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長的組間休息明顯提升肌力和肌肥大成效 - 健身
By Todd Johnson
at 2016-03-23T01:27
at 2016-03-23T01:2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MITjuching (CP3亞洲代言人)》之銘言:
: 很震懾也很敬佩原PO的科學精神和不惜長篇大論的時間 只是要讓鄉民們得到
: 正確的資訊
: 但看完之後 我有個小問題想請教一下各位大大
: 小弟只算是個初入門的 關於一些基本的健身動作 伏地挺身 臥推之類的
: 是不是組間休息時間越長 每天所得的訓練量就會愈多?? 但休息時間長的底線
: 大概是多久?? 之前有聽過一些專題 組間休息的太久 肌肉冷掉會怎樣八八八八八一大堆
: 所以不禁產生一個疑問 會有肌肉冷掉的問題嗎??
: 記得那篇專題說 以伏地挺身為例 寧願休息短一次
: 做個2 3下也好
訓練量(volume)跟肌肉肥大呈正相關,前提是強度夠,但邊際效益遞減
所以你的課題就變成了: 如何增加總訓練量
提供幾種簡單的做法
1.增加休息時間=> 重量增加 多做幾下
假設每組多休息30秒,每組都多做5公斤,所以總訓練量增加(但訓練時間增加)
2.減少休息時間=> 重量減少 次數減少 但可多做幾組
原本15組 x 100公斤 x12下 vs 20組 x 90公斤 x 11下
18000 < 19800
3.操作時間放慢 像是德國壯漢那種離心訓練法
4.增加感受度 這個就比較抽象,因為無法量化出來,但我相信感受度好能增加volume
比較講究一點的作法
可以以週跟月為單位,排訓練週期,高強度 中高強度 中強度 低強度的訓練日
讓月訓練量提升
然後依照每個人的肌纖維類型
http://imgur.com/FPUyXnb
再設計以季或年的訓練週期
比如肌力好耐力不好的人,透過適當的耐力訓練,可以大幅增加訓練量
耐力好肌力不好的人,透過適當的力量訓練,可以大幅增加訓練量
套句現在運動界體能訓練的名言
現在不是比誰練得比較辛苦,是比誰恢復得快(練得比較多次)
宏觀一點來看,就算每天都高強度你身體撐得住,總有一天會受傷,訓練量就會變0
更別說高強度訓練會造成神經疲勞跟內分泌系統的變化
分享一下我自己現在的練法
大約是以12rm的重量做8~10下
8rm的 做5~6下
5rm的 做2~3下
傳統力竭式的練法個人認為容易受傷,所以採用這種訓練方式
可以縮短休息時間,增加訓練品質
http://imgur.com/kJ0kjyp
http://imgur.com/D4xqCDM 近期的照片 :D
--
: 很震懾也很敬佩原PO的科學精神和不惜長篇大論的時間 只是要讓鄉民們得到
: 正確的資訊
: 但看完之後 我有個小問題想請教一下各位大大
: 小弟只算是個初入門的 關於一些基本的健身動作 伏地挺身 臥推之類的
: 是不是組間休息時間越長 每天所得的訓練量就會愈多?? 但休息時間長的底線
: 大概是多久?? 之前有聽過一些專題 組間休息的太久 肌肉冷掉會怎樣八八八八八一大堆
: 所以不禁產生一個疑問 會有肌肉冷掉的問題嗎??
