^^^^^^ 是指食慾大增嗎?
關於運動會刺激食慾這一點 → 越是超標的族群,越是容易在運動後刺激食慾
越是正常值或偏瘦族群,運動後反而會節制食慾
若排除運動前最後一次進食、整日飲食質量、不合適當下體能的運動等干擾
主因是-胰島素相對敏受性
-發於內形於外之肥胖過久,已形成習慣的錯誤生活作息及飲食模式
好消息是,
隨著循序漸進的運動調整與時間的推移,「運動刺激食慾」的狀況會逐漸改善。
再者,
本版再三強調「循序漸進調整於無形」之重要性!飲食如此,運動亦是!
任何強制或戒斷的手段只會誘發更大的補償心態。
飲食:任何強制性的戒斷或極端方式,只是替未來身心健康種下禍因。
運動:越是不適合當下自我體能的運動、
越是盲從或強制逼迫自己接受超出當下身心負荷之運動
越是心急求快經常空腹運動、
越是在運動後感覺很疲勞的運動或強度或運動量.....等,
潛意識中的補償作用越是強烈。
心理:補償心態 受 飲食+運動+內外各種壓力+外在氣候變化 之聯動影響
『忍』字訣,不見是最佳抉擇!(物極必反)
『刻意壓抑』,不見得適用於所有人。
就像尿憋久了會得膀胱炎、屎憋久了可能會便秘、氣憋久了恭喜你升天。
做牛做馬久了不加點薪分點紅利,再熱血的青年也會冷掉。╭ ﹀◇﹀〣
不要等到餓了才吃 => 狂餓之下,很難有人不被旺盛的食慾牽引而過度進食或爆食
不要等到渴了才喝 => 缺水之下,很難有人不錯誤解讀訊息以致過度進食
忍久了,總是會出狀況的.....不管生理或心理....
: 我相信當你開始控制自己吃的東西
: 每餐定時吃,每次定量吃
: 選看起來健康的吃
^^^^^^^^ 除非專業人員,不然一般民眾應該很難清楚何謂「看起來」健康
再者,選擇健康的食物ok,
但減肥中人常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人都有自虐傾向 之 過度解讀「健康選擇」定義
變得極端的
(減肥期一不做二不休的刻苦飲食 <=> 正常期正常吃喝)x復胖迴圈
或是 沒有痛苦哪來成長(自虐?)之這個不碰那個不吃或水煮無油餐+狂操猛練
或是 這個熱量直接四捨五入、那個直接無條件進入法 之 自我感覺吃足實則常吃不夠
.......(下略n例)
與其採取一些壓迫自己、易讓自己誤入極端思維死胡同的作法,
不如培養自己與周遭環境取得平衡的能力
做法:藉由確立穩固的正確飲食觀+循序漸進培養運動習慣+良好作息+適足休憩
^^^^^^^^^^^^^^^^^^^^^^^^^^^^^^^^^^^^^^^^^^^^^^^^^^^^^^^^^^^^^^^^^^
相對合適,而非絕對適合
=實驗、觀測並得知自己身體對於身處該類環境中的「調解」或「排解」能力
=取得個人體質動態平衡的熱量需求經驗參考值
=沒必要自虐式的這個不敢碰、那個完全不能吃 之 兼顧生理與心理 之
我要適度享受彩色人蔘(蹲下撿)
《同場加映》生命自尋出路 之 沒事請不要搞一個難纏體質養成術 ( ′-`)y-~
造就部份減肥者後續體重易回升的主因之一
=> 受到體內製造脂肪的機轉改變之影響=簡稱 適應性改變。
根據相關研究的生化數據顯示,人體調整體態的自動平衡調節機制如下:
減肥後體內製造脂肪的酵素(血脂蛋白質酶)活性升高+胰島素加強作用
=促進葡萄糖進入脂肪組織中合成脂肪
: 這樣就會有一定功效了
功效是一定有的,只是,是短效 抑或 長久?
會否流於顧此(外觀體態)失彼(心理健康)?
畢竟,出來混的,遲早是該還的!( ′-`)y-~
: 心態跟習慣才是減重的最有效方法
^^^^^^^^^^
影響心態與習慣的,卻是腦裡的觀念。
--
★聖‧奧古斯丁 ◤■■■■◣ 沒有迷思存在,迷思只是觀念的缺乏。
★ ◥║ * 正如沒有懶惰,懶惰只是勤勞的缺乏。
★ * ◤◤ ◤◥ 換言之,沒有懶惰這個東西,懶惰只是不夠勤勞,
** ● ● 真正存在的是勤勞,懶惰只是勤勞的缺乏。
*-,-,_.-'"★.◤ ◣* ﹀ *◤ ◣ 所以,沒有迷思這種東西,迷思只是不夠觀念,
"'*-,*-,_.-*'"◤ ◤ ▅ ◣ ◣ 真正存在的是觀念,迷思只是觀念的缺乏。
--
: 這邊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驗
: 可能是錯誤的也可能會被大家鞭
其實蠻希望大家踴躍發言,一定很多人有類似迷思,或是常常在類似問題鬼擋牆
(前提是看過置底、精華區、爬過文,卻找不著答案者...)
這樣才知道觀念哪裡可以再調整,不然一直埋頭誤幹也不是辦法 ┐(─__─)┌
: 我覺得運動雖然幫助減重,但飲食才是真正的關鍵
前提:1、減肥 不一定等於 減重
2、身心靈是否同步調整
3、任何悖離永續經營原則之方式,即存在修正空間
: 而且在習慣養成之前常常會認為今天有跑步,所以可以多吃一點
所以一直強調,在循序漸進培養運動習慣之際
同步調整的整日飲食規劃 及 每一段時日(約4週)根據數值變化趨勢調整 的重要性。
因為,基礎代謝(BMR)是隨時、每天都在左右變化的....
圖解比較快~
基代BMR每天左右略變 每日總攝取A 每日總攝取B C
├─────────────│────────│────────│─────
人體維持生命現象的最低熱量 日常生活的活動如 各種的運動+重訓 多餘的攝取
需求,包括維持各種器官的正 上課、郊遊、洗澡
常功能、腺體的分泌、腸胃的 看書、上網、家務
蠕動、神經及細胞的運作、體 吵架、逛街、OGC..
溫的維持...等(如植物人..) ....所消耗的熱量
├─────────────│────────│────────│─────
越減越虛黑白人蔘
身心健康↓+體適能↓<--------------- 減法思維
加法建構 ────────>身心健康↑+體適能↑
豐富紮實彩色人蔘
基代BMR每天左右略變,A跟B甚至於C也是跟著左右聯動。
