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肌肉認識運動員 - 健身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08-11-28T15:04

Table of Contents

http://sa.ylib.com/saeasylearn/saeasylearnshow.asp?FDocNo=1254&CL=88

從肌肉認識運動員

運動場上的較量,除了比運動技巧,人體的肌肉是決定運動員耐力與爆發力的關鍵。肌肉
的特質是天生的嗎?藉由後天的訓練,可否彌補先天不足之處?

文/楊嘉慧
審稿/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教授 謝伸裕


運動員的耐力與爆發力除了受先天影響,也與後天訓練有關。
(影像來源:http://www.sxc.hu

 今年(2008)8月,來自世界各國最優秀的運動員聚集北京,經過了兩個多禮拜的精彩
競賽,第29屆奧運於8月底圓滿落幕。這些來自世界各國最優秀的運動員,齊聚北京展現
人體力量、速度與耐力的極限,例如舉重選手可以瞬間爆發出強大肌力,挺舉起重達200
多公斤的槓鈴;短跑選手不到10秒即可衝破百米抵達終點;長跑選手則與對手較量長時間
的續航力。瞬間爆發型與耐力型選手的肌肉有何不同?肌肉大小是否決定了體能的持久程
度,或是速度上零點零幾秒的差距?

爆發力與耐力先天註定

 在解開謎團之前,先認識人體肌肉的構造。肌肉分為平滑肌、心肌與骨骼肌三種,負責
肢體運動與維持身體姿態的是骨骼肌。人體約有400餘條骨骼肌,都是以兩端的肌腱附著
在不同的骨骼上,藉由收縮來完成動作,每一條骨骼肌是由多條肌束組成(見下圖),肌
束裡有好幾條圓柱狀的肌纖維(即肌肉細胞),肌纖維裡還充滿更小的肌原纖維(
myofibril),它又是由一排排稱為肌節(sarcomere)的可收縮單元組成。當肌節集體變
短時,肌纖維就會收縮,牽動骨骼而產生動作。


圖一 http://sa.ylib.com/saeasylearn/images/sport-A.jpg

骨骼肌是由好幾條肌束構成,肌束裡有肌纖維,肌纖維外形呈圓柱狀,與一般細胞不同,
主要是許多小的肌原纖維構成,而肌原纖維又是由一排排可收縮的肌節所組成,當肌節集
體收縮,便會牽動骨骼。 (電腦繪圖:姚裕評)

 肌肉收縮時,並非同一塊骨骼肌的所有肌纖維同時收縮,運動神經會依照動作所需,控
制收縮的肌纖維數量與類別。肌纖維可分為慢縮纖維(slow-twitch fiber)與快縮纖維
(fast-twitch fiber)兩種,慢縮纖維收縮速度慢,產生拉力小,但不易疲勞,一般走
路用到的絕大部份是慢縮纖維;快縮纖維收縮速度快,可瞬間產生大肌力,但容易疲勞,
短距離衝刺、瞬間用力投擲鉛球時,使用到較多的快縮纖維。

 人體在速度與耐力表現上的差異,與兩種纖維的組成比例有關,一般天生擅長做耐力型
運動的選手,慢縮纖維的比例較普通人高;而天生爆發力好,例如擅長瞬間衝刺或彈跳的
選手,某些部位的快縮纖維比例會比較高。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教授謝伸裕指出
,人體每塊肌肉的肌纖維類別組成比例不同,每個人肌纖維類別比例也都不相同,這完全
受遺傳控制,不會因為後天訓練而改變。

後天訓練,超越極限

 天生的肌纖維組成比例雖然會影響運動表現,但是藉由後天訓練,仍可改變肌肉大小,
提高運動成績。一般選手都是藉由超負荷訓練,破壞體內環境的恆定,使心跳加速、呼吸
急促、體溫上升、能量消耗、血糖下降等,身體為了維持恆定,會做些改變以適應變化,
肌肉變粗便是其中一種適應方式。運動所造成的肌肉粗壯,並非肌纖維數量增多,而是變
粗,原因是超負荷訓練促使肌纖維內的肌原纖維增加、粒線體數目增多且體積變大、細胞
內的代謝物質變多等。

 超負荷訓練也容易造成肌纖維拉傷,肌纖維一受傷,便會釋出化學信號,啟動修補肌纖
維外膜與增加肌原纖維的機制。修補的材料與增加的肌原纖維都是一些蛋白質,主要由肌
纖維附近的衛星細胞(satellite cell)製造。當肌纖維受傷,衛星細胞會開始分化,並
移至受損部位進行修復與增加肌原纖維,而修復後的肌纖維會較原來的肌纖維更粗壯,同
樣也會使肌肉變粗(見下圖)。

圖二http://sa.ylib.com/saeasylearn/images/sport-B.jpg

當肌纖維受損,位在肌纖維附近的衛星細胞會進行分化、修復,最後肌纖維會變得肥大。
圖左中的小插圖為修復前肌纖維的橫切面,圖右小插圖的則為修復後的肌纖維橫切面。 
(電腦繪圖:姚裕評)

