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數與有氧區間?? - 健身

By Eden
at 2013-03-29T22:53
at 2013-03-29T22:53
Table of Contents
感謝TIEW回應
但我有點疑惑
一般來說體能越好的人
不是應該越練心跳數會越低嗎??
例如原本跑步可以心跳150跑完6km 1hr
練了幾年後就可以用心跳130以跑完 6km 1hr
但我的心跳數看起來好像沒有比較低
在輕微的運動程度心跳就大概110~130左右
在中等的運動程度心跳大概在130~150之間
在中高的運動程度心跳大概在150~170之間
好像跟平常人差不多
以上運動程度都可以至少維持1.5小時(沒試過更久)
呼吸比較快 但還可以用鼻子呼吸 不會到很喘
然後感覺有運動然後有一點累 不致於酸痛或動不了
休息一兩個小時後疲勞程度就沒太大的影響
柏格量表大概各是4 5 6-7這樣
如果以乳酸堆積和疲累程度來判斷
這樣算是還沒有超過乳酸閾值進入無氧區間嗎??
那像您提到的環法自行車選手
有氧區間提高到了心跳較大的區域
是指身體可以在更大的強度都還維持在有氧運動吧?
那怎麼不是心跳數降低 反而是有氧區間提高??
這其中有甚麼原理嗎@@??
還是自行車選手的特色呢??
(PS:我也有在騎公路車但很不認真XD)
※ 引述《TIEW ()》之銘言:
: ※ 引述《mattmatt (乎哩乎哩 N N )》之銘言:
: : 潛水許久
: : 最近也在做有氧運動(想要減脂@@)
: : 不過實在很難掌握將運動控制在有效的有氧區間
: : 板上的討論大致上都是說有效的減脂是"低強度有氧"
: : 若以心跳來算約最高心跳數的60%~70%左右
: : 我28歲 平常會去打球(約每周1~2次)
: : 最大心跳約196 最低58
: : 60~70% 就大約是113~137左右
: : 老實說這個強度毫無感覺@@
: 那表示你的體能很好
: : 我用心跳表(帶)測量
: : 這個強度大概就是健身車阻力4 70rpm
: : 或是慢跑機4km/hr速度走路
: : 用這個強度在運動感覺實在太輕鬆
: : 絲毫不會喘肌肉也沒甚麼感覺
: : 這樣真的可以減脂嗎???
: 還是可以
: 你平常坐著的平均心跳是58?
: 那代表體能很好@@
: 你運動時能夠忍耐最大心跳會比一般人高一點
: 是指該運動,如果換了運動項目會改變,因為肌肉群不一樣
: 而且身體已經習慣用脂肪酸當做燃料
: 應該說利用脂肪酸的比例會高一點
: 但是要減少很多脂肪就會有點沒效率
: 或者這算是停滯期的一種
: 因為身體習慣該運動強度、種類,所以消耗的能量減少
: : 而另一個計算有氧區間的公式:
: : [(220-年齡)-靜止心跳]×0.7+靜止心跳 至
: : [(220-年齡)-靜止心跳]×0.85+靜止心跳
: : 這樣算起來是151~172
: : 我試過這樣的強度才有運動的感覺
: 環法的自行車選手,好像心跳160~170都還在有氧區間,不到乳酸閥的範圍
: 實際心跳數要去查,只是給你一個概念
: 就是說運動能力越好的人,會增加運用脂肪的比例來當做身體能量
: 肝醣的存量是很寶貴的,會用在最後搏命上,如果在野外遇劍齒虎才有活命的機會@@
: 所以簡單說你的有氧區間往上提升了,要到151-172之間才是
: 151以下則算是恢復,主要能量也是脂肪酸只是消耗變少
: 這樣說很詭異,為什麼同樣跑一樣的路程速度,但是消耗變少
: 因為你身體該長的肌肉都長好了,心肺也提升了,身體代謝的效率也提升
: 自然消耗得少
: 所以運動能力只要有動就會慢慢提升
: 你要消耗得多,要作不熟悉的運動讓身體代謝增加,時間要拉長
: 你做熟悉的運動就要增加強度
: 增加強度要注意時間的安排,強度高就要縮短時間 增加休息時間
: 所以你做不熟悉的運動就不必想辦法拉強度,想辦法做久一點就好了
: : 大致是健身車阻力9~12 70rpm 慢跑機7~8kmph左右的強度
: : 這樣運動起來感覺肌肉有運用到
: : 呼吸稍快但不會很喘(還可以用鼻子呼吸的程度)
