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推怎麼突破 - 健身

By Linda
at 2015-03-02T20:18
at 2015-03-02T20:1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godohmy (願打)》之銘言:
: 安安大家下午好
: 魯弟自己練了將近一年
: 一開始進步挺快但是最近幾個月
: 臥推一直卡在70kg 5下一組上不去了
: 平常也是自己一個人練
: 不太敢加上去
: 偶爾朋友一起才會叫他幫忙試試看75
: 想問各位大大都怎麼突破
: P.s小弟身材175 65左右
: 以上 謝謝各位
【之前FB上也有人問怎麼增加臥推數字,剛好舊文可以重PO】
深蹲、硬舉所能做的重量、很多時候可以靠力矩優勢偷吃步、但臥推這個動作很難(以比
賽的標準要求姿勢為前題)、所以看得都是紮紮實實的肌肉收縮力量、因此美國的職業運
動、多會以臥推次數做為上肢力量的檢測項目。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IPF的比賽、硬舉或深蹲、59公斤級的前幾名、不會跟上面幾個量級差
太多、但臥推的差距就是三級跳、某個程度上、肌肉圍度大小就決定了你臥推成績。
所以想提升臥推的成績、假設你在技巧方面已經沒有甚麼問題(會用胸、啟動背、腳沉力
、轉拳頭etc.)、這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提升自己的肌肉量。
當然、你也可以視自己在臥推過程中的軟肋改進、比如說如果你主要問題是出在下去後推
不上來、這就代表你的肩+胸太弱、可以考慮加點爆發力訓練、若問題是出在推上去後鎖
不住、那可能是三頭肌太弱,這時你就可以用著重三頭肌>胸肌的變化型式來鍛鍊。
【以下是PTT加料版】
推文有人說練背可以增加臥推數字,這一點是確實的,但從動作模式和肌電圖活躍度分析
來看,背肌(更確實地說是背闊肌)在臥推這個動作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穩定」而非「發力
」,背肌唯一出力較多的一段,是在槓鈴離開胸口打破靜態慣性的瞬間,之後它的角色就
有點像是三角肌和胸大肌的助手,專心於提供這兩塊肌肉穩定的輸出環境。
很多人受到健美風潮影響,喜歡把「槓鈴臥推」想像成是「鍛鍊胸肌」的一種運動,不過
同樣的事已經說了無數遍了,標準的「槓鈴臥推」不是一項專門鍛鍊某塊肌肉的動作,它
真正的功能是拿來強化所有的「上肢力量」,所以你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肩膀、背和三
頭肌從這個動作中孤立出去,對於一般人和運動員來說,要練就是全部一起練,這是最有
效、也是最好的訓練方式。
其實決定一個人「槓鈴臥推」能做多重,真正的關鍵不在胸肌、當然也不可能在背肌,真
正決定這個動作勝負的主角,是很多新手臥推時都不想練到的「三頭肌」。
為什麼「三頭肌」這麼重要?因為即使胸肌肌肉較大塊,也是臥推中出力最大的肌肉,但
研究發現臥推這個動作的「Sticky Point」,通常發生在手肘超過胸肌的這個時間點,在
這個環節,負責將「手臂打直延伸」的三頭肌,重要性遠遠超過了胸肌和前三角肌,換句
話說,大部份的人臥推數字一直沒有進步,問題多半是出在三頭肌的力量追不上胸肌的發
展。
「Sticky Point展示影片」
http://i.imgur.com/1OZ5lXI.jp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ZYeTbyzzQ
不相信的話,大家下次去健身房可以自己觀察一下,大部份的人做臥推推不上來,是不是
都是卡在手肘正要打直的那段過程?通常落在胸口起不來的人,都是因為做太多下或者重
量評估有誤,但若是做1~3RM失敗,絕對都是卡在三頭肌力量太差居多。
所以臥推想要進步,就不要害怕練到三頭肌,有了強壯的三頭肌,你才能推的更重、練的
更穩,訓練量增加的同時,胸肌自然也會跟著成長,這就是為什麼選擇全身性訓練>孤立