 肌力是某一部位肌肉或肌群一次能發揮的最大力量,而爆發力是單位時間內能產生的最
大肌力。肌肉變粗的好處是肌纖維截面積增加,所能承受負重或產生的張力會變大,因而
增加肌力與爆發力;此外,肌原纖維增多,運動神經元能控制的收縮單位變多,也能提高
肌力。肌肉的張力若達到最大張力的75%,並持續運動,粗壯程度就會相當明顯,這也是
為什麼選手需要超越自己的肌力水準,而不斷持續訓練。

 不過肌肉變粗不一定能提高肌耐力,謝伸裕指出,肌耐力是某一部位肌肉或肌群做反覆
收縮動作,或是肌肉維持某一固定用力狀態的持久時間,與心肺功能也有關係,因此必須
藉由耐力訓練,配合呼吸調整做有氧訓練,增加心肺功能,才能發揮肌耐力。

 由於肌肉越大,消耗的能量會越多,如果肌肉練得過大,負荷重量增加,選手反而容易
疲勞,也同時讓兩關節間的活動範圍變小,甚至影響柔軟度。因此體能教練必須精心計算
,才能適當的訓練肌肉,讓選手在競技場上有最突出的表現。各國頂尖選手在奧運的殿堂
挑戰速度、力量與耐力的極限,他們精湛的表現,都是辛苦鍛鍊時的汗水所累積而來。


肌肉變粗,人與動物大不同

 了解運動訓練是否會增加肌纖維的動物實驗,最早是1970~80年代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
學中心教授剛亞(William Gonyea)與其同仁對貓所做的實驗。他們讓貓的一前肢做阻力
訓練,另一前肢當對照組,不受訓練,結果發現受訓練的前肢,其肌纖維數目較未受訓練
的前肢增加20%;他們也發現貓的兩種肌纖維會因訓練而改變比例,例如經由有氧訓練,
貓的慢縮纖維的比例會增加。隨後,一些學者在老鼠實驗中也發現,經由阻力訓練的老鼠
肌纖維會增生。

 不過在人體實驗中,大部份的研究結果都否定肌纖維增生與肌纖維組成比例會經由訓練
而改變,只有極少數實驗支持。對此,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教授謝伸裕認為,肌
纖維因運動而變粗的程度,在動物身上並不如人類來得明顯,或許正是如此,動物才必須
靠增加肌纖維數量來提升肌力。不過真正的原因為何,還有待將來進一步實驗研究。


--
Tags: 健身

All Comments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08-11-30T00:06
好文,推!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08-12-02T22:19
長知識 寫得很清楚 借轉至FITNESS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08-12-04T14:29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08-12-04T16:17
優文推一個
Rae avatar
By Rae
at 2008-12-06T22:11
好文!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08-12-09T21:44
好文 推 順便推科學人

如何體會背部用力

Leila avatar
By Leila
at 2008-11-28T02:40
※ 引述《Ma19GOD ()》之銘言: : 做 坐姿滑輪頸前下拉 時,很難體會到使用背部肌肉出力的感覺。 : 我115磅拉十下,拉完之后背部毫無感覺,只是前臂和大臂的肌肉比較緊繃。 : 我感覺我在拉下的時候也做到了挺胸,有稍微擴胸的動作在。 : 請問應該如何體會背部出力的情況呢?有沒有什么方法或其他動作要領 ...

訓練後的抽筋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08-11-28T00:45
我想問一下 我練臥推後 過二個小時後 當左手摸右肩這動作時 胸肌就緊縮了...... 跟抽筋的感覺很像 但是又不一樣 因為不會痛...... 二邊的感覺是一樣的 我想問一下這樣做太多 還是這是正常的?? 還是每一次都要做到這樣 這是有算是訓練到??? -- 喜歡一個人是為什 ...

關於健身常吃的精胺酸與左旋肉鹼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08-11-28T00:20
之前定營養品的時候,額外買了精胺酸與左旋肉鹼, 因為上述兩種營養品似乎都對健身有幫助?! 剛爬文好像沒有很多相關討論, 想請問一下板上健身的高手,是否有人有吃過的經驗呢?? Google上打下面的關鍵字 可以找到很多資訊 精氨酸 L-Arginine 左旋肉鹼 L-carnitine 雖然很多高蛋白裡面已 ...

肌肉痠痛->如何增加肌耐力?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08-11-27T22:50
※ [本文轉錄自 Road_Running 看板] 作者: pcGloria (相信自己) 看板: Road_Running 標題: [請益] 肌肉痠痛-andgt;如何增加肌耐力? 時間: Wed Nov 26 13:30:41 2008 各位MuscleBea ...

如何體會背部用力

Una avatar
By Una
at 2008-11-27T22:01
做 坐姿滑輪頸前下拉 時,很難體會到使用背部肌肉出力的感覺。 我115磅拉十下,拉完之后背部毫無感覺,只是前臂和大臂的肌肉比較緊繃。 我感覺我在拉下的時候也做到了挺胸,有稍微擴胸的動作在。 請問應該如何體會背部出力的情況呢?有沒有什么方法或其他動作要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