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感飢餓會有影響嗎? - 健身
By Charlotte
at 2021-10-19T13:15
at 2021-10-19T13:1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sea130281 (都顯示帳號要暱稱幹嘛)》之銘言
你在一個資訊量不足的狀況下這樣建議
是一種接近謀殺的行為
雖然你可能只是情緒上過不去
賭氣硬要講
但請不要做這種惡劣的行為
許多厭食症的人會沒有食慾
雖然原po沒有提供夠多的資訊
但情緒低落加上沒有食慾
算是一個有厭食症風險的描述
在這種狀況下建議他不餓就不要吃
有點太過惡劣了
厭食症患者不只有一些脫髮停經的機率
在數年內死亡的機率並不比病態肥胖者低多少
請a127找醫生協助
以下回覆是給其他人看
sea可以不用看沒關係
: ※ 引述《a127 (Sad)》之銘言:
: : 請教一下最近168之類的很流行,
: : 但我要問的是因為我最近低潮期的關係,食慾不是很好;
: : 真的偶爾還是有飢餓的時候就會吃正餐,
: : 但有的到晚餐點就真的完全沒食慾...
: : 所以這陣子體重每天都會掉0.2~0.3%體重左右
: : 大概粗略算了一天我吃的東西都略低於基代,
: : 請問我要到飯點硬吃? 還是相信我身體的飢餓程度?
: : (非勞動工作性質,每天還是會去輕度的走路重訓)
: -----------------------------
: 出桶瞜!!!
: 唉,實在可惜,原PO竟然是在我水桶期間發這篇文
: 如果我還在的話你就不用抱持疑問了
: 而且我很欣慰底下有留言終於發現算熱量並非唯一出路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先說結論:當然是相信自己的飢餓程度阿
: 不餓為何要吃???
sea或許減重許多
但沒有正常減重的知識跟能力
: 減脂保持幾個原則:
: 1.聽身體的感覺
如果sea的身體感覺有用
就不用切胃了
sea克服食慾的方法是切胃
關於一般人
如何在過度跟適度進食之間找到平衡點
sea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也無法體會
: 2.不要管基礎代謝
這句話的風險在於
不在乎基礎代謝 不感到飢餓的厭食症患者
在數年內死亡機率過高
雖然a版友不一定有這個問題
但也無法排除這個可能性
如果我20歲發病
在不同的統計中都顯示
我有10%以上機率活不到40歲
有的研究甚至超過20%
木匠兄妹那個妹妹有厭食症
32歲死於心臟衰竭
不得不說
隨意的建議別人不餓就不要吃
甚至在別人提及情緒低落沒有食慾下
還這樣建議
道德感是不是太低落了一點?
: 3.原型食物
: 4.不要太過乾淨的食物,食物多樣性
基本上第三點跟第四點就衝突了
只吃原型食物就已經是極端乾淨了
sea肯定不能理解
但其他人有興趣可以找Jeff Nippard的影片
他談過why you shouldn't eat clean
簡單來說
我們不用太過執著於原型食物
在攝取足夠的營養後
剩餘的熱量應該用在讓我們快樂的食物上
但乾淨的食物可以讓你較快攝取充足營養
並讓你保留更多熱量給吃了會開心的食物
: 5.20 20 原則
: 在吃東西的時候,每一口咀嚼20下,20分鐘後差不多就請你停止
: 以原型食物來說,你一定會飽,如果不飽。
: 2個可能,你需要喝水,你把【渴】當成【餓】
: 第二個可能,你只是嘴饞,你心理上還有依賴性,克服它,不用吃什麼堅果
: 聽身體給你的感覺,但你並須正確解讀那些感覺
: 是餓 是渴 還是慾望???
: 不要太過乾淨的食物,什麼燕麥,堅果,我們亞洲人根本不吃這種東西
: 不要免強去吃這些,當然如果你喜歡就沒差
: 什麼水煮雞胸肉,去皮,地瓜換白飯,無糖豆漿通通沒必要
: 我就愛吃雞腿加皮,白飯爽吃,無糖豆漿倒圾垃桶喝飲料
: 照樣瘦,吃得太乾淨只是讓你未來心理崩潰而已 你稱不了多久
: 當然如果你真的喜歡這些東西另當別論
: 基礎代謝??? 完全不用鳥!!!!!
