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風險高不高 BMI會說話 - 健身

By Ida
at 2011-03-23T00:33
at 2011-03-23T00:33
Table of Contents
新聞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2/5/2ohi4.html 中央社
新聞內容: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22日電)中央研究院今天表示,東亞種族的身體質量指數
(BMI)與死亡風險間呈現U型趨勢,最低死亡風險是BMI介於22.6至27.5間,BMI高於
35.0或低於15.0的人,死亡風險都比較高。
現在很多研究都在探討身體質量指數與死亡風險間的關係,然而這類研究幾乎都
以歐美人口為基礎。此研究是利用亞洲地區19群人、超過114萬人進行長期追蹤分析,
是亞洲第1次也是規模最大的研究。
台灣方面是由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台灣生物資料庫」(Taiwan Biobank)研
究計畫主持人陳垣崇與研究員沈志陽參與的「亞洲生物資料庫聯盟」(Asian Cohort
Consortium, ACC)研究團隊負責。
此項研究是台灣、日本、韓國、中國、新加坡、印度、孟加拉7國44名學者跨國合
作,長期追蹤BMI與死亡風險的研究成果;2月24日刊登在國際最頂尖期刊「新英格蘭醫
學雜誌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沈志陽表示,這項研究發現在東亞地區,包含華人、日本人及韓國人,BMI與死亡
風險之間呈現U型趨勢。BMI計算方式為體重/身高(公尺)的平方,死亡風險疾病包括
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氣喘等呼吸系統疾病,除印度和孟加拉以外,最低死亡風險是BMI
介於22.6至27.5,最完美是BMI介於24至26之間。
沈志陽說,如果以BMI介於22.6到25.0間當成比較基準,當BMI大於35.0,死亡風
險會為1.5倍;當BMI小於15.0,死亡風險則為2.8倍;針對癌症、心血管疾病或氣喘等
呼吸系統疾病的死亡風險個別分析,一樣是U型趨勢。
心得/討論/相關文獻:
以前有看過類似研究的歐美版,這次是台灣自行追蹤的資料。
NEJM是很權威的期刊,所以數據是滿有公信力的。
除了數字之外,維持運動也是滿重要的。
--
Tags:
健身
All Comments

By Andrew
at 2011-03-24T16:12
at 2011-03-24T16:12

By Ophelia
at 2011-03-26T16:40
at 2011-03-26T16:40

By Yuri
at 2011-03-30T10:08
at 2011-03-30T10:08

By Elizabeth
at 2011-04-02T07:40
at 2011-04-02T07:40

By Gary
at 2011-04-04T14:39
at 2011-04-04T14:39

By Isabella
at 2011-04-05T04:15
at 2011-04-05T04:15

By Eartha
at 2011-04-06T16:33
at 2011-04-06T16:33

By Caroline
at 2011-04-11T06:44
at 2011-04-11T06:44

By Ethan
at 2011-04-13T11:12
at 2011-04-13T11:12

By Hazel
at 2011-04-17T13:25
at 2011-04-17T13:25

By Mason
at 2011-04-21T11:05
at 2011-04-21T11:05
Related Posts
20歲男,想更健康,想穿好衣服,想...

By Rebecca
at 2011-03-23T00:24
at 2011-03-23T00:24
慢跑一問

By Genevieve
at 2011-03-22T23:04
at 2011-03-22T23:04
20歲男,想更健康,想穿好衣服,想...

By Zenobia
at 2011-03-22T22:15
at 2011-03-22T22:15
慢跑腳踝會酸嗎?

By Mia
at 2011-03-22T21:36
at 2011-03-22T21:36
LBM與體脂的比例

By Leila
at 2011-03-22T19:54
at 2011-03-22T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