訓練的原因。
至於那些只想練出大奶子的胸肌魔人,我誠摯地推薦您使用滑輪飛鳥或啞鈴臥推,在肌電
圖上,它們對胸肌的刺激,其實是不輸槓鈴臥推的。
--
: 安安大家下午好
: 魯弟自己練了將近一年
: 一開始進步挺快但是最近幾個月
: 臥推一直卡在70kg 5下一組上不去了
: 平常也是自己一個人練
: 不太敢加上去
: 偶爾朋友一起才會叫他幫忙試試看75
: 想問各位大大都怎麼突破
: P.s小弟身材175 65左右
: 以上 謝謝各位
【之前FB上也有人問怎麼增加臥推數字,剛好舊文可以重PO】
深蹲、硬舉所能做的重量、很多時候可以靠力矩優勢偷吃步、但臥推這個動作很難(以比
賽的標準要求姿勢為前題)、所以看得都是紮紮實實的肌肉收縮力量、因此美國的職業運
動、多會以臥推次數做為上肢力量的檢測項目。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IPF的比賽、硬舉或深蹲、59公斤級的前幾名、不會跟上面幾個量級差
太多、但臥推的差距就是三級跳、某個程度上、肌肉圍度大小就決定了你臥推成績。
所以想提升臥推的成績、假設你在技巧方面已經沒有甚麼問題(會用胸、啟動背、腳沉力
、轉拳頭etc.)、這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提升自己的肌肉量。
當然、你也可以視自己在臥推過程中的軟肋改進、比如說如果你主要問題是出在下去後推
不上來、這就代表你的肩+胸太弱、可以考慮加點爆發力訓練、若問題是出在推上去後鎖
不住、那可能是三頭肌太弱,這時你就可以用著重三頭肌>胸肌的變化型式來鍛鍊。
【以下是PTT加料版】
推文有人說練背可以增加臥推數字,這一點是確實的,但從動作模式和肌電圖活躍度分析
來看,背肌(更確實地說是背闊肌)在臥推這個動作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穩定」而非「發力
」,背肌唯一出力較多的一段,是在槓鈴離開胸口打破靜態慣性的瞬間,之後它的角色就
有點像是三角肌和胸大肌的助手,專心於提供這兩塊肌肉穩定的輸出環境。
很多人受到健美風潮影響,喜歡把「槓鈴臥推」想像成是「鍛鍊胸肌」的一種運動,不過
同樣的事已經說了無數遍了,標準的「槓鈴臥推」不是一項專門鍛鍊某塊肌肉的動作,它
真正的功能是拿來強化所有的「上肢力量」,所以你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肩膀、背和三
頭肌從這個動作中孤立出去,對於一般人和運動員來說,要練就是全部一起練,這是最有
效、也是最好的訓練方式。
其實決定一個人「槓鈴臥推」能做多重,真正的關鍵不在胸肌、當然也不可能在背肌,真
正決定這個動作勝負的主角,是很多新手臥推時都不想練到的「三頭肌」。
為什麼「三頭肌」這麼重要?因為即使胸肌肌肉較大塊,也是臥推中出力最大的肌肉,但
研究發現臥推這個動作的「Sticky Point」,通常發生在手肘超過胸肌的這個時間點,在
這個環節,負責將「手臂打直延伸」的三頭肌,重要性遠遠超過了胸肌和前三角肌,換句
話說,大部份的人臥推數字一直沒有進步,問題多半是出在三頭肌的力量追不上胸肌的發
展。
「Sticky Point展示影片」
http://i.imgur.com/1OZ5lXI.jp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ZYeTbyzzQ
不相信的話,大家下次去健身房可以自己觀察一下,大部份的人做臥推推不上來,是不是
都是卡在手肘正要打直的那段過程?通常落在胸口起不來的人,都是因為做太多下或者重
量評估有誤,但若是做1~3RM失敗,絕對都是卡在三頭肌力量太差居多。
所以臥推想要進步,就不要害怕練到三頭肌,有了強壯的三頭肌,你才能推的更重、練的
更穩,訓練量增加的同時,胸肌自然也會跟著成長,這就是為什麼選擇全身性訓練>孤立
訓練的原因。
至於那些只想練出大奶子的胸肌魔人,我誠摯地推薦您使用滑輪飛鳥或啞鈴臥推,在肌電
圖上,它們對胸肌的刺激,其實是不輸槓鈴臥推的。
--
Tags:
健身
All Comments