: 仔細觀察身體的感覺,正確辨明後,你就知道該吃多少
: 吃不到不用硬吃,實際上,你真的不需要吃這麼多~
對於其他想嘗試體感的人
以下是我學過 也練習過的
但這有點太難
我後來都只做簡化版
我寫完整版給大家參考
要練習體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記錄
要做的記錄遠遠超過一般計算熱量的人
記錄的方式有很多種
但大致上會像這樣
2021/10/19 午餐 12:00
# 食物
披薩 340 大卡 /片 x10片
可樂 2公升
# 進食前預期多好吃
美味 : 9/10
# 第一口
美味 : 8/10
沒有想像中美味 但還是蠻好吃的
# 吃完30%
美味:7.5/10
還蠻好吃的 但比第一口差一點
飽足感 : 3/10
# 吃完60%
美味:5/10
我還吃得下 但沒有覺得特別好吃
飽足感:4/10
跟剛剛差不多
# 最後一口
美味:2/10
我已經沒有在享受食物了
飽足感:7/10
有一點飽的感覺 但不強烈
這樣的紀錄可以告訴我許多事情
例如我大概吃到30%的時候
還有在享受食物
但之後美味的程度就一直下滑
我並不需要那麼多的份量來滿足心理需求
30%就夠了
例如我目前不太容易感覺到飽足感
大概四分飽就差不多夠了
吃到七分飽的時候我甚至會覺得食物難吃
最後一口時 美味我只給了兩分
當我做足夠多的記錄
我會更了解自己的感覺
什麼食物對我而言是心理上重要的
什麼食物我買之前很期待
但第一口就覺得普普
我可以更明確的知道我應該抓幾分飽
該怎麼搭配食物
讓飽足感/健康/慾望取得平衡
如果在紀錄的時候
更好的說明不同階段的心情
會更有幫助
總之 我也認為可以練習跟自己的感覺溝通
但絕對不是瞎子摸象般的迷信感覺
你要記錄它 才能了解它
尤其對過胖或過瘦的人而言
我們都跟自己的感覺溝通不良
才會導致身材走樣
要跟感覺建立良好的關係
這不容易 大家都可以試試看
但基本上
單純計算熱量跟營養素還是比較簡單
----
Sent from BePTT on my Samsung SM-N9810
--
你在一個資訊量不足的狀況下這樣建議
是一種接近謀殺的行為
雖然你可能只是情緒上過不去
賭氣硬要講
但請不要做這種惡劣的行為
許多厭食症的人會沒有食慾
雖然原po沒有提供夠多的資訊
但情緒低落加上沒有食慾
算是一個有厭食症風險的描述
在這種狀況下建議他不餓就不要吃
有點太過惡劣了
厭食症患者不只有一些脫髮停經的機率
在數年內死亡的機率並不比病態肥胖者低多少
請a127找醫生協助
以下回覆是給其他人看
sea可以不用看沒關係
: ※ 引述《a127 (Sad)》之銘言:
: : 請教一下最近168之類的很流行,
: : 但我要問的是因為我最近低潮期的關係,食慾不是很好;
: : 真的偶爾還是有飢餓的時候就會吃正餐,
: : 但有的到晚餐點就真的完全沒食慾...
: : 所以這陣子體重每天都會掉0.2~0.3%體重左右
: : 大概粗略算了一天我吃的東西都略低於基代,
: : 請問我要到飯點硬吃? 還是相信我身體的飢餓程度?
: : (非勞動工作性質,每天還是會去輕度的走路重訓)
: -----------------------------
: 出桶瞜!!!
: 唉,實在可惜,原PO竟然是在我水桶期間發這篇文
: 如果我還在的話你就不用抱持疑問了
: 而且我很欣慰底下有留言終於發現算熱量並非唯一出路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先說結論:當然是相信自己的飢餓程度阿
: 不餓為何要吃???
sea或許減重許多
但沒有正常減重的知識跟能力
: 減脂保持幾個原則:
: 1.聽身體的感覺
如果sea的身體感覺有用
就不用切胃了
sea克服食慾的方法是切胃
關於一般人
如何在過度跟適度進食之間找到平衡點
sea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也無法體會
: 2.不要管基礎代謝
這句話的風險在於
不在乎基礎代謝 不感到飢餓的厭食症患者
在數年內死亡機率過高
雖然a版友不一定有這個問題
但也無法排除這個可能性
如果我20歲發病
在不同的統計中都顯示
我有10%以上機率活不到40歲
有的研究甚至超過20%
木匠兄妹那個妹妹有厭食症
32歲死於心臟衰竭
不得不說
隨意的建議別人不餓就不要吃
甚至在別人提及情緒低落沒有食慾下
還這樣建議
道德感是不是太低落了一點?
: 3.原型食物
: 4.不要太過乾淨的食物,食物多樣性
基本上第三點跟第四點就衝突了
只吃原型食物就已經是極端乾淨了
sea肯定不能理解
但其他人有興趣可以找Jeff Nippard的影片
他談過why you shouldn't eat clean
簡單來說
我們不用太過執著於原型食物
在攝取足夠的營養後
剩餘的熱量應該用在讓我們快樂的食物上
但乾淨的食物可以讓你較快攝取充足營養
並讓你保留更多熱量給吃了會開心的食物
: 5.20 20 原則
: 在吃東西的時候,每一口咀嚼20下,20分鐘後差不多就請你停止
: 以原型食物來說,你一定會飽,如果不飽。
: 2個可能,你需要喝水,你把【渴】當成【餓】
: 第二個可能,你只是嘴饞,你心理上還有依賴性,克服它,不用吃什麼堅果
: 聽身體給你的感覺,但你並須正確解讀那些感覺
: 是餓 是渴 還是慾望???
