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食物迷思 常被誤認是蔬菜的馬鈴薯! - 減肥
By Jessica
at 2013-07-10T14:58
at 2013-07-10T14:58
Table of Contents
我是否已經詳讀置底文及精華區中的版規:是
↑此行若未填或刪除,文章就會被刪除。
=============================================================================
圖文好讀版:http://goo.gl/dLzDs
馬鈴薯,一個最常被誤認為屬於蔬菜類的食物:
*它是美國青少年最常吃的"蔬菜",青少年每天最常吃的蔬菜中有 31.2% 是馬鈴薯產品
及相關製品(包括薯條與薯片)…這是由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針對 13-18 歲青少年
進行的飲食調查的發現。
*美國農業部的另一項調查也顯示,馬鈴薯是美國人食用最多的蔬菜,生菜則排行第二。
儘管在以米麵等為主食的台灣,馬鈴薯佔的比例並不高,但很多人還是誤以為它是蔬菜類
,或認為它應該也是一種很健康的食物(畢竟吃起來沒有很甜),也因此越來越多的馬鈴
薯相關製品出現在市場上,從流行的薯條三兄弟、速食店必見的薯條,到夜市的焗烤馬鈴
薯…到底馬鈴薯是什麼樣的食物?營養價值好不好?適不適合減肥使用?…現在就讓我們
來探討這個最的長的跟地瓜很像,英文也跟地瓜(Sweet Potato)類似的食物~
馬鈴薯(Potato)吧!
[解碼]馬鈴薯營養知多少?
1.馬鈴薯是主食類(澱粉類)食物,而非蔬菜類食物!
下面是每100公克馬鈴薯的營養成分資料,基本上,某食物的分類是屬於主食類、肉類、
水果類、蔬菜類或油脂類,主要是從其主要所含的營養素為何來判斷的,
如果這個食物含的醣類比要多就屬主食,蛋白質比較高就屬於肉類….以此類推。
從下表中我們可發現在蛋白質、脂肪和醣類三大主要營養素中,
馬鈴薯含的澱粉是最高的,故馬鈴薯應該是主食類,而非蔬菜類。
(註:每 100 公克的蔬菜類含1公克蛋白質,5 公克醣類….故很明顯的,
馬鈴薯不屬於蔬菜類啊^_^)
2.馬鈴薯營養分析~
從基本營養素,醣類、脂肪、蛋白質、熱量等來看,馬鈴薯較大的亮點就是熱量較低!
每 100 公克有 81 大卡熱量,這在澱粉類食物中算是較低的一種,地瓜 100 公克有
124 大卡,而飯、麵等 50 公克就有一份主食( 70 大卡)的熱量。
馬鈴薯的蛋白質較地瓜高,但纖維僅有地瓜的 2/3 左右。
從維生素的角度來看,馬鈴薯並沒有什麼顯著的特色!
儘管有人說它富含維生素C,的確每 100 公克含 25 毫克維生素C,這個數字在水果類
算低的,但在澱粉類中算是很高的。但考量的馬鈴薯一定要經過烹調,
而維生素C是一種很容易受到熱破壞的營養素,且會溶於水,故同樣的,
Stella認為馬鈴薯並非良好的維生素C 來源。而從馬鈴薯的顏色來看,
我們也可以發現它應該也不含花青素(紫色蔬果)、類胡蘿蔔素(橙/黃色)、
茄紅色(紅色)等植物性營養素。
從礦物質的角度來看,馬鈴薯是鉀的良好來源!
每 100 公克含 300 毫克鉀,甚至比地瓜還高,鋅含量也不低,其他則是普普。
不過,因為它是很好的鉀來源食物,故被認為是對心臟健康很好的食物
[美國心臟協會把馬鈴薯列為有益心臟健康的食物]。
總結上述,從營養的角度來看,馬鈴薯為熱量較低的非精緻加工澱粉類食物,
是鉀的良好來源,且相較於一般日常所吃的飯、麵、麵包、吐司等澱粉類食物,
它還含有維生素C、B 和鉀、鎂、磷、鋅等礦物質,故可說是一個不錯的澱粉類食物選擇!
[解碼]馬鈴薯是肥胖頭號殺手,還是減重好幫手?
