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痛痛 - 肌腱受傷,一直扭到腳,解剖列車 - 健身
By Victoria
at 2018-01-01T20:39
at 2018-01-01T20:39
Table of Contents
各位巨巨新年快樂,
這週有三篇文章和各位分享。
大家比較容易遇到的除了肌肉拉傷以外,肌腱受傷也是常見的運動傷害。
肌腱受傷會有許多治療方式,
這邊醫生以文獻為基礎跟大家解說治療方式的證據等級與效用。
https://painandtraining.blogspot.tw/2017/12/tendon-injury.html
第二篇是另一個很常見的問題:一天到晚容易扭傷腳踝是為什麼?
物理治療師以本體感覺為切入點來解釋為什麼容易扭到腳。
https://painandtraining.blogspot.tw/2017/12/Ankle-Sprain.html
第三篇是解剖列車的筆記。
https://painandtraining.blogspot.tw/2018/01/Anatomy-Train-2.html
以下是PTT的版本,也就是以上三篇的濃縮。
首先肌腱常見的受傷原因有二:
常見的有過度使用造成的傷害,和一瞬間承受過大力量時造成的傷害。
接下來的部分依照受傷後處理的出現的順序來說:
1, 如果你肌腱真的受傷了,除了斷掉那種要直接送醫院縫起來以外,
一般的受傷或發炎適合用冰敷(冷敷)作為第一天時的緩和處理,
一次敷十分鐘,中間間隔二十分鐘,敷兩到三次便可。
接著盡快到醫院復健科掛號看診或是復健科診所做診斷和治療。
(建議後者,一來是分流二來是比較不用等太久)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B
2, 短期內使用非類固醇的止痛藥是合理的,因為你真的會很痛。
短期指的是大約兩週內。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B
3, 假如短期內非類固醇的止痛藥效果不好,
那可能要使用注射類固醇的方式來緩解疼痛。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B
4, 電療、治療性超音波、雷射治療的證據並不明確。
但超音波對鈣化性肌腱炎、網球肘等等特定部位的肌腱炎較有效。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B
5, 適當的休息有好處,但是目前醫學上還未有定論休息多久最好。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C
6, 對於肌腱受傷的物理治療裡,目前運動治療中離心收縮的證據強度最高,
但不是所有研究都顯示這個比其他訓練或用超音波儀器治療還要好。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B
7, 如果你的肌腱一直都沒有完全好起來,假如變成慢性肌腱炎,
那使用震波治療安全效果通常也不錯,但是貴貴der。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B
8, 目前還不確定輔具來固定或輔助肌腱相關的受傷到底有沒有效,
可能和使用與固定的方式有關。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B
9, 肌腱受傷接受三到六個月的保守治療,平均有八成的人能復原。
如果你不幸是那兩成,可以把開刀當成最後的選項。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B
A級的意思是最讚的,研究的成果非常一致、品質良好、並且以臨床為基礎。
B級的意思是第二讚,以臨床為基礎但是研究結果不夠一致,或者品質不夠。
C級再若一些,他是一個共識的想法,通常是實用的專家建議,
或是一系列案例的結果。
腳踝常常重複扭傷,可能是因為本體感覺方面有問題。
本體感覺是怎麼運作的?
你的身體有四寶:肌肉裡有肌梭、肌腱裡有GTO(高基氏器)、
關節裡有關節接受器、皮膚觸覺接受器。
當身體的皮膚因為踩著或是碰到東西,會刺激到皮膚底下的壓力覺感受器,
這個感受器將訊號傳給大腦,大腦會判斷要出多少力量在肌肉上。
接著發送訊號給肌梭,決定肌肉要收縮多少時,
收縮的程度會決定GTO感受到多少張力,GTO的張力會決定關節內的壓力,
關節內的關節接受器再把受到的刺激訊號回傳給大腦。
大腦收到訊號後再調整力道,送出新的訊號給肌梭。如此不斷調整。
所以當你的腳落地的那瞬間,關節內的訊號傳給大腦,
大腦決定你的腳踝要怎麼樣施力,然後接受新的來自腳踝關節的訊號,再馬上調整。
如果你的本體感覺不好,那樣大腦就無法好好調整你的腳踝的出力,
本能的調整出力去防止扭傷這件事。
所以你的重複腳踝扭傷,第一就是你的大腦不敢正確的使用你的腳踝;
第二就是本體感覺很差無法調整腳踝的出力,無法去阻止扭傷的發生。
解剖列車的筆記第二集:
筋膜種類分以下四種:
1, 源自外胚層的腦膜、神經束膜。
相關的徒手物理治療有顱部整骨療法、顱薦療法、薦枕手法。
2, 源自於內胚層的腹膜、肺膜、心包膜和附近的韌帶組織,
相關的徒手物理治療有內臟按摩術、亞洲器官放鬆術。
3, 源自外層囊袋的肌筋膜,拿來裝肌肉的,本書的重點,
相關的徒手物理治療有肌筋膜放鬆術、激痛點療法。
4, 源自內層囊袋的骨骼膜、關節囊、韌帶軟骨硬骨等等,
相關的徒手物理治療有關節鬆動術、深層軟組織放鬆法。
筋膜會以很快和很慢的方式來傳遞力量與造成的影響。
快是指,當有力量以筋膜為介質傳遞時,是以音速在傳遞的。
你可能會「喔喔喔喔!!!怎麼可能!?」不過這是真的,
而且他是以「聲音在這個介質中傳遞的速度」的速度在傳遞。
所以會比在空氣中的音速還快。
那以很慢的速度來造成影響是什麼呢?
