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時的喀喀聲?脊椎側彎?需不需要拍核磁共振? - 健身
![Kumar avatar](/img/cat4.jpg)
By Kumar
at 2019-11-16T12:07
at 2019-11-16T12:07
Table of Contents
你好,我是物理治療師,也是CSCS,一些想法提供你以及有相同問題的人參考。
首先,根據現今的研究、我自身的經驗等,有些觀念我覺得要先釐清一下:
“動作時身體有產生聲音,不見得有好壞之分”
“醫學影像不見得跟你的受傷或不舒服程度有關”
“脊椎側彎、長短腳、高低肩,不見得是壞事”
1. 你所做的動作?正確性?目的?
根據你的圖片,你所做的動作應該叫做"Supine knee tucks",其實在執行時,腰跟腹
部應該維持穩定、沒有動作的,它是利用腳的動作跟重量作為一個對腹部跟腰部的阻力跟
干擾,當腳越低跟伸直會因為力臂得增加,腹部要出的力量增加,所以可能覺得腰或腹部
較撐不住。
重點,我不確定你訓練的目的是什麼,讓線條更明顯、運動表現或練健康,但如果腰椎已
經沒辦法穩定,在執行這種動作是有可能容易受傷的,建議先找一個難度稍低一些的動作
。
2. 喀喀聲?關節會有聲音?
造成關節會有聲音的原因很多,我們大略會分為生理性 (physiological) 及 病理性
(pathological),簡單來說差異在,前者是健康的、後者是代表身體有問題的,舉幾個例
子:
ex. 凹手指(生理性),目前認為是因為關節腔內小氣泡的形成或破掉而產生的聲音
(所以在凹手指的時候,需要隔一段時間讓氣泡重新形成,你才能再凹出聲音)
ex. 膝關節不穩定(病理性),可能因為肌肉不平衡,而導致膝蓋骨的滑動軌跡改變,除了
有聲音還會伴隨疼痛、腫脹、不穩等症狀
所以要先辨別那個聲音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一般專業人員會根據聲音的性質、出現
的時機(偶然才一次或連續性的)、有沒有伴隨其他症狀徵象(痛或腫等)、有沒有加劇等
因素,才能分析出是什麼樣的原因,然後需不需要處理。
以你的例子來說:
我其實認為你可能發出聲音的是髖關節,因為做這個動作時應該是髖關節跟膝關節動作幅
度比較大,而腰椎是相對穩定的,除非你腹部穩定性不夠,而讓腰椎產生動作。
而不管是髖關節或腰椎,會連續性、沒有其他症狀伴隨、只有聲音的原因可能是:
(1) 該關節不夠穩定而導致關節有過度的動作或者
(2) 肌肉不平衡,有些肌肉較緊縮或被拉長,也會影響關節動作的軌跡
而上述的兩種因素,都有機會讓韌帶、肌肉等軟組織,在動作時會滑過其他軟組織或骨頭
而產生聲音,例如髂腰肌的緊繃,就會讓髖關節動作時,肌腱會滑動在骨頭上而產生聲音
。
3. 脊椎側彎?不平衡怎麼辦?
要先釐清因果關係,這次的喀喀聲是脊椎側彎造成的嗎?如果不是,先不用太在意脊椎側
彎。
人體本身就有需多不平衡,只要不要過度或加劇,其實沒有太大的疑慮,像是2公分內的
長短腳、因為慣用手而有的高低肩等,都是日常可以看到的,只要不產生症狀或影響生活
或表現就好。
對於一些運動項目或日常工作,有些功能性不平衡(Functional imbalance) 反而是好的
。
舉個例子:
Michael Phelps (麥可費爾普斯):游泳奧運金牌、世界紀錄保持者,可以搜尋他的圖片
,會發現他頭前傾跟圓肩的程度非常大,但是在水中的環境下,這些反而是促成他的優勢
。
Usain Bolt (尤賽恩博爾特):奧運金牌、100公尺10秒內、200公尺20秒內的男人,一樣可以搜尋他的圖片,他的脊椎側彎程度也是相當大的。
上述的例子我沒有實際接觸過,所以我不敢說太多,但我自己接觸的個案,給你當參考:
台灣頂尖短跑選手:右腳比左腳長1-2公分、右小腿肚腿圍比左腳長3 cm,但因為田
徑場都是逆時針跑,右腳跑的距離大多會比左腳長,所以或許右腳較強壯或長是有利的。
台灣頂尖網球選手:左右肩高低差約3-4公分,右手前臂圍比左手大概長 2 cm
我想說的是,適度的不平衡沒有不好或甚至是好的,只要不產生症狀或病理性的問題。
4. 影像學的目的是什麼?