By Hedda
at 2015-03-07T03:17
at 2015-03-07T03:17

By Caitlin
at 2015-03-12T01:34
at 2015-03-12T01:34

By Leila
at 2015-03-12T17:30
at 2015-03-12T17:30

By Donna
at 2015-03-15T08:02
at 2015-03-15T08:02

By Emily
at 2015-03-17T09:01
at 2015-03-17T09:01

By Daniel
at 2015-03-18T13:02
at 2015-03-18T13:02

By Kama
at 2015-03-21T08:32
at 2015-03-21T08:32

By Una
at 2015-03-23T05:34
at 2015-03-23T05:34

By Megan
at 2015-03-27T13:54
at 2015-03-27T13:54

By John
at 2015-03-31T22:28
at 2015-03-31T22:28

By Connor
at 2015-04-01T18:30
at 2015-04-01T18:30

By Todd Johnson
at 2015-04-05T05:53
at 2015-04-05T05:53

By Joseph
at 2015-04-10T04:01
at 2015-04-10T04:01

By Yuri
at 2015-04-14T18:34
at 2015-04-14T18:34

By Oscar
at 2015-04-18T09:40
at 2015-04-18T09:40

By Bethany
at 2015-04-23T05:41
at 2015-04-23T05:41

By Jacky
at 2015-04-27T16:35
at 2015-04-27T16:35

By Sarah
at 2015-05-02T03:56
at 2015-05-02T03:56

By Sarah
at 2015-05-03T19:30
at 2015-05-03T19:30

By Megan
at 2015-05-08T16:57
at 2015-05-08T16:57

By Ivy
at 2015-05-11T22:59
at 2015-05-11T22:59

By Iris
at 2015-05-15T06:31
at 2015-05-15T06:31

By Ophelia
at 2015-05-15T15:09
at 2015-05-15T15:09

By Daph Bay
at 2015-05-17T14:58
at 2015-05-17T14:58

By Sierra Rose
at 2015-05-18T15:07
at 2015-05-18T15:07

By Zora
at 2015-05-19T03:06
at 2015-05-19T03:06

By Zora
at 2015-05-21T02:10
at 2015-05-21T02:10

By Charlie
at 2015-05-22T22:49
at 2015-05-22T22:49

By Sandy
at 2015-05-26T23:05
at 2015-05-26T23:05

By Emma
at 2015-05-31T09:39
at 2015-05-31T09:39

By Olga
at 2015-06-02T03:15
at 2015-06-02T03:15

By Lauren
at 2015-06-06T03:17
at 2015-06-06T03:17

By Edwina
at 2015-06-06T16:38
at 2015-06-06T16:38

By Charlie
at 2015-06-11T01:25
at 2015-06-11T01:25

By John
at 2015-06-11T07:53
at 2015-06-11T07:53

By Carol
at 2015-06-16T02:47
at 2015-06-16T02:47

By Anonymous
at 2015-06-19T00:55
at 2015-06-19T00:55

By Mason
at 2015-06-21T06:03
at 2015-06-21T06:03

By Michael
at 2015-06-22T11:14
at 2015-06-22T11:14

By Gilbert
at 2015-06-23T10:25
at 2015-06-23T10:25

By Valerie
at 2015-06-23T12:45
at 2015-06-23T12:45

By Oliver
at 2015-06-27T12:23
at 2015-06-27T12:23

By Franklin
at 2015-07-01T21:01
at 2015-07-01T21:01

By Andrew
at 2015-07-02T14:35
at 2015-07-02T14:35

By Charlie
at 2015-07-04T21:28
at 2015-07-04T21:28

By Bennie
at 2015-07-05T07:51
at 2015-07-05T07:51

By Gary
at 2015-07-09T23:02
at 2015-07-09T23:02

By Lily
at 2015-07-12T08:06
at 2015-07-12T08:06

By Jacob
at 2015-07-13T12:23
at 2015-07-13T12:23

By Jessica
at 2015-07-15T22:30
at 2015-07-15T22:30

By Quintina
at 2015-07-19T15:39
at 2015-07-19T15:3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5-07-20T13:49
at 2015-07-20T13:49

By Daniel
at 2015-07-24T21:04
at 2015-07-24T21:04

By Ivy
at 2015-07-28T04:12
at 2015-07-28T04:12

By Donna
at 2015-07-30T08:02
at 2015-07-30T08:02

By Olivia
at 2015-08-04T07:59
at 2015-08-04T07:59

By Anthony
at 2015-08-08T15:44
at 2015-08-08T15:44

By Necoo
at 2015-08-11T06:29
at 2015-08-11T06:29

By Brianna
at 2015-08-13T09:01
at 2015-08-13T09:01

By Tracy
at 2015-08-14T01:13
at 2015-08-14T01:13

By Callum
at 2015-08-17T14:19
at 2015-08-17T14:19

By Michael
at 2015-08-20T11:13
at 2015-08-20T11:13

By Todd Johnson
at 2015-08-24T20:04
at 2015-08-24T20:04

By Elizabeth
at 2015-08-26T16:10
at 2015-08-26T16:10

By Kyle
at 2015-08-27T13:17
at 2015-08-27T13:17
Related Posts

By Jessica
at 2015-03-02T19:50
at 2015-03-02T19:50
計算卡路里為什麼沒有用?

By Annie
at 2015-03-02T18:24
at 2015-03-02T18:24
屈體深蹲 請益

By Harry
at 2015-03-02T17:40
at 2015-03-02T17:40
BSN高蛋白飲用

By Blanche
at 2015-03-02T13:02
at 2015-03-02T13:02
前十字韌帶斷裂 可做菜單請益

By Linda
at 2015-03-02T09:43
at 2015-03-02T09:43