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自己練腿的影片 - 健身
By Valerie
at 2022-02-03T22:27
at 2022-02-03T22:27
Table of Contents
: 看大家都不斷分享自己褲檔下的怪物...
: 我也來趕個流行XD
: 上班族體脂有點慘不忍睹 大家就別計較了...
: 蹲腿的影片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10151276827498144
: 因為影片中我朋友有提到"你剛剛都操這樣了還蹲這麼重"
: 所以稍微說一下這組190kg前我做了那些熱身+訓練
: 60kg 12RM *3
: Jump Squat 50kg 12RM *4
: Drop Jump(Bench高度) 15RM *4
: 100kg 6下 *1
: 130kg 3下 *1
: 160kg 6下 *1
: 然後才是這個影片中的190kg
: 其實那天是練背 所以腿沒有很充血
: https://i.imgur.com/IrBBjDQ.jpg
: 同場加映 練健身的好處...
: https://i.imgur.com/eId3XfW.jpg
: 在此感謝我的兩位好友兼師傅
: ming0128和kodar7544
: 真的教了我不少東西
: 讓我獲益良多~
2013 的文章自己撿來回應一下
維持原文上述的訓練方式蠻長一段時間
當然後來隨著各種訓練資訊的進步
以及 自己投身教練這工作後
更多的啟動優化,和 更好的動作品質
但大致上還是健身房常見的動作
大約四年前
在合作物理治療夥伴的引薦之下
開始負責一位美國職棒大聯盟投手的季外訓練
因為我安排的訓練課表太硬
導致訓練壓力太大有點排斥訓練
後來在經紀公司的溝通協調下
改遵照球團的菜單訓練
(結果球團的菜單更多更冗長lol )
但其中有很多不同思維的動作也讓我眼界大開
而很剛好的是
就在同一年,很久沒打球的我
某一週一口氣打了三天籃球&練兩次腿
結果右腳踝以前沒發現的韌帶撕裂舊傷
就徹底炸裂,輕輕走路和墊腳都超痛
後來就一直在各種醫療和訓練方法中尋求解法
但不論什麼方式都很有限
搞很久打個兩次球腳踝就卡回去且劇痛
也因為打球的場子有時強度比較高
通常都會有整隊社甲,有時也會有職業球員加入
所以腳和腿需要更有力且更靈敏一些
近一年多
徹底換了訓練方式
主要是以分腿、單腳 & 搭配動力鏈旋轉為主
也特別強調腳踝和腳掌的連動
不是之前球團給選手的訓練菜單
也不是FP 也不是 Weckmethod
大部分動作都是自己設計的
最大負重大約兩手各20kg (共40kg)
原本以為肉量會差很多
https://i.imgur.com/sSIxjqC.jpg
左邊 五年前 練腿日 大約105kg (單腿30吋)
右邊 今年一月 非練腿日 大約93kg (單腿27吋)
都是測量靠近鼠蹊部的大腿最粗底部
https://i.imgur.com/vHea78y.jpg
附上側面圖
也一年多沒練硬舉 (或是 所謂後側鏈的動作)
但大腿前後肌肉似乎沒有失衡
以靜態評估要點
膝蓋沒有超伸,骨盆也沒有前傾
(甚至可以說,比之前的平衡狀況更好)
教研習課時
偶一為之的示範北歐彎舉(Nordic Curl)
反而能比之前更慢的離心下去再勾回
也因為這些自己和客戶身上的結果
對人體的訓練有很多不同於之前的想法
訓練上
之前是比較常見的胸背腿
一天該部位就會用各種方式榨乾
現在比較是 兩個上肢日接一個下肢日
第一天上肢日 推30% 拉30% 下肢40%
第二天上肢日 推30% 拉30% 下肢40%
第三天下肢日 上肢30% 下肢70%
其中混合 爆發力、慢速肌力(多關節、單關節)
每一天都會練到上下半身
但也不會因為延遲性肌肉痠痛,影響打籃球
下肢日也比較不會有那麼大的身心壓力
還會打三~四次全場籃球
打球後的關節不適比年輕時還少
飲食方面蛋白質注意個大概,不夠的喝乳清
通常都是想吃什麼就吃
36歲了,活得開心比較重要 : )
分享一下這些年的變化和心得
祝大家新年快樂!!