一樣我會先釐清,想要拍核磁共振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就像是版友回覆的,影像學大部分是靜態的,所以我們沒辦法看"當你產生喀喀聲的
時候,你身體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而且可是是因為覺得喀喀聲是有問題或有危害的,所以你想要檢查,但是,(1) 喀喀聲真的是病理性的嗎? (2) 靜態核磁共振真的能看出你實際在動作時關節怎麼動嗎?
其實現今的研究跟共識都是,理學檢查、動作檢測、病史等還是第一線的檢查,而且精準
性是比影像高,影像學的目的是”再確認”自己的判斷正不正確。就像你說的,也是因為
這樣,嚴重疾病才會健保給付、醫師開立,因為要”再次確認”自己的診斷或判斷,不然
可能就是人命一條
最後,"影像學所呈現的結果跟實際的症狀還有構造的嚴重程度不見得是有相關的",意
思是我可能完全沒有疼痛或不舒服,但其實影像學上我有旋轉肌撕裂、哪裡有骨刺等等,
所以相對的,當看到撕裂、骨刺等等,它可能代表那個部位的受力比較高,但不見得是有
症狀或有問題的
5. 看自費徒手治療很憑運氣
我覺得在不同領域、專長,每個人的能力本來就有高低,我在醫院實習時曾經很懊悔或跟
實習老師說希望讓老師來處理我手上的病人,因為我怕讓病患好的不夠快,但是,我後來
發現這牽扯到太多問題跟因素,所以現在只會這樣對自己說:
“在你當下的能力及環境下,只要你有盡你最大的力量想辦法幫他人解決問題,你就是滿分了”
我只能說在你經濟允許下多嘗試看看,也可以找找看相關資訊,但同時病患或運動員也
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包括完整地配合專業建議、治療、訓練等
"因爲20分鐘的徒手放鬆,不會改善你一週坐著30小時的肌肉緊繃,除非你在平時有按照
課表伸展放鬆、訓練"
關鍵字:Snapping hip syndrome、Scoliosis、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 and
imaging findings
--
首先,根據現今的研究、我自身的經驗等,有些觀念我覺得要先釐清一下:
“動作時身體有產生聲音,不見得有好壞之分”
“醫學影像不見得跟你的受傷或不舒服程度有關”
“脊椎側彎、長短腳、高低肩,不見得是壞事”
1. 你所做的動作?正確性?目的?
根據你的圖片,你所做的動作應該叫做"Supine knee tucks",其實在執行時,腰跟腹
部應該維持穩定、沒有動作的,它是利用腳的動作跟重量作為一個對腹部跟腰部的阻力跟
干擾,當腳越低跟伸直會因為力臂得增加,腹部要出的力量增加,所以可能覺得腰或腹部
較撐不住。
重點,我不確定你訓練的目的是什麼,讓線條更明顯、運動表現或練健康,但如果腰椎已
經沒辦法穩定,在執行這種動作是有可能容易受傷的,建議先找一個難度稍低一些的動作
。
2. 喀喀聲?關節會有聲音?
造成關節會有聲音的原因很多,我們大略會分為生理性 (physiological) 及 病理性
(pathological),簡單來說差異在,前者是健康的、後者是代表身體有問題的,舉幾個例
子:
ex. 凹手指(生理性),目前認為是因為關節腔內小氣泡的形成或破掉而產生的聲音
(所以在凹手指的時候,需要隔一段時間讓氣泡重新形成,你才能再凹出聲音)
ex. 膝關節不穩定(病理性),可能因為肌肉不平衡,而導致膝蓋骨的滑動軌跡改變,除了
有聲音還會伴隨疼痛、腫脹、不穩等症狀
所以要先辨別那個聲音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一般專業人員會根據聲音的性質、出現
的時機(偶然才一次或連續性的)、有沒有伴隨其他症狀徵象(痛或腫等)、有沒有加劇等
因素,才能分析出是什麼樣的原因,然後需不需要處理。
以你的例子來說:
我其實認為你可能發出聲音的是髖關節,因為做這個動作時應該是髖關節跟膝關節動作幅
度比較大,而腰椎是相對穩定的,除非你腹部穩定性不夠,而讓腰椎產生動作。
而不管是髖關節或腰椎,會連續性、沒有其他症狀伴隨、只有聲音的原因可能是:
(1) 該關節不夠穩定而導致關節有過度的動作或者
(2) 肌肉不平衡,有些肌肉較緊縮或被拉長,也會影響關節動作的軌跡
而上述的兩種因素,都有機會讓韌帶、肌肉等軟組織,在動作時會滑過其他軟組織或骨頭
而產生聲音,例如髂腰肌的緊繃,就會讓髖關節動作時,肌腱會滑動在骨頭上而產生聲音
。
3. 脊椎側彎?不平衡怎麼辦?