沒有任何人能做到天天呼吸一樣次數、心跳一樣次數、面對一樣強度的壓力......等
即使同個個體(同個人),對營養與熱量需求也會因為天候、氣溫、作息、所在
地理環境(如海拔高度)、年紀、生理激素腺體變化、健康狀況、身體活動量、
、運動模式習慣、飲食........等而略異!
比如說,相同衣著飲食等條件下,身體在16℃比22℃更加耗能5.7%
而多數人極易忽略的一件事(心魔?):
在持續運動習慣養成後,身體對於營養的需求大幅大於自我想像!
正當身體放大輸出之際,若一味重蹈習慣領域迷思而害怕改變、
停留在過往思維模式(有意或無意節食),
這樣易使身體入不敷出,誤入蠟燭兩頭燒模式,減脂之路當然也不會太順!
(感覺飽腹≠身體營養充足)
而,
單純或錯誤節食的黑白人蔘,隨著時日推移,能入口的扣打漸趨往BMR方向移動(抖)
這個不敢吃、那個不敢碰,身心健康出問題,減到最後不如火燒一燒剩灰最輕(抖)
調整飲食+運動的彩色人蔘,隨者時日推移,能入口的扣打漸趨往C方向移動(挺)
這也是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強調 => 不要以不變應萬變!
飲食與運動的規劃,在每經過一段時日,
比如說每四週之後,應該要視客觀的數據變化及主觀的個人感受而略行調整!
: 所以我會建議你應該專心注重在飲食上面,運動可以先放一邊
若經專業醫療機構認證「肥胖程度已危及生命」,萬事莫如先減下來以恢復健康機能
這類族群才適用於「以飲食為主,運動先擺一邊」的方式
: 當然你可以注重飲食同時保持運動當然最好
: 我當初就是因為開始運動飲食方面就開始掉落
^^^^^^^^^^^^^^^^^^^^^^^^^^ 是指食慾大增嗎?
關於運動會刺激食慾這一點 → 越是超標的族群,越是容易在運動後刺激食慾
越是正常值或偏瘦族群,運動後反而會節制食慾
若排除運動前最後一次進食、整日飲食質量、不合適當下體能的運動等干擾
主因是-胰島素相對敏受性
-發於內形於外之肥胖過久,已形成習慣的錯誤生活作息及飲食模式
好消息是,
隨著循序漸進的運動調整與時間的推移,「運動刺激食慾」的狀況會逐漸改善。
再者,
本版再三強調「循序漸進調整於無形」之重要性!飲食如此,運動亦是!
任何強制或戒斷的手段只會誘發更大的補償心態。
飲食:任何強制性的戒斷或極端方式,只是替未來身心健康種下禍因。
運動:越是不適合當下自我體能的運動、
越是盲從或強制逼迫自己接受超出當下身心負荷之運動
越是心急求快經常空腹運動、
越是在運動後感覺很疲勞的運動或強度或運動量.....等,
潛意識中的補償作用越是強烈。
心理:補償心態 受 飲食+運動+內外各種壓力+外在氣候變化 之聯動影響
『忍』字訣,不見是最佳抉擇!(物極必反)
『刻意壓抑』,不見得適用於所有人。
就像尿憋久了會得膀胱炎、屎憋久了可能會便秘、氣憋久了恭喜你升天。
做牛做馬久了不加點薪分點紅利,再熱血的青年也會冷掉。╭ ﹀◇﹀〣
不要等到餓了才吃 => 狂餓之下,很難有人不被旺盛的食慾牽引而過度進食或爆食
不要等到渴了才喝 => 缺水之下,很難有人不錯誤解讀訊息以致過度進食
忍久了,總是會出狀況的.....不管生理或心理....
: 我相信當你開始控制自己吃的東西
: 每餐定時吃,每次定量吃
: 選看起來健康的吃
^^^^^^^^ 除非專業人員,不然一般民眾應該很難清楚何謂「看起來」健康
再者,選擇健康的食物ok,
但減肥中人常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人都有自虐傾向 之 過度解讀「健康選擇」定義
變得極端的
(減肥期一不做二不休的刻苦飲食 <=> 正常期正常吃喝)x復胖迴圈
或是 沒有痛苦哪來成長(自虐?)之這個不碰那個不吃或水煮無油餐+狂操猛練
或是 這個熱量直接四捨五入、那個直接無條件進入法 之 自我感覺吃足實則常吃不夠
.......(下略n例)
與其採取一些壓迫自己、易讓自己誤入極端思維死胡同的作法,
不如培養自己與周遭環境取得平衡的能力
做法:藉由確立穩固的正確飲食觀+循序漸進培養運動習慣+良好作息+適足休憩
^^^^^^^^^^^^^^^^^^^^^^^^^^^^^^^^^^^^^^^^^^^^^^^^^^^^^^^^^^^^^^^^^^
相對合適,而非絕對適合
=實驗、觀測並得知自己身體對於身處該類環境中的「調解」或「排解」能力
=取得個人體質動態平衡的熱量需求經驗參考值
=沒必要自虐式的這個不敢碰、那個完全不能吃 之 兼顧生理與心理 之
我要適度享受彩色人蔘(蹲下撿)
《同場加映》生命自尋出路 之 沒事請不要搞一個難纏體質養成術 ( ′-`)y-~
造就部份減肥者後續體重易回升的主因之一
=> 受到體內製造脂肪的機轉改變之影響=簡稱 適應性改變。
根據相關研究的生化數據顯示,人體調整體態的自動平衡調節機制如下:
減肥後體內製造脂肪的酵素(血脂蛋白質酶)活性升高+胰島素加強作用
=促進葡萄糖進入脂肪組織中合成脂肪
: 這樣就會有一定功效了
功效是一定有的,只是,是短效 抑或 長久?
會否流於顧此(外觀體態)失彼(心理健康)?
畢竟,出來混的,遲早是該還的!( ′-`)y-~
: 心態跟習慣才是減重的最有效方法
^^^^^^^^^^
影響心態與習慣的,卻是腦裡的觀念。
--
★聖‧奧古斯丁 ◤■■■■◣ 沒有迷思存在,迷思只是觀念的缺乏。
★ ◥║ * 正如沒有懶惰,懶惰只是勤勞的缺乏。
★ * ◤◤ ◤◥ 換言之,沒有懶惰這個東西,懶惰只是不夠勤勞,
** ● ● 真正存在的是勤勞,懶惰只是勤勞的缺乏。
*-,-,_.-'"★.◤ ◣* ﹀ *◤ ◣ 所以,沒有迷思這種東西,迷思只是不夠觀念,
"'*-,*-,_.-*'"◤ ◤ ▅ ◣ ◣ 真正存在的是觀念,迷思只是觀念的缺乏。
--
Tags:
減肥
All Comments