P.S.
舊文的影片是以前轉自我朋友的臉書
現在可能看不到了...
: 我也來趕個流行XD
: 上班族體脂有點慘不忍睹 大家就別計較了...
: 蹲腿的影片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10151276827498144
: 因為影片中我朋友有提到"你剛剛都操這樣了還蹲這麼重"
: 所以稍微說一下這組190kg前我做了那些熱身+訓練
: 60kg 12RM *3
: Jump Squat 50kg 12RM *4
: Drop Jump(Bench高度) 15RM *4
: 100kg 6下 *1
: 130kg 3下 *1
: 160kg 6下 *1
: 然後才是這個影片中的190kg
: 其實那天是練背 所以腿沒有很充血
: https://i.imgur.com/IrBBjDQ.jpg
: 同場加映 練健身的好處...
: https://i.imgur.com/eId3XfW.jpg
: 在此感謝我的兩位好友兼師傅
: ming0128和kodar7544
: 真的教了我不少東西
: 讓我獲益良多~
2013 的文章自己撿來回應一下
維持原文上述的訓練方式蠻長一段時間
當然後來隨著各種訓練資訊的進步
以及 自己投身教練這工作後
更多的啟動優化,和 更好的動作品質
但大致上還是健身房常見的動作
大約四年前
在合作物理治療夥伴的引薦之下
開始負責一位美國職棒大聯盟投手的季外訓練
因為我安排的訓練課表太硬
導致訓練壓力太大有點排斥訓練
後來在經紀公司的溝通協調下
改遵照球團的菜單訓練
(結果球團的菜單更多更冗長lol )
但其中有很多不同思維的動作也讓我眼界大開
而很剛好的是
就在同一年,很久沒打球的我
某一週一口氣打了三天籃球&練兩次腿
結果右腳踝以前沒發現的韌帶撕裂舊傷
就徹底炸裂,輕輕走路和墊腳都超痛
後來就一直在各種醫療和訓練方法中尋求解法
但不論什麼方式都很有限
搞很久打個兩次球腳踝就卡回去且劇痛
也因為打球的場子有時強度比較高
通常都會有整隊社甲,有時也會有職業球員加入
所以腳和腿需要更有力且更靈敏一些
近一年多
徹底換了訓練方式
主要是以分腿、單腳 & 搭配動力鏈旋轉為主
也特別強調腳踝和腳掌的連動
不是之前球團給選手的訓練菜單
也不是FP 也不是 Weckmethod
大部分動作都是自己設計的
最大負重大約兩手各20kg (共40kg)
原本以為肉量會差很多
https://i.imgur.com/sSIxjqC.jpg
左邊 五年前 練腿日 大約105kg (單腿30吋)
右邊 今年一月 非練腿日 大約93kg (單腿27吋)
都是測量靠近鼠蹊部的大腿最粗底部
https://i.imgur.com/vHea78y.jpg
附上側面圖
也一年多沒練硬舉 (或是 所謂後側鏈的動作)
但大腿前後肌肉似乎沒有失衡
以靜態評估要點
膝蓋沒有超伸,骨盆也沒有前傾
(甚至可以說,比之前的平衡狀況更好)
教研習課時
偶一為之的示範北歐彎舉(Nordic Curl)
反而能比之前更慢的離心下去再勾回
也因為這些自己和客戶身上的結果
對人體的訓練有很多不同於之前的想法
訓練上
之前是比較常見的胸背腿
一天該部位就會用各種方式榨乾
現在比較是 兩個上肢日接一個下肢日
第一天上肢日 推30% 拉30% 下肢40%
第二天上肢日 推30% 拉30% 下肢40%
第三天下肢日 上肢30% 下肢70%
其中混合 爆發力、慢速肌力(多關節、單關節)
每一天都會練到上下半身
但也不會因為延遲性肌肉痠痛,影響打籃球
下肢日也比較不會有那麼大的身心壓力
還會打三~四次全場籃球
打球後的關節不適比年輕時還少
飲食方面蛋白質注意個大概,不夠的喝乳清
通常都是想吃什麼就吃
36歲了,活得開心比較重要 : )
分享一下這些年的變化和心得
祝大家新年快樂!!