要先釐清因果關係,這次的喀喀聲是脊椎側彎造成的嗎?如果不是,先不用太在意脊椎側
彎。
人體本身就有需多不平衡,只要不要過度或加劇,其實沒有太大的疑慮,像是2公分內的
長短腳、因為慣用手而有的高低肩等,都是日常可以看到的,只要不產生症狀或影響生活
或表現就好。
對於一些運動項目或日常工作,有些功能性不平衡(Functional imbalance) 反而是好的
。
舉個例子:
Michael Phelps (麥可費爾普斯):游泳奧運金牌、世界紀錄保持者,可以搜尋他的圖片
,會發現他頭前傾跟圓肩的程度非常大,但是在水中的環境下,這些反而是促成他的優勢
。
Usain Bolt (尤賽恩博爾特):奧運金牌、100公尺10秒內、200公尺20秒內的男人,一樣可以搜尋他的圖片,他的脊椎側彎程度也是相當大的。
上述的例子我沒有實際接觸過,所以我不敢說太多,但我自己接觸的個案,給你當參考:
台灣頂尖短跑選手:右腳比左腳長1-2公分、右小腿肚腿圍比左腳長3 cm,但因為田
徑場都是逆時針跑,右腳跑的距離大多會比左腳長,所以或許右腳較強壯或長是有利的。
台灣頂尖網球選手:左右肩高低差約3-4公分,右手前臂圍比左手大概長 2 cm
我想說的是,適度的不平衡沒有不好或甚至是好的,只要不產生症狀或病理性的問題。
4. 影像學的目的是什麼?
一樣我會先釐清,想要拍核磁共振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就像是版友回覆的,影像學大部分是靜態的,所以我們沒辦法看"當你產生喀喀聲的
時候,你身體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而且可是是因為覺得喀喀聲是有問題或有危害的,所以你想要檢查,但是,(1) 喀喀聲真的是病理性的嗎? (2) 靜態核磁共振真的能看出你實際在動作時關節怎麼動嗎?
其實現今的研究跟共識都是,理學檢查、動作檢測、病史等還是第一線的檢查,而且精準
性是比影像高,影像學的目的是”再確認”自己的判斷正不正確。就像你說的,也是因為
這樣,嚴重疾病才會健保給付、醫師開立,因為要”再次確認”自己的診斷或判斷,不然
可能就是人命一條
最後,"影像學所呈現的結果跟實際的症狀還有構造的嚴重程度不見得是有相關的",意
思是我可能完全沒有疼痛或不舒服,但其實影像學上我有旋轉肌撕裂、哪裡有骨刺等等,
所以相對的,當看到撕裂、骨刺等等,它可能代表那個部位的受力比較高,但不見得是有
症狀或有問題的
5. 看自費徒手治療很憑運氣
我覺得在不同領域、專長,每個人的能力本來就有高低,我在醫院實習時曾經很懊悔或跟
實習老師說希望讓老師來處理我手上的病人,因為我怕讓病患好的不夠快,但是,我後來
發現這牽扯到太多問題跟因素,所以現在只會這樣對自己說:
“在你當下的能力及環境下,只要你有盡你最大的力量想辦法幫他人解決問題,你就是滿分了”
我只能說在你經濟允許下多嘗試看看,也可以找找看相關資訊,但同時病患或運動員也
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包括完整地配合專業建議、治療、訓練等
"因爲20分鐘的徒手放鬆,不會改善你一週坐著30小時的肌肉緊繃,除非你在平時有按照
課表伸展放鬆、訓練"
關鍵字:Snapping hip syndrome、Scoliosis、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 and
imaging findings
--
Tags:
健身
All Comments
![Agnes avatar](/img/cat5.jpg)
By Agnes
at 2019-11-16T17:21
at 2019-11-16T17:21
![Hedy avatar](/img/girl.jpg)
By Hedy
at 2019-11-18T14:37
at 2019-11-18T14:37
![Doris avatar](/img/girl1.jpg)
By Doris
at 2019-11-22T06:13
at 2019-11-22T06:13
![Isla avatar](/img/girl2.jpg)
By Isla
at 2019-11-23T17:13
at 2019-11-23T17:13
![Dorothy avatar](/img/girl3.jpg)
By Dorothy
at 2019-11-26T18:14
at 2019-11-26T18:14
![Ethan avatar](/img/girl4.jpg)
By Ethan
at 2019-11-29T14:31
at 2019-11-29T14:31
![Cara avatar](/img/girl5.jpg)
By Cara
at 2019-11-30T01:03
at 2019-11-30T01:03
![Una avatar](/img/woman.jpg)
By Una
at 2019-12-02T18:09
at 2019-12-02T18:09
![Victoria avatar](/img/woman-biz.jpg)
By Victoria
at 2019-12-04T18:07
at 2019-12-04T18:07
