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有關頻率與訓練量 - 健身
By Kristin
at 2016-03-13T21:10
at 2016-03-13T21:10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刪除,請原po見諒。
看到有愈來愈多人會去翻閱科學研究來提升自己的訓練,
小弟我超開心的!(帶風向帶成功 heheheheheeee)
不過我想就大方向的科學邏輯來探討原po這篇文章的內容。
首先我想先說一點,
愈是受過嚴謹科學訓練的學者專家,
愈不會輕易地下結論。
這也是為什麼Brad Schoenfeld會在實驗結果後給予大家思考的空間和建議方向。
我明白原po在寫文章上可能為求標題聳動和內文的可讀性,
會自己做一些詮釋和下結論,
但這部分其實並不符合善用科學研究的出發點!
當我們看到一篇科學研究結果時,
具有研究精神的我們當然可以帶著『批判性思考』去探討這結果,
但無論你有什麼想法也應該遵照著科學方法『假設、實驗、歸納』,
絕對不是輕易地替自己的批判性思考下結論。
建議原po如果要翻譯此類的研究結果文章,
盡量原汁原味的翻譯呈現研究結果就好,
不要添加太多個人色彩在裡面,
因為畢竟你沒有親自做過實驗,
這樣會有一點誤導讀者的嫌疑。
例如原po在練到十組以上都是白練一文中,
http://pinyi1002.pixnet.net/blog/post/195368713
其實標題就已經和研究有極大的衝突,
該研究原文是在探討單次訓練的最佳訓練量,
並且是以反覆次數來作為單位。
我雖然看過該研究,
但我不確定原文是否有如原po一樣將數據以統計方法加工後得到結論,
如果原文沒有,
我想你也不應該用這樣的做法來增加你文章的內容(或降低閱讀難度)。
另外該實驗結果顯示最佳的反覆次數為40~70下,
原po自己卻用有重訓經驗的我們習慣用組來計算就簡單帶進符合自己標題的內容。
這跟原研究之間是有著極大衝突啊!
如果以原po在修改文章的內容中提到的建議9組,
在每組反覆次數設定不一樣的情況之下,
很有可能就超過了原研究的最佳化反覆次數結果。
9 sets * 6 reps = 54
9 sets * 12 reps = 108(遠超越原文的最佳化反覆次數)
包含最後的三個要點提醒,其實也太多誤導讀者的成分了。
如果講完研究卻又補一句『每個人先天條件都不一樣』,
這好比給完建議然後補一句這不見得適合你!
『受過訓練者可以比新手承受更多訓練量』這句話是正確的,
但卻又補了一句『或許要多練幾組才可以得到最佳效益』?
這樣的結論豈不是把研究結果完全推翻?
(受過訓練者可以應付更大的強度,在一樣反覆次數內本來就已經有更大的訓練量了)
如果你認為Brad Schoenfeld太過於保守,
你絕對有空間發表個人意見和想法!
但如果大膽假設後,做不到小心求證,
單純為了產出文章而調整研究呈現的內容,
我相信這絕對不是Brad Schoenfeld本人樂見的結果。
另外,
水肥哥不是專家!水肥哥的知識來源是跟你同一篇paper。
你今天要驗證的是訓練科學,
不是拿水肥哥講的話來作對照或替自己的文章撐腰啊!
以上是小弟的淺見,
希望原po能夠針對文章敘述的方式做一些調整,
在沒有親自實驗和歸納過的想法我個人不是很建議拿出來講。
建議原po可以用其他方式引發版友們的思考,
例如:
『藉由瞭解這樣的實驗結果,
在訓練上有沒有我們可以加以修正並實驗看看來達到最佳成效的做法呢?』
--
看到有愈來愈多人會去翻閱科學研究來提升自己的訓練,
小弟我超開心的!(帶風向帶成功 heheheheheeee)
不過我想就大方向的科學邏輯來探討原po這篇文章的內容。
首先我想先說一點,
愈是受過嚴謹科學訓練的學者專家,
愈不會輕易地下結論。
這也是為什麼Brad Schoenfeld會在實驗結果後給予大家思考的空間和建議方向。
我明白原po在寫文章上可能為求標題聳動和內文的可讀性,
會自己做一些詮釋和下結論,
但這部分其實並不符合善用科學研究的出發點!
當我們看到一篇科學研究結果時,
具有研究精神的我們當然可以帶著『批判性思考』去探討這結果,
但無論你有什麼想法也應該遵照著科學方法『假設、實驗、歸納』,
絕對不是輕易地替自己的批判性思考下結論。
建議原po如果要翻譯此類的研究結果文章,
盡量原汁原味的翻譯呈現研究結果就好,
不要添加太多個人色彩在裡面,
因為畢竟你沒有親自做過實驗,
這樣會有一點誤導讀者的嫌疑。
例如原po在練到十組以上都是白練一文中,
http://pinyi1002.pixnet.net/blog/post/195368713
其實標題就已經和研究有極大的衝突,
該研究原文是在探討單次訓練的最佳訓練量,
並且是以反覆次數來作為單位。
我雖然看過該研究,
但我不確定原文是否有如原po一樣將數據以統計方法加工後得到結論,
如果原文沒有,
我想你也不應該用這樣的做法來增加你文章的內容(或降低閱讀難度)。
另外該實驗結果顯示最佳的反覆次數為40~70下,
原po自己卻用有重訓經驗的我們習慣用組來計算就簡單帶進符合自己標題的內容。
這跟原研究之間是有著極大衝突啊!