: 記得那篇專題說 以伏地挺身為例 寧願休息短一次
: 做個2 3下也好
訓練量(volume)跟肌肉肥大呈正相關,前提是強度夠,但邊際效益遞減
所以你的課題就變成了: 如何增加總訓練量
提供幾種簡單的做法
1.增加休息時間=> 重量增加 多做幾下
假設每組多休息30秒,每組都多做5公斤,所以總訓練量增加(但訓練時間增加)
2.減少休息時間=> 重量減少 次數減少 但可多做幾組
原本15組 x 100公斤 x12下 vs 20組 x 90公斤 x 11下
18000 < 19800
3.操作時間放慢 像是德國壯漢那種離心訓練法
4.增加感受度 這個就比較抽象,因為無法量化出來,但我相信感受度好能增加volume
比較講究一點的作法
可以以週跟月為單位,排訓練週期,高強度 中高強度 中強度 低強度的訓練日
讓月訓練量提升
然後依照每個人的肌纖維類型
http://imgur.com/FPUyXnb
再設計以季或年的訓練週期
比如肌力好耐力不好的人,透過適當的耐力訓練,可以大幅增加訓練量
耐力好肌力不好的人,透過適當的力量訓練,可以大幅增加訓練量
套句現在運動界體能訓練的名言
現在不是比誰練得比較辛苦,是比誰恢復得快(練得比較多次)
宏觀一點來看,就算每天都高強度你身體撐得住,總有一天會受傷,訓練量就會變0
更別說高強度訓練會造成神經疲勞跟內分泌系統的變化
分享一下我自己現在的練法
大約是以12rm的重量做8~10下
8rm的 做5~6下
5rm的 做2~3下
傳統力竭式的練法個人認為容易受傷,所以採用這種訓練方式
可以縮短休息時間,增加訓練品質
http://imgur.com/kJ0kjyp
http://imgur.com/D4xqCDM 近期的照片 :D
--
Tags:
健身
All Comments
By Donna
at 2016-03-27T05:20
at 2016-03-27T05:20
By Mia
at 2016-03-27T22:37
at 2016-03-27T22:37
By Valerie
at 2016-03-30T06:09
at 2016-03-30T06:09
By William
at 2016-04-01T15:05
at 2016-04-01T15:05
By Queena
at 2016-04-02T09:33
at 2016-04-02T09:33
By Christine
at 2016-04-06T21:13
at 2016-04-06T21:13
By Edward Lewis
at 2016-04-08T20:02
at 2016-04-08T20:02
By Linda
at 2016-04-09T09:27
at 2016-04-09T09:27
By Sarah
at 2016-04-09T13:32
at 2016-04-09T13:32
By Doris
at 2016-04-10T02:46
at 2016-04-10T02:46
By Elizabeth
at 2016-04-14T17:02
at 2016-04-14T17:02
By Ingrid
at 2016-04-17T04:31
at 2016-04-17T04:31
By Andrew
at 2016-04-20T08:45
at 2016-04-20T08:45
By Michael
at 2016-04-24T21:48
at 2016-04-24T21:48
By Frederica
at 2016-04-29T20:00
at 2016-04-29T20:00
By Ingrid
at 2016-05-03T11:28
at 2016-05-03T11:28
By Quintina
at 2016-05-05T11:22
at 2016-05-05T11:22
By Sandy
at 2016-05-07T04:01
at 2016-05-07T04:01
By Zanna
at 2016-05-08T04:12
at 2016-05-08T04:12
By Vanessa
at 2016-05-11T15:27
at 2016-05-11T15:27
By Joe
at 2016-05-15T02:34
at 2016-05-15T02:34
By Agnes
at 2016-05-16T00:35
at 2016-05-16T00:35
By Yuri
at 2016-05-19T05:53
at 2016-05-19T05:53
By Belly
at 2016-05-21T10:44
at 2016-05-21T10:44
By Ursula
at 2016-05-26T08:47
at 2016-05-26T08:47
By Ethan
at 2016-05-30T20:30
at 2016-05-30T20:30
By Jacky
at 2016-06-03T14:41
at 2016-06-03T14:41
By Susan
at 2016-06-06T04:13
at 2016-06-06T04:13
By Delia
at 2016-06-09T23:00
at 2016-06-09T23:00
By Lily
at 2016-06-14T12:45
at 2016-06-14T12:45
By Caitlin
at 2016-06-18T22:05
at 2016-06-18T22:05
By Ida
at 2016-06-23T12:57
at 2016-06-23T12:57
By Mary
at 2016-06-27T10:23
at 2016-06-27T10:23
By Olivia
at 2016-06-29T04:22
at 2016-06-29T04:22
Related Posts
肉和乳清
By Linda
at 2016-03-23T01:04
at 2016-03-23T01:04
如何感覺到運動時的快樂
By Tracy
at 2016-03-23T00:31
at 2016-03-23T00:31
媽媽手 舉啞鈴的困擾
By Andy
at 2016-03-23T00:17
at 2016-03-23T00:17
桃園哪裡可以做人體分析
By Steve
at 2016-03-22T23:39
at 2016-03-22T23:39
道歉啟事
By Aaliyah
at 2016-03-22T22:33
at 2016-03-22T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