P.S.
舊文的影片是以前轉自我朋友的臉書
現在可能看不到了...
Tags:
健身
All Comments
By Rosalind
at 2022-02-04T07:20
at 2022-02-04T07:20
By Donna
at 2022-02-04T16:13
at 2022-02-04T16:13
By Kama
at 2022-02-05T01:06
at 2022-02-05T01:06
By Lauren
at 2022-02-05T10:00
at 2022-02-05T10:00
By Wallis
at 2022-02-05T18:53
at 2022-02-05T18:53
By Regina
at 2022-02-06T03:46
at 2022-02-06T03:46
By Damian
at 2022-02-06T12:39
at 2022-02-06T12:39
By Anthony
at 2022-02-06T21:33
at 2022-02-06T21:33
By Ivy
at 2022-02-07T06:26
at 2022-02-07T06:26
By Genevieve
at 2022-02-06T21:43
at 2022-02-06T21:43
By Edward Lewis
at 2022-02-07T06:36
at 2022-02-07T06:36
By Skylar Davis
at 2022-02-06T21:43
at 2022-02-06T21:43
By Regina
at 2022-02-07T06:36
at 2022-02-07T06:36
By Selena
at 2022-02-06T21:43
at 2022-02-06T21:43
By Ina
at 2022-02-07T06:36
at 2022-02-07T06:36
By Blanche
at 2022-02-06T21:43
at 2022-02-06T21:43
By Dora
at 2022-02-07T06:36
at 2022-02-07T06:36
By Linda
at 2022-02-06T21:43
at 2022-02-06T21:43
By Carol
at 2022-02-07T06:36
at 2022-02-07T06:36
By Oliver
at 2022-02-06T21:43
at 2022-02-06T21:43
By Dorothy
at 2022-02-07T06:36
at 2022-02-07T06:36
By Robert
at 2022-02-06T21:43
at 2022-02-06T21:43
By Hamiltion
at 2022-02-07T06:36
at 2022-02-07T06:36
By Catherine
at 2022-02-06T21:43
at 2022-02-06T21:43
By Isla
at 2022-02-07T06:36
at 2022-02-07T06:36
By Rebecca
at 2022-02-06T21:43
at 2022-02-06T21:43
By Kristin
at 2022-02-07T06:36
at 2022-02-07T06:36
By Olive
at 2022-02-06T21:43
at 2022-02-06T21:43
By Rosalind
at 2022-02-07T06:36
at 2022-02-07T06:36
By Doris
at 2022-02-06T21:43
at 2022-02-06T21:43
By William
at 2022-02-07T06:36
at 2022-02-07T06:36
By Charlotte
at 2022-02-06T21:43
at 2022-02-06T21:43
By Eartha
at 2022-02-07T06:36
at 2022-02-07T06:36
By Una
at 2022-02-06T21:43
at 2022-02-06T21:43
By Una
at 2022-02-07T06:36
at 2022-02-07T06:36
By Zora
at 2022-02-06T21:43
at 2022-02-06T21:43
By Oliver
at 2022-02-07T06:36
at 2022-02-07T06:36
Related Posts
可不可以單純吃營養保健食品就好??
By David
at 2022-02-03T22:20
at 2022-02-03T22:20
開千萬跑車自撞 車主直呼心痛
By Wallis
at 2022-02-03T18:23
at 2022-02-03T18:23
熱狗王是不是真的很猛 滿滿感動跟館長練
By Daniel
at 2022-02-02T19:23
at 2022-02-02T19:23
八旬阿嬤七個月硬舉進步25公斤 太神啦!
By Olga
at 2022-02-02T11:28
at 2022-02-02T11:28
重訓的人體檢報告哪些項目容易出紅字呢
By Mia
at 2022-02-02T09:32
at 2022-02-02T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