如果以原po在修改文章的內容中提到的建議9組,
在每組反覆次數設定不一樣的情況之下,
很有可能就超過了原研究的最佳化反覆次數結果。
9 sets * 6 reps = 54
9 sets * 12 reps = 108(遠超越原文的最佳化反覆次數)
包含最後的三個要點提醒,其實也太多誤導讀者的成分了。
如果講完研究卻又補一句『每個人先天條件都不一樣』,
這好比給完建議然後補一句這不見得適合你!
『受過訓練者可以比新手承受更多訓練量』這句話是正確的,
但卻又補了一句『或許要多練幾組才可以得到最佳效益』?
這樣的結論豈不是把研究結果完全推翻?
(受過訓練者可以應付更大的強度,在一樣反覆次數內本來就已經有更大的訓練量了)
如果你認為Brad Schoenfeld太過於保守,
你絕對有空間發表個人意見和想法!
但如果大膽假設後,做不到小心求證,
單純為了產出文章而調整研究呈現的內容,
我相信這絕對不是Brad Schoenfeld本人樂見的結果。
另外,
水肥哥不是專家!水肥哥的知識來源是跟你同一篇paper。
你今天要驗證的是訓練科學,
不是拿水肥哥講的話來作對照或替自己的文章撐腰啊!
以上是小弟的淺見,
希望原po能夠針對文章敘述的方式做一些調整,
在沒有親自實驗和歸納過的想法我個人不是很建議拿出來講。
建議原po可以用其他方式引發版友們的思考,
例如:
『藉由瞭解這樣的實驗結果,
在訓練上有沒有我們可以加以修正並實驗看看來達到最佳成效的做法呢?』
--
Tags:
健身
All Comments
By Hedy
at 2016-03-15T18:51
at 2016-03-15T18:51
By Ula
at 2016-03-20T02:37
at 2016-03-20T02:37
By Margaret
at 2016-03-20T06:18
at 2016-03-20T06:18
By Ethan
at 2016-03-23T18:21
at 2016-03-23T18:21
By Brianna
at 2016-03-25T02:50
at 2016-03-25T02:50
By Thomas
at 2016-03-25T19:26
at 2016-03-25T19:26
By Adele
at 2016-03-26T18:31
at 2016-03-26T18:31
By David
at 2016-03-29T00:10
at 2016-03-29T00:10
By Puput
at 2016-03-31T03:43
at 2016-03-31T03:43
By Gilbert
at 2016-04-03T20:01
at 2016-04-03T20:01
By Erin
at 2016-04-07T20:13
at 2016-04-07T20:13
By Blanche
at 2016-04-10T04:44
at 2016-04-10T04:44
By Charlotte
at 2016-04-14T14:35
at 2016-04-14T14:35
By Caroline
at 2016-04-14T15:58
at 2016-04-14T15:58
By Agnes
at 2016-04-18T04:23
at 2016-04-18T04:23
By Susan
at 2016-04-20T09:12
at 2016-04-20T09:12
By Agnes
at 2016-04-21T18:21
at 2016-04-21T18:21
By Quintina
at 2016-04-26T16:46
at 2016-04-26T16:46
By Joe
at 2016-04-29T08:08
at 2016-04-29T08:08
By Faithe
at 2016-04-30T00:10
at 2016-04-30T00:10
By Charlotte
at 2016-05-04T10:53
at 2016-05-04T10:53
By Ophelia
at 2016-05-08T19:10
at 2016-05-08T19:10
By John
at 2016-05-10T13:18
at 2016-05-10T13:18
By Frederic
at 2016-05-12T13:09
at 2016-05-12T13:09
By Frederic
at 2016-05-15T09:26
at 2016-05-15T09:26
By Sierra Rose
at 2016-05-19T20:23
at 2016-05-19T20:23
By Oscar
at 2016-05-21T12:03
at 2016-05-21T12:03
By Edwina
at 2016-05-23T04:45
at 2016-05-23T04:45
By Leila
at 2016-05-27T08:07
at 2016-05-27T08:07
By Ingrid
at 2016-05-29T23:53
at 2016-05-29T23:53
By Tristan Cohan
at 2016-06-03T02:40
at 2016-06-03T02:40
By Sandy
at 2016-06-03T08:50
at 2016-06-03T08:50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6-06-04T22:49
at 2016-06-04T22:49
By Thomas
at 2016-06-09T07:05
at 2016-06-09T07:05
By Vanessa
at 2016-06-13T20:42
at 2016-06-13T20:42
By Candice
at 2016-06-15T04:10
at 2016-06-15T04:10
By Valerie
at 2016-06-18T07:08
at 2016-06-18T07:08
By Steve
at 2016-06-21T03:56
at 2016-06-21T03:56
By Adele
at 2016-06-22T07:02
at 2016-06-22T07:02
By Isla
at 2016-06-26T21:32
at 2016-06-26T21:32
By Kyle
at 2016-07-01T08:34
at 2016-07-01T08:34
By Delia
at 2016-07-04T00:22
at 2016-07-04T00:22
Related Posts
花生醬被外國健身網站狂推薦
By Connor
at 2016-03-13T20:11
at 2016-03-13T20:11
全日本健力經典賽
By Ula
at 2016-03-13T19:42
at 2016-03-13T19:42
跑步好幫手
By Puput
at 2016-03-13T18:55
at 2016-03-13T18:55
去健身房後頭痛
By Kelly
at 2016-03-13T18:40
at 2016-03-13T18:40
一個人做深蹲會危險嗎?
By Connor
at 2016-03-13T17:04
at 2016-03-13T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