之前,哈佛大學曾對美式飲食中的馬鈴薯做研究,調查結果發現
「美國人的肥胖頭號敵人,不是蛋糕,汽水或雙層煙肉芝士漢堡飽,
而是最簡單的馬鈴薯!」。在這項針對現代美國人的飲食研究中,
科學家發現天額外多吃一份薯條者,4年之內,平均增重3.4磅;而總體而言,
一個額外的馬鈴薯,不管以任何方式煮食,在4年內,平均增重1.3磅。
事實上,會有這個結果,問題不是出在馬鈴薯身上,而是經過加料的馬鈴薯。
不同於地瓜本身就具有甜味,馬鈴薯本身沒什麼味道,故在烹調過程中多半要加料
增添美味,從最簡單的烤馬鈴薯上加上牛油,或直接用油煎熟;到加奶油拌成薯泥,
當成沙拉食用時再加上大量的沙拉醬調拌;直接油炸的薯條;甚至現在很流行,
烤完加上大量起司醬、火腿、鮪魚等各式醬料(有些標榜皮也能吃的馬鈴薯其實還是
炸過的>_<)…,故關鍵因素在於你怎麼料理馬鈴薯的。
如果加了很多料或油脂下去烹調的話,那馬鈴薯就是肥胖殺手,如果只是把它拿來煮湯
或烤熟來吃,那麼它就算是減肥幫手。
圖文好讀版:http://goo.gl/dLzDs
更多健康資訊:http://goo.gl/0J0DS
--
↑此行若未填或刪除,文章就會被刪除。
=============================================================================
圖文好讀版:http://goo.gl/dLzDs
馬鈴薯,一個最常被誤認為屬於蔬菜類的食物:
*它是美國青少年最常吃的"蔬菜",青少年每天最常吃的蔬菜中有 31.2% 是馬鈴薯產品
及相關製品(包括薯條與薯片)…這是由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針對 13-18 歲青少年
進行的飲食調查的發現。
*美國農業部的另一項調查也顯示,馬鈴薯是美國人食用最多的蔬菜,生菜則排行第二。
儘管在以米麵等為主食的台灣,馬鈴薯佔的比例並不高,但很多人還是誤以為它是蔬菜類
,或認為它應該也是一種很健康的食物(畢竟吃起來沒有很甜),也因此越來越多的馬鈴
薯相關製品出現在市場上,從流行的薯條三兄弟、速食店必見的薯條,到夜市的焗烤馬鈴
薯…到底馬鈴薯是什麼樣的食物?營養價值好不好?適不適合減肥使用?…現在就讓我們
來探討這個最的長的跟地瓜很像,英文也跟地瓜(Sweet Potato)類似的食物~
馬鈴薯(Potato)吧!
[解碼]馬鈴薯營養知多少?
1.馬鈴薯是主食類(澱粉類)食物,而非蔬菜類食物!
下面是每100公克馬鈴薯的營養成分資料,基本上,某食物的分類是屬於主食類、肉類、
水果類、蔬菜類或油脂類,主要是從其主要所含的營養素為何來判斷的,
如果這個食物含的醣類比要多就屬主食,蛋白質比較高就屬於肉類….以此類推。
從下表中我們可發現在蛋白質、脂肪和醣類三大主要營養素中,
馬鈴薯含的澱粉是最高的,故馬鈴薯應該是主食類,而非蔬菜類。
(註:每 100 公克的蔬菜類含1公克蛋白質,5 公克醣類….故很明顯的,
馬鈴薯不屬於蔬菜類啊^_^)
2.馬鈴薯營養分析~
從基本營養素,醣類、脂肪、蛋白質、熱量等來看,馬鈴薯較大的亮點就是熱量較低!
每 100 公克有 81 大卡熱量,這在澱粉類食物中算是較低的一種,地瓜 100 公克有
124 大卡,而飯、麵等 50 公克就有一份主食( 70 大卡)的熱量。
馬鈴薯的蛋白質較地瓜高,但纖維僅有地瓜的 2/3 左右。
從維生素的角度來看,馬鈴薯並沒有什麼顯著的特色!
儘管有人說它富含維生素C,的確每 100 公克含 25 毫克維生素C,這個數字在水果類
算低的,但在澱粉類中算是很高的。但考量的馬鈴薯一定要經過烹調,
而維生素C是一種很容易受到熱破壞的營養素,且會溶於水,故同樣的,
Stella認為馬鈴薯並非良好的維生素C 來源。而從馬鈴薯的顏色來看,
我們也可以發現它應該也不含花青素(紫色蔬果)、類胡蘿蔔素(橙/黃色)、
茄紅色(紅色)等植物性營養素。
從礦物質的角度來看,馬鈴薯是鉀的良好來源!