: : 唱首歌應該也沒問題
: : 想請問若真的要以減脂最佳效率的有氧區間
: : 究竟是110~130 還是150~172才是有效的呢??
: 雖然我是胖子,但是還是給點建議@@
: 畢竟心跳錶不是便宜玩意,好好運用@@
: 減脂最佳效率不是你同一種運動拼命做..
: 1. 多種運動,交換天數做
: 2. 不同強度,交換做
: 3. 時間長,強度低
: 4. 時間短,強度高
: 簡單講一下上述怎麼回事@@
: 假設你騎健身車、慢跑
: 你可以一天騎車,隔天慢跑
: 這樣達到第一點
: 星期一騎車,心跳爆高,星期二慢跑,心跳不超過140
: 這樣達到第二點
: 星期三騎車騎兩小時,迴轉數都要高於90,心跳不超過130,不能抽車
: 這樣達到第三點
: 星期四慢跑,跑間歇,不超過八趟,心跳能爆就爆
: 這樣達到第四點
: 你的運動最好能夠讓拮抗肌肉在隔天用上
: 這樣對於昨天的運動也能舒緩,例如二頭肌的拮肌是三頭肌
: 所以有可能進化成兩三種運動你都會做到,甚至是同一天內
: : 兩種算法差距還滿大的= =b
: : 運動起來感覺也差滿多的耶
: : 這幾天都將心跳帶到160左右 持續1.5~2小時
: : 我是否該降低強度到113~137左右呢???
: 強度的變化,跟里程還有休息時間有關
: 越高強度,時間短,休息長
: 低強度的話你時間就要拉長,里程相對也會變長,休息時間不用太久
: 所以你不是該降低強度,而是要選時間降低強度,也要選時間做衝刺
: 你已經過了減肥甜蜜期@@
: 接下來也只有過了甜蜜期才能做的事情
: 因為你身體受傷機率變低了,所以間歇就放膽衝吧
: 心跳率不是看當下,而是要配合你的訓練計畫、課表,看的是一個趨勢(推眼鏡)
--
但我有點疑惑
一般來說體能越好的人
不是應該越練心跳數會越低嗎??
例如原本跑步可以心跳150跑完6km 1hr
練了幾年後就可以用心跳130以跑完 6km 1hr
但我的心跳數看起來好像沒有比較低
在輕微的運動程度心跳就大概110~130左右
在中等的運動程度心跳大概在130~150之間
在中高的運動程度心跳大概在150~170之間
好像跟平常人差不多
以上運動程度都可以至少維持1.5小時(沒試過更久)
呼吸比較快 但還可以用鼻子呼吸 不會到很喘
然後感覺有運動然後有一點累 不致於酸痛或動不了
休息一兩個小時後疲勞程度就沒太大的影響
柏格量表大概各是4 5 6-7這樣
如果以乳酸堆積和疲累程度來判斷
這樣算是還沒有超過乳酸閾值進入無氧區間嗎??
那像您提到的環法自行車選手
有氧區間提高到了心跳較大的區域
是指身體可以在更大的強度都還維持在有氧運動吧?
那怎麼不是心跳數降低 反而是有氧區間提高??
這其中有甚麼原理嗎@@??
還是自行車選手的特色呢??
(PS:我也有在騎公路車但很不認真XD)
※ 引述《TIEW ()》之銘言:
: ※ 引述《mattmatt (乎哩乎哩 N N )》之銘言:
: : 潛水許久
: : 最近也在做有氧運動(想要減脂@@)
: : 不過實在很難掌握將運動控制在有效的有氧區間
: : 板上的討論大致上都是說有效的減脂是"低強度有氧"
: : 若以心跳來算約最高心跳數的60%~70%左右
: : 我28歲 平常會去打球(約每周1~2次)
: : 最大心跳約196 最低58
: : 60~70% 就大約是113~137左右
: : 老實說這個強度毫無感覺@@
: 那表示你的體能很好
: : 我用心跳表(帶)測量
: : 這個強度大概就是健身車阻力4 70rpm
: : 或是慢跑機4km/hr速度走路
: : 用這個強度在運動感覺實在太輕鬆
: : 絲毫不會喘肌肉也沒甚麼感覺
: : 這樣真的可以減脂嗎???
: 還是可以
: 你平常坐著的平均心跳是58?
: 那代表體能很好@@
: 你運動時能夠忍耐最大心跳會比一般人高一點
: 是指該運動,如果換了運動項目會改變,因為肌肉群不一樣
: 而且身體已經習慣用脂肪酸當做燃料
: 應該說利用脂肪酸的比例會高一點
: 但是要減少很多脂肪就會有點沒效率
: 或者這算是停滯期的一種
: 因為身體習慣該運動強度、種類,所以消耗的能量減少