: 不要太過乾淨的食物,什麼燕麥,堅果,我們亞洲人根本不吃這種東西
: 不要免強去吃這些,當然如果你喜歡就沒差
: 什麼水煮雞胸肉,去皮,地瓜換白飯,無糖豆漿通通沒必要
: 我就愛吃雞腿加皮,白飯爽吃,無糖豆漿倒圾垃桶喝飲料
: 照樣瘦,吃得太乾淨只是讓你未來心理崩潰而已 你稱不了多久
: 當然如果你真的喜歡這些東西另當別論
: 基礎代謝??? 完全不用鳥!!!!!
: 仔細觀察身體的感覺,正確辨明後,你就知道該吃多少
: 吃不到不用硬吃,實際上,你真的不需要吃這麼多~
對於其他想嘗試體感的人
以下是我學過 也練習過的
但這有點太難
我後來都只做簡化版
我寫完整版給大家參考
要練習體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記錄
要做的記錄遠遠超過一般計算熱量的人
記錄的方式有很多種
但大致上會像這樣
2021/10/19 午餐 12:00
# 食物
披薩 340 大卡 /片 x10片
可樂 2公升
# 進食前預期多好吃
美味 : 9/10
# 第一口
美味 : 8/10
沒有想像中美味 但還是蠻好吃的
# 吃完30%
美味:7.5/10
還蠻好吃的 但比第一口差一點
飽足感 : 3/10
# 吃完60%
美味:5/10
我還吃得下 但沒有覺得特別好吃
飽足感:4/10
跟剛剛差不多
# 最後一口
美味:2/10
我已經沒有在享受食物了
飽足感:7/10
有一點飽的感覺 但不強烈
這樣的紀錄可以告訴我許多事情
例如我大概吃到30%的時候
還有在享受食物
但之後美味的程度就一直下滑
我並不需要那麼多的份量來滿足心理需求
30%就夠了
例如我目前不太容易感覺到飽足感
大概四分飽就差不多夠了
吃到七分飽的時候我甚至會覺得食物難吃
最後一口時 美味我只給了兩分
當我做足夠多的記錄
我會更了解自己的感覺
什麼食物對我而言是心理上重要的
什麼食物我買之前很期待
但第一口就覺得普普
我可以更明確的知道我應該抓幾分飽
該怎麼搭配食物
讓飽足感/健康/慾望取得平衡
如果在紀錄的時候
更好的說明不同階段的心情
會更有幫助
總之 我也認為可以練習跟自己的感覺溝通
但絕對不是瞎子摸象般的迷信感覺
你要記錄它 才能了解它
尤其對過胖或過瘦的人而言
我們都跟自己的感覺溝通不良
才會導致身材走樣
要跟感覺建立良好的關係
這不容易 大家都可以試試看
但基本上
單純計算熱量跟營養素還是比較簡單
----
Sent from BePTT on my Samsung SM-N9810
--
Tags:
健身
All Comments
By Victoria
at 2021-10-21T02:02
at 2021-10-21T02:02
By George
at 2021-10-22T14:49
at 2021-10-22T14:49
By Noah
at 2021-10-24T03:36
at 2021-10-24T03:36
By Hardy
at 2021-10-25T16:22
at 2021-10-25T16:22
By Tom
at 2021-10-27T05:09
at 2021-10-27T05:09
By Olivia
at 2021-10-28T17:56
at 2021-10-28T17:56
By Gilbert
at 2021-10-30T06:43
at 2021-10-30T06:43
By Rae
at 2021-10-31T19:30
at 2021-10-31T19:30
By Leila
at 2021-11-02T08:16
at 2021-11-02T08:16
By Christine
at 2021-11-03T21:03
at 2021-11-03T21:03
By Selena
at 2021-11-05T09:50
at 2021-11-05T09:50
By Sarah
at 2021-11-06T22:37
at 2021-11-06T22:37
Related Posts
請問短堂數教練課應該著重哪方面
By Thomas
at 2021-10-19T11:39
at 2021-10-19T11:39
體感飢餓會有影響嗎?
By Callum
at 2021-10-19T10:57
at 2021-10-19T10:57
狂嗑雞胸肉助操肌 30歲壯男一個月就把
By Puput
at 2021-10-19T02:12
at 2021-10-19T02:12
深蹲的呼吸方法
By Oliver
at 2021-10-18T22:02
at 2021-10-18T22:02
inbody結果,從哪裡開始?
By Zanna
at 2021-10-18T17:24
at 2021-10-18T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