解剖列車書中舉的例子是:今年的脖子痛可能是去年的背痛所造成的,
而追究下去那個背痛是髂薦關節(骨盆那邊)的問題引起的,
而髂薦關節的問題最終追朔到幾年前腳踝扭傷。
通常這樣的從症狀慢慢去找癥結點的方式,對於某些人一開始比較難接受,
覺得怎麼可能肩膀痛是屁股引起的,但是這在物理治療是常見的事情。
而且這也不是物理治療獨有的,中醫也有左病右治的說法。
--
好痛痛 http://www.EasePain.tw
幫助你快速找到適合的骨科復健科醫生和物理治療師,提供良好的醫療資訊與衛教、科普。
粉絲頁: https://tinyurl.com/ycu54z2w
部落格: https://tinyurl.com/y7at3dtk
診所與物理治療所資料:https://tinyurl.com/y7mlvf52
--
這週有三篇文章和各位分享。
大家比較容易遇到的除了肌肉拉傷以外,肌腱受傷也是常見的運動傷害。
肌腱受傷會有許多治療方式,
這邊醫生以文獻為基礎跟大家解說治療方式的證據等級與效用。
https://painandtraining.blogspot.tw/2017/12/tendon-injury.html
第二篇是另一個很常見的問題:一天到晚容易扭傷腳踝是為什麼?
物理治療師以本體感覺為切入點來解釋為什麼容易扭到腳。
https://painandtraining.blogspot.tw/2017/12/Ankle-Sprain.html
第三篇是解剖列車的筆記。
https://painandtraining.blogspot.tw/2018/01/Anatomy-Train-2.html
以下是PTT的版本,也就是以上三篇的濃縮。
首先肌腱常見的受傷原因有二:
常見的有過度使用造成的傷害,和一瞬間承受過大力量時造成的傷害。
接下來的部分依照受傷後處理的出現的順序來說:
1, 如果你肌腱真的受傷了,除了斷掉那種要直接送醫院縫起來以外,
一般的受傷或發炎適合用冰敷(冷敷)作為第一天時的緩和處理,
一次敷十分鐘,中間間隔二十分鐘,敷兩到三次便可。
接著盡快到醫院復健科掛號看診或是復健科診所做診斷和治療。
(建議後者,一來是分流二來是比較不用等太久)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B
2, 短期內使用非類固醇的止痛藥是合理的,因為你真的會很痛。
短期指的是大約兩週內。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B
3, 假如短期內非類固醇的止痛藥效果不好,
那可能要使用注射類固醇的方式來緩解疼痛。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B
4, 電療、治療性超音波、雷射治療的證據並不明確。
但超音波對鈣化性肌腱炎、網球肘等等特定部位的肌腱炎較有效。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B
5, 適當的休息有好處,但是目前醫學上還未有定論休息多久最好。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C
6, 對於肌腱受傷的物理治療裡,目前運動治療中離心收縮的證據強度最高,
但不是所有研究都顯示這個比其他訓練或用超音波儀器治療還要好。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B
7, 如果你的肌腱一直都沒有完全好起來,假如變成慢性肌腱炎,
那使用震波治療安全效果通常也不錯,但是貴貴der。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B
8, 目前還不確定輔具來固定或輔助肌腱相關的受傷到底有沒有效,
可能和使用與固定的方式有關。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B
9, 肌腱受傷接受三到六個月的保守治療,平均有八成的人能復原。
如果你不幸是那兩成,可以把開刀當成最後的選項。
這一項的證據等級:B
A級的意思是最讚的,研究的成果非常一致、品質良好、並且以臨床為基礎。
B級的意思是第二讚,以臨床為基礎但是研究結果不夠一致,或者品質不夠。
C級再若一些,他是一個共識的想法,通常是實用的專家建議,
或是一系列案例的結果。
腳踝常常重複扭傷,可能是因為本體感覺方面有問題。
本體感覺是怎麼運作的?