By Charlie
at 2013-04-17T07:28
at 2013-04-17T07:28

By Audriana
at 2013-04-21T06:37
at 2013-04-21T06:37

By Ula
at 2013-04-21T16:34
at 2013-04-21T16:34

By Victoria
at 2013-04-25T23:04
at 2013-04-25T23:04

By Ivy
at 2013-04-29T09:33
at 2013-04-29T09:33

By Enid
at 2013-05-04T03:30
at 2013-05-04T03:30

By Quanna
at 2013-05-07T03:19
at 2013-05-07T03:19

By Hazel
at 2013-05-11T14:30
at 2013-05-11T14:30

By Xanthe
at 2013-05-13T07:17
at 2013-05-13T07:17

By Susan
at 2013-05-16T16:43
at 2013-05-16T16:43

By Sarah
at 2013-05-16T23:16
at 2013-05-16T23:16

By Gilbert
at 2013-05-21T13:14
at 2013-05-21T13:14
Related Posts
阻力訓練與有氧的順序?

By Elma
at 2013-04-16T01:18
at 2013-04-16T01:18
認真運動近三個月卻無效果 真沮喪

By Jacob
at 2013-04-16T00:52
at 2013-04-16T00:52
蝴蝶袖與肌肉

By Barb Cronin
at 2013-04-16T00:01
at 2013-04-16T00:01
兩年87kg--->70kg

By Kelly
at 2013-04-15T23:23
at 2013-04-15T23:23
健康是唯一的標準

By Daniel
at 2013-04-15T21:44
at 2013-04-15T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