![Annie avatar](/img/woman-glasses.jpg)
By Annie
at 2019-12-05T23:35
at 2019-12-05T23:35
![Elma avatar](/img/woman-ring.jpg)
By Elma
at 2019-12-07T00:57
at 2019-12-07T00:57
![Doris avatar](/img/cat1.jpg)
By Doris
at 2019-12-11T03:09
at 2019-12-11T03:09
![Enid avatar](/img/cat2.jpg)
By Enid
at 2019-12-11T15:09
at 2019-12-11T15:09
![Faithe avatar](/img/cat2.jpg)
By Faithe
at 2019-12-15T19:59
at 2019-12-15T19:59
![Andrew avatar](/img/cat3.jpg)
By Andrew
at 2019-12-19T13:12
at 2019-12-19T13:12
![William avatar](/img/cat4.jpg)
By William
at 2019-12-23T08:36
at 2019-12-23T08:36
![Ophelia avatar](/img/cat5.jpg)
By Ophelia
at 2019-12-23T13:08
at 2019-12-23T13:08
![Ethan avatar](/img/cat3.jpg)
By Ethan
at 2019-12-25T20:30
at 2019-12-25T20:30
![Freda avatar](/img/cat4.jpg)
By Freda
at 2019-12-28T02:32
at 2019-12-28T02:32
![William avatar](/img/dog1.jpg)
By William
at 2019-12-30T21:40
at 2019-12-30T21:40
![Andrew avatar](/img/dog2.jpg)
By Andrew
at 2020-01-04T05:44
at 2020-01-04T05:44
![Poppy avatar](/img/elephant.jpg)
By Poppy
at 2020-01-06T01:11
at 2020-01-06T01:11
![Dora avatar](/img/cat5.jpg)
By Dora
at 2020-01-10T02:26
at 2020-01-10T02:26
![Zanna avatar](/img/girl.jpg)
By Zanna
at 2020-01-10T04:47
at 2020-01-10T04:47
![Olive avatar](/img/beaver.jpg)
By Olive
at 2020-01-14T01:32
at 2020-01-14T01:32
![Rachel avatar](/img/girl1.jpg)
By Rachel
at 2020-01-16T21:57
at 2020-01-16T21:57
![John avatar](/img/bee.jpg)
By John
at 2020-01-20T23:45
at 2020-01-20T23:45
![Hedwig avatar](/img/girl2.jpg)
By Hedwig
at 2020-01-24T07:58
at 2020-01-24T07:58
![Rachel avatar](/img/girl3.jpg)
By Rachel
at 2020-01-28T10:43
at 2020-01-28T10:43
![Erin avatar](/img/girl4.jpg)
By Erin
at 2020-01-31T10:00
at 2020-01-31T10:00
Related Posts
低周波治療器可以用來放鬆嗎?
![Enid avatar](/img/girl5.jpg)
By Enid
at 2019-11-16T11:07
at 2019-11-16T11:07
增肌 肌肉量卻下降 體脂肪上升
![Elvira avatar](/img/girl2.jpg)
By Elvira
at 2019-11-16T04:12
at 2019-11-16T04:12
求推薦腳踝護具
![Franklin avatar](/img/cat4.jpg)
By Franklin
at 2019-11-15T23:43
at 2019-11-15T23:43
做這個腹肌運動脊椎會有喀喀聲嗎?
![Edwina avatar](/img/cat4.jpg)
By Edwina
at 2019-11-15T21:53
at 2019-11-15T21:53
便秘相關
![Agnes avatar](/img/girl1.jpg)
By Agnes
at 2019-11-15T19:34
at 2019-11-15T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