每 100 公克含 300 毫克鉀,甚至比地瓜還高,鋅含量也不低,其他則是普普。
不過,因為它是很好的鉀來源食物,故被認為是對心臟健康很好的食物
[美國心臟協會把馬鈴薯列為有益心臟健康的食物]。
總結上述,從營養的角度來看,馬鈴薯為熱量較低的非精緻加工澱粉類食物,
是鉀的良好來源,且相較於一般日常所吃的飯、麵、麵包、吐司等澱粉類食物,
它還含有維生素C、B 和鉀、鎂、磷、鋅等礦物質,故可說是一個不錯的澱粉類食物選擇!
[解碼]馬鈴薯是肥胖頭號殺手,還是減重好幫手?
之前,哈佛大學曾對美式飲食中的馬鈴薯做研究,調查結果發現
「美國人的肥胖頭號敵人,不是蛋糕,汽水或雙層煙肉芝士漢堡飽,
而是最簡單的馬鈴薯!」。在這項針對現代美國人的飲食研究中,
科學家發現天額外多吃一份薯條者,4年之內,平均增重3.4磅;而總體而言,
一個額外的馬鈴薯,不管以任何方式煮食,在4年內,平均增重1.3磅。
事實上,會有這個結果,問題不是出在馬鈴薯身上,而是經過加料的馬鈴薯。
不同於地瓜本身就具有甜味,馬鈴薯本身沒什麼味道,故在烹調過程中多半要加料
增添美味,從最簡單的烤馬鈴薯上加上牛油,或直接用油煎熟;到加奶油拌成薯泥,
當成沙拉食用時再加上大量的沙拉醬調拌;直接油炸的薯條;甚至現在很流行,
烤完加上大量起司醬、火腿、鮪魚等各式醬料(有些標榜皮也能吃的馬鈴薯其實還是
炸過的>_<)…,故關鍵因素在於你怎麼料理馬鈴薯的。
如果加了很多料或油脂下去烹調的話,那馬鈴薯就是肥胖殺手,如果只是把它拿來煮湯
或烤熟來吃,那麼它就算是減肥幫手。
圖文好讀版:http://goo.gl/dLzDs
更多健康資訊:http://goo.gl/0J0DS
--
Tags:
減肥
All Comments
By Zenobia
at 2013-07-12T01:17
at 2013-07-12T01:17
By Hedwig
at 2013-07-14T23:11
at 2013-07-14T23:11
By Emily
at 2013-07-19T12:51
at 2013-07-19T12:51
By Eartha
at 2013-07-21T04:58
at 2013-07-21T04:58
By Yuri
at 2013-07-25T06:59
at 2013-07-25T06:59
By Kumar
at 2013-07-29T02:56
at 2013-07-29T02:56
By William
at 2013-08-03T00:57
at 2013-08-03T00:57
By Madame
at 2013-08-03T15:27
at 2013-08-03T15:27
By Agatha
at 2013-08-05T16:38
at 2013-08-05T16:38
By Jacky
at 2013-08-07T03:27
at 2013-08-07T03:27
By Edwina
at 2013-08-09T07:19
at 2013-08-09T07:19
By Isabella
at 2013-08-13T04:26
at 2013-08-13T04:26
By Victoria
at 2013-08-15T20:16
at 2013-08-15T20:16
By Edward Lewis
at 2013-08-17T22:32
at 2013-08-17T22:32
By Audriana
at 2013-08-18T05:01
at 2013-08-18T05:01
By Quanna
at 2013-08-23T00:31
at 2013-08-23T00:31
By Jack
at 2013-08-24T09:23
at 2013-08-24T09:23
By Erin
at 2013-08-25T06:15
at 2013-08-25T06:15
Related Posts
降體脂肪 提升基代菜單 (跪求)
By Jack
at 2013-07-10T12:25
at 2013-07-10T12:25
兩個月是否能減重?
By Sierra Rose
at 2013-07-10T02:11
at 2013-07-10T02:11
果汁
By Kelly
at 2013-07-10T01:24
at 2013-07-10T01:24
他對我的感覺是什麼?我該怎麼做?
By Mason
at 2013-07-10T00:00
at 2013-07-10T00:00
三個月期中報告+求改進建議
By Hedda
at 2013-07-09T13:46
at 2013-07-09T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