你的身體有四寶:肌肉裡有肌梭、肌腱裡有GTO(高基氏器)、
關節裡有關節接受器、皮膚觸覺接受器。
當身體的皮膚因為踩著或是碰到東西,會刺激到皮膚底下的壓力覺感受器,
這個感受器將訊號傳給大腦,大腦會判斷要出多少力量在肌肉上。
接著發送訊號給肌梭,決定肌肉要收縮多少時,
收縮的程度會決定GTO感受到多少張力,GTO的張力會決定關節內的壓力,
關節內的關節接受器再把受到的刺激訊號回傳給大腦。
大腦收到訊號後再調整力道,送出新的訊號給肌梭。如此不斷調整。
所以當你的腳落地的那瞬間,關節內的訊號傳給大腦,
大腦決定你的腳踝要怎麼樣施力,然後接受新的來自腳踝關節的訊號,再馬上調整。
如果你的本體感覺不好,那樣大腦就無法好好調整你的腳踝的出力,
本能的調整出力去防止扭傷這件事。
所以你的重複腳踝扭傷,第一就是你的大腦不敢正確的使用你的腳踝;
第二就是本體感覺很差無法調整腳踝的出力,無法去阻止扭傷的發生。
解剖列車的筆記第二集:
筋膜種類分以下四種:
1, 源自外胚層的腦膜、神經束膜。
相關的徒手物理治療有顱部整骨療法、顱薦療法、薦枕手法。
2, 源自於內胚層的腹膜、肺膜、心包膜和附近的韌帶組織,
相關的徒手物理治療有內臟按摩術、亞洲器官放鬆術。
3, 源自外層囊袋的肌筋膜,拿來裝肌肉的,本書的重點,
相關的徒手物理治療有肌筋膜放鬆術、激痛點療法。
4, 源自內層囊袋的骨骼膜、關節囊、韌帶軟骨硬骨等等,
相關的徒手物理治療有關節鬆動術、深層軟組織放鬆法。
筋膜會以很快和很慢的方式來傳遞力量與造成的影響。
快是指,當有力量以筋膜為介質傳遞時,是以音速在傳遞的。
你可能會「喔喔喔喔!!!怎麼可能!?」不過這是真的,
而且他是以「聲音在這個介質中傳遞的速度」的速度在傳遞。
所以會比在空氣中的音速還快。
那以很慢的速度來造成影響是什麼呢?
解剖列車書中舉的例子是:今年的脖子痛可能是去年的背痛所造成的,
而追究下去那個背痛是髂薦關節(骨盆那邊)的問題引起的,
而髂薦關節的問題最終追朔到幾年前腳踝扭傷。
通常這樣的從症狀慢慢去找癥結點的方式,對於某些人一開始比較難接受,
覺得怎麼可能肩膀痛是屁股引起的,但是這在物理治療是常見的事情。
而且這也不是物理治療獨有的,中醫也有左病右治的說法。
--
好痛痛 http://www.EasePain.tw
幫助你快速找到適合的骨科復健科醫生和物理治療師,提供良好的醫療資訊與衛教、科普。
粉絲頁: https://tinyurl.com/ycu54z2w
部落格: https://tinyurl.com/y7at3dtk
診所與物理治療所資料:https://tinyurl.com/y7mlvf52
--
Tags:
健身
All Comments
By Joseph
at 2018-01-04T07:56
at 2018-01-04T07:56
By Ethan
at 2018-01-04T23:02
at 2018-01-04T23:02
By Necoo
at 2018-01-09T09:01
at 2018-01-09T09:01
By Caitlin
at 2018-01-12T02:24
at 2018-01-12T02:24
By Leila
at 2018-01-13T14:57
at 2018-01-13T14:57
By Delia
at 2018-01-17T13:16
at 2018-01-17T13:16
By Emma
at 2018-01-17T16:34
at 2018-01-17T16:34
By Connor
at 2018-01-20T21:51
at 2018-01-20T21:51
By Connor
at 2018-01-22T15:10
at 2018-01-22T15:10
By Hedy
at 2018-01-23T09:02
at 2018-01-23T09:02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1-27T05:46
at 2018-01-27T05:46
By Hazel
at 2018-01-28T00:49
at 2018-01-28T00:49
By Andrew
at 2018-01-30T10:29
at 2018-01-30T10:29
By Eartha
at 2018-02-04T09:22
at 2018-02-04T09:22
By Hedwig
at 2018-02-05T23:08
at 2018-02-05T23:08
By Mason
at 2018-02-08T23:01
at 2018-02-08T23:01
By Bethany
at 2018-02-11T12:02
at 2018-02-11T12:02
By Connor
at 2018-02-16T07:07
at 2018-02-16T07:07
By Charlie
at 2018-02-19T13:45
at 2018-02-19T13:45
By Kelly
at 2018-02-22T09:17
at 2018-02-22T09:17
Related Posts
適合男性的減脂守則 (中文字幕)
By Una
at 2018-01-01T20:02
at 2018-01-01T20:02
大家覺得哪個動作很難提升重量
By Jack
at 2018-01-01T17:03
at 2018-01-01T17:03
長輩都叫我不要健身?
By Enid
at 2018-01-01T13:59
at 2018-01-01T13:59
史密斯聳肩對肩關節
By Hardy
at 2018-01-01T11:15
at 2018-01-01T11:15
有沒有類似LVFT的便宜長版T??
By Queena
at 2018-01-01T10:32
at 2018-01-01T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