: : 而另一個計算有氧區間的公式:
: : [(220-年齡)-靜止心跳]×0.7+靜止心跳 至
: : [(220-年齡)-靜止心跳]×0.85+靜止心跳
: : 這樣算起來是151~172
: : 我試過這樣的強度才有運動的感覺
: 環法的自行車選手,好像心跳160~170都還在有氧區間,不到乳酸閥的範圍
: 實際心跳數要去查,只是給你一個概念
: 就是說運動能力越好的人,會增加運用脂肪的比例來當做身體能量
: 肝醣的存量是很寶貴的,會用在最後搏命上,如果在野外遇劍齒虎才有活命的機會@@
: 所以簡單說你的有氧區間往上提升了,要到151-172之間才是
: 151以下則算是恢復,主要能量也是脂肪酸只是消耗變少
: 這樣說很詭異,為什麼同樣跑一樣的路程速度,但是消耗變少
: 因為你身體該長的肌肉都長好了,心肺也提升了,身體代謝的效率也提升
: 自然消耗得少
: 所以運動能力只要有動就會慢慢提升
: 你要消耗得多,要作不熟悉的運動讓身體代謝增加,時間要拉長
: 你做熟悉的運動就要增加強度
: 增加強度要注意時間的安排,強度高就要縮短時間 增加休息時間
: 所以你做不熟悉的運動就不必想辦法拉強度,想辦法做久一點就好了
: : 大致是健身車阻力9~12 70rpm 慢跑機7~8kmph左右的強度
: : 這樣運動起來感覺肌肉有運用到
: : 呼吸稍快但不會很喘(還可以用鼻子呼吸的程度)
: : 唱首歌應該也沒問題
: : 想請問若真的要以減脂最佳效率的有氧區間
: : 究竟是110~130 還是150~172才是有效的呢??
: 雖然我是胖子,但是還是給點建議@@
: 畢竟心跳錶不是便宜玩意,好好運用@@
: 減脂最佳效率不是你同一種運動拼命做..
: 1. 多種運動,交換天數做
: 2. 不同強度,交換做
: 3. 時間長,強度低
: 4. 時間短,強度高
: 簡單講一下上述怎麼回事@@
: 假設你騎健身車、慢跑
: 你可以一天騎車,隔天慢跑
: 這樣達到第一點
: 星期一騎車,心跳爆高,星期二慢跑,心跳不超過140
: 這樣達到第二點
: 星期三騎車騎兩小時,迴轉數都要高於90,心跳不超過130,不能抽車
: 這樣達到第三點
: 星期四慢跑,跑間歇,不超過八趟,心跳能爆就爆
: 這樣達到第四點
: 你的運動最好能夠讓拮抗肌肉在隔天用上
: 這樣對於昨天的運動也能舒緩,例如二頭肌的拮肌是三頭肌
: 所以有可能進化成兩三種運動你都會做到,甚至是同一天內
: : 兩種算法差距還滿大的= =b
: : 運動起來感覺也差滿多的耶
: : 這幾天都將心跳帶到160左右 持續1.5~2小時
: : 我是否該降低強度到113~137左右呢???
: 強度的變化,跟里程還有休息時間有關
: 越高強度,時間短,休息長
: 低強度的話你時間就要拉長,里程相對也會變長,休息時間不用太久
: 所以你不是該降低強度,而是要選時間降低強度,也要選時間做衝刺
: 你已經過了減肥甜蜜期@@
: 接下來也只有過了甜蜜期才能做的事情
: 因為你身體受傷機率變低了,所以間歇就放膽衝吧
: 心跳率不是看當下,而是要配合你的訓練計畫、課表,看的是一個趨勢(推眼鏡)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減肥進度倒退,希望能找出問題

By Faithe
at 2013-03-29T14:54
at 2013-03-29T14:54
雨天在家做間歇

By Carol
at 2013-03-29T11:23
at 2013-03-29T11:23
飛輪的坐墊更換/心跳錶疑問

By Robert
at 2013-03-29T09:11
at 2013-03-29T09:11
心跳數與有氧區間??

By Genevieve
at 2013-03-29T02:01
at 2013-03-29T02:01
男友瘦、女友胖,這樣走一起會不會奇怪?

By Susan
at 2013-03-29T00:00
